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論壇】
近日出版的第2期《求是》雜誌發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文章《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中的幾個(ge) 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文章強調,要突出經濟體(ti) 製改革這個(ge) 重點,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堅持和落實“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堅決(jue) 破除影響和製約高質量發展的體(ti) 製機製弊端,堅決(jue) 打通影響和製約全麵創新的卡點堵點。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國資國企改革全麵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全國國資係統監管企業(ye) 資產(chan) 總額從(cong) 2012年的71.4萬(wan) 億(yi) 元增長到2023年的317.1萬(wan) 億(yi) 元,利潤總額從(cong) 2012年的2.0萬(wan) 億(yi) 元增長到2023年的4.5萬(wan) 億(yi) 元,規模實力和質量效益明顯提升。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持續優(you) 化,規模實力、創新水平、國際競爭(zheng) 力持續提升。2012年到2023年,登記注冊(ce) 的民營企業(ye) 占全國企業(ye) 總量的比重由79.4%提升至92.3%,民營企業(ye) 進出口額占全國進出口額的比重由30%左右增長至50%以上。新征程上,要結合國有經濟功能和定位,以實現發展方式新、公司治理新、經營機製新、布局結構新為(wei) 著力點,推進國有資本“三個(ge) 集中”,全麵強化創新能力體(ti) 係建設,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ye) 製度,健全中國特色國資監管體(ti) 製,以更高站位、更強責任、更大力度提升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增強核心功能,建設中國特色現代新國企。推動民營經濟促進法盡快出台,在民營經濟反映強烈的市場準入、要素獲取、公平執法、權益保護等方麵繼續推出更加細化、務實管用舉(ju) 措,並且狠抓政策落實落地。通過全力優(you) 環境強服務、破壁壘解難題、疏堵點提信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自2023年8月起,國家發展改革委通過公開渠道征集有違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問題線索,並將甄別篩選的115條有效問題線索轉有關(guan) 地方核查處理。新征程上,需要加快落實《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深入完善要素市場製度和規則,創新生產(chan) 要素配置方式,實施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推進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ti) 係建設,構建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規範地方招商引資法規製度。完善行政處罰等領域行政裁量權基準。加大妨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問題線索的核查、整改和通報力度,促進以查促改、以案促治。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圍繞產(chan) 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zheng) 、社會(hui) 信用等方麵,市場經濟基礎製度建設提速加力。新征程上,需繼續完善產(chan) 權製度,依法平等長久保護各種所有製經濟產(chan) 權,對侵犯各種所有製經濟產(chan) 權和合法利益的行為(wei) 實行同責同罪同罰。加強產(chan) 權執法司法保護,防止和糾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幹預經濟糾紛的行為(wei) ,健全依法甄別糾正涉企冤錯案件機製。規範涉企行政檢查,推動協同檢查、控製檢查次數。完善市場準入和退出製度,全麵開展市場準入效能評估,優(you) 化新業(ye) 態新領域市場準入環境,健全企業(ye) 破產(chan) 製度,探索建立個(ge) 人破產(chan) 製度,推進企業(ye) 注銷配套改革。深入推進落實公平競爭(zheng) 審查製度,健全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和監管製度。
完善與(yu) 新質生產(chan) 力相適應的生產(chan) 關(guan) 係。牢牢掌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的戰略主動,圍繞科技創新、要素配置、產(chan) 業(ye) 發展三個(ge) 方麵,馳而不息推進深層次、係統性改革,堅決(jue) 破除影響和製約高質量發展的體(ti) 製機製弊端,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you) 勢。構建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體(ti) 製機製,健全新型舉(ju) 國體(ti) 製,優(you) 化重大科技創新組織機製。聚焦重大前瞻性戰略性科技攻關(guan) 任務,構建協同高效的決(jue) 策指揮、組織實施、要素資源保障體(ti) 係。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構建基礎性原創性科學問題凝練機製。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產(chan) 業(ye) 體(ti) 係完備、應用場景豐(feng) 富等優(you) 勢,推進前沿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在我國率先規模化應用和產(chan) 業(ye) 化發展。健全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優(you) 化升級體(ti) 製機製,完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政策和治理體(ti) 係,加快建立未來產(chan) 業(ye) 投入增長機製。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ti) 製機製一體(ti) 改革,促進各類先進生產(chan) 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集聚。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構建科學規範、運轉高效、實施有力的宏觀調控體(ti) 係,創新實施區間調控、定向調控、相機調控,宏觀調控政策協調配合度持續提升。新征程上,要以提升科學性和有效性為(wei) 目標,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ti) 係。強化規劃的統領力,發揮國家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強化宏觀政策協同力,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強化財政、貨幣、產(chan) 業(ye) 等經濟政策與(yu) 非經濟性政策間的統籌,確保各項政策同向發力,形成合力。積極發揮市場的引導力,完善社會(hui) 預期管理的製度體(ti) 係,綜合做好經濟預期、社會(hui) 預期、分配預期的管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