2024年GDP達13.7萬(wan) 億(yi) 元、增長5.8%,增量全國第一;新增中國獨角獸(shou) 和潛在獨角獸(shou) 企業(ye) 數量均居全國第一;新獲批國家先進製造業(ye) 集群4個(ge) ,累計14個(ge) ,總數全國第一……江蘇2024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拿下了眾(zhong) 多全國第一。
三裏河注意到,江蘇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裏至少列出9項:
經濟總量占全國十分之一的江蘇,被稱為(wei) “蘇大強”。憑啥拿下這麽(me) 多全國第一?三裏河認為(wei) ,其製勝密碼至少包括以下三個(ge) 關(guan) 鍵詞:
一是實幹。
中央明確要求經濟大省要挑大梁,作為(wei) 中國第二經濟大省的江蘇當仁不讓,2024年GDP增速超出全國0.8個(ge) 百分點。
江蘇經濟能跑這麽(me) 快,塊頭能增長這麽(me) 多,離不開幹字當頭。三裏河注意到,從(cong) 2024年到2025年,江蘇連續兩(liang) 年新年第一會(hui) 均聚焦重大項目建設。
重大項目建設是推動經濟增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2024年江蘇省重大項目投資7300億(yi) 元,超年度計劃目標13.9%,在外部壓力加大、內(nei) 部困難增多之際,對經濟穩增長功不可沒。
二是創新。
審視這些第一,“新”字很突出,無論是創新藥物的研發,還是專(zhuan) 精特新型企業(ye) 的崛起,乃至獨角獸(shou) 企業(ye) 的湧現,背後都是創新。
在各地競相培育新質生產(chan) 力的賽道上,江蘇持續發力,其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占規上工業(ye) 比重首次超過50%。
以江蘇常州這座“中國新能源之都”為(wei) 例,新能源產(chan) 業(ye) 規模突破8500億(yi) 元,整車產(chan) 量近80萬(wan) 輛,均創曆史新高。
三是開放。
在全國實際使用外資有所波動的背景下,江蘇以一己之力貢獻了全國近1/6。
比如三十而立的蘇州工業(ye) 園區,累計吸引外資項目超5100個(ge) ,104家世界500強企業(ye) 在區內(nei) 投資項目174個(ge) ,實際利用外資超400億(yi) 美元。
又如江蘇江陰,預計成為(wei) 全國第二個(ge) GDP超5000億(yi) 元的縣級市,其去年完成外貿進出口1700億(yi) 元、實際使用外資11.7億(yi) 美元,均創曆史新高,並且還新引入48家外資企業(ye) 。
2025年,江蘇設定了GDP增長5%以上的目標,並表示實際工作中將盡最大努力爭(zheng) 取更好結果。江蘇能否創造更多全國第一?外界拭目以待。
(“三裏河”工作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