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春運·小事中的改革|90歲老站從“體力活”轉型“腦力活”

發布時間: 2025-01-25 09:58:00 來源: 新華社

  2025年春運期間,坐落在西安古城牆腳下的西安火車站迎來一次全新技術與(yu) 服務升級。走過90年風雨,這座老站正在以全新姿態,書(shu) 寫(xie) “流動中國”的溫暖畫卷。


圖為(wei) 西安站生產(chan) 調度指揮中心。新華社發

  在西安站生產(chan) 調度指揮中心,一麵巨大的顯示屏實時顯示著列車開行、旅客發送等數據,售票係統、列車調度係統和旅客服務係統高效串聯。

  “車站的管理服務正在從(cong) ‘體(ti) 力活’變成‘腦力活’。”西安站副站長羅鑫說,過去遇到節假日客流高峰,檢票旅客常常會(hui) 排到城牆根下,工作人員要在站前廣場上舉(ju) 著喇叭維持秩序。“如今,我們(men) 在進站口安裝了自動監測預警,站內(nei) 工作人員借助數字地圖可以隨時掌握車站各個(ge) 區域客流情況,利用智能測算,一旦入口處旅客達到150人就會(hui) 啟動預警,現場迅速調配人員疏導客流,增開檢票通道,確保旅客進站路徑暢通。”

  速度在提升,安全不鬆懈。今年春運,西安火車站檢票口啟用新型腿部安檢儀(yi) ,旅客走入指定區域,雙腿自然站立,儀(yi) 器就能快速精準掃描腿部,識別違禁物品,安檢員無需重複彎腰、摸腿等繁瑣的動作,助力安檢工作提質增效。


圖為(wei) 新型腿部安檢儀(yi) 。新華社發

  在科技加持下,旅客的出行體(ti) 驗從(cong) “艱難跋涉”變為(wei) “輕鬆暢行”。走進候車大廳,一台智能問詢機器人正在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答旅客票務、候車等問題。

  “我們(men) 回老家要換乘,不知道該怎麽(me) 走。剛才點了幾下屏幕,機器人就能提供個(ge) 性化的行程提示,很‘聰明’也很方便。”帶著孩子回家過年的王女士說。

  西安站黨(dang) 委書(shu) 記馬治俊說,始建於(yu) 1934年的西安火車站不僅(jin) 是城市發展變遷的見證者,也是鐵路科技變革的親(qin) 曆者。曆經兩(liang) 次大改造、三代站房建設,車站的硬件設施更加智能化、現代化。

  秉持著科技賦能、以人為(wei) 本的服務理念,更多暖意還體(ti) 現在一個(ge) 個(ge) 細微服務的改變裏。

  候車室內(nei) 立起一張張便民充電桌,方便旅客在候車間隙使用;服務台準備有常用藥品、手提袋、膠帶、盲文引導卡等各類便民物品,努力滿足旅客的多樣需求;試點建設智能衛生間,實現自動殺菌和空氣質量檢測,旅客還能通過手機查詢衛生間使用狀況……

  候車室裏,大型壁畫《絲(si) 路百景》、長安八景巨幅畫卷,讓漢唐風韻觸手可及。櫥窗裏承載著一代代人回憶的紙質車票和檢票鉗,還有文化展區內(nei) 的蒸汽機車、內(nei) 燃機車、電力機車、高鐵模型,得以讓旅客近距離感知中國鐵路的創新與(yu) 變遷。


在西安站候車大廳,旅客排隊檢票乘車。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曾經,檢票通道和候車室擠得水泄不通,每個(ge) 旅客的臉上都寫(xie) 滿了焦急。如今,這座老站不僅(jin) 滿足了人們(men) 高效出行的需求,更傳(chuan) 承了多年來對旅客關(guan) 懷備至的人文精神。貼心的細節讓人們(men) 在趕路之餘(yu) ,能夠更加從(cong) 容,慢下腳步感受身邊的美好。

  過了小年就是年。春節臨(lin) 近,越來越多人將從(cong) 這裏出發,帶著期待,感受溫暖,踏上歸途。

(責編: 陳濛濛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火車站”變“就業站”既是冬天溫暖注腳 也是新年最好開篇

    1月23日是臘月二十四,旅客1月23日可以通過12306網站或者手機客戶端購買2月6日,也就是正月初九的火車票。春運前9天,北京西站累計發送旅客144萬人。1月23日,北京西站大概有18.8萬人在這裏坐車去往全國各地。 [詳細]
  • 焦點訪談丨老站“下班”新站“上崗” 看鐵路變遷帶來的濃濃鄉情

    今年底,新的通化站將伴隨新的線路沈白高鐵一起開通,沈白高鐵全長430公裏,將串聯起沈陽、撫順、通化、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等7個地市(州),終點是長白山。豐鎮北站的第一個春運,就迎來了旅客出行的高峰,春運期間,豐鎮北站日均客流量近3000人,是春運前的兩倍。 [詳細]
  • 行進中國的同題共答(評論員觀察)

    人暢其行、貨暢其流背後,是交通強國建設的“進度條”不斷刷新,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總裏程超600萬公裏,運力閾值不斷創造新紀錄 日拱一卒,積尺寸之功,全社會合力跑好一棒又一棒,讓春運一次比一次更智慧、更貼心,讓旅客出行體驗更優質、更舒適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