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來到江蘇省泰州市薑堰區馬廠東(dong) 路的“戶外勞動者驛站”,一行標語“歇歇腳,喝喝水,熱熱飯,充充電,避避暑,取取暖”引人注目。
“我們(men) 騎手有早、晚班,很需要這種街邊的驛站,任何時候掃碼就能進,每次進驛站就像回家一樣。”28歲的外賣騎手刁單聖拿出手機掃了掃驛站大門上的二維碼,走進驛站,找了個(ge) 位置坐下來。
“我們(men) 著力在工會(hui) 驛站選址、自助智能上下功夫,為(wei) 快遞員、外賣員、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ye) 群體(ti) 提供全天候、一站式暖心服務。”薑堰區總工會(hui) 黨(dang) 組書(shu) 記、副主席王建寶說。
打造“15分鍾服務圈”
刁單聖還記得,2023年12月的一個(ge) 清晨,他剛跑完“大夜班”,遇到街邊一座亮堂的小屋,透過玻璃門,看見幾名環衛工阿姨正笑著聊天。“當時湊近觀察了很久,擔心要花錢才能進門,後來知道是政府專(zhuan) 門為(wei) 我們(men) 打造的歇腳地方,很驚喜,也很感動。”刁單聖說。
以前,泰州市為(wei) 騎手設置的歇腳點,通常在社區、銀行或商場裏,藏得深、走得遠,不方便。2023年10月,泰州市製定了《智能化戶外驛站建設規範》,充分考慮覆蓋區域內(nei) 戶外勞動者實際數量、流動情況及已有其他公共設施狀況,按照便於(yu) 通達、最長不超過15分鍾服務半徑的要求選址,建設了一批配備掃碼自動進門、自動化管理、智能化室溫控製等功能的驛站,同時延長驛站服務時間,打造24小時工會(hui) 驛站。
刁單聖說,每次來到驛站,他都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暖意和尊重。他還通過驛站“心願收集牆”向工會(hui) 留言:“希望能在驛站周邊增加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那就更方便了。”
提供學習(xi) 技能的新機會(hui)
刁單聖最喜歡的工會(hui) 驛站名叫“繁星花愛心驛站”,位於(yu) 薑堰區振興(xing) 路。到了驛站門口,刁單聖直奔二樓而去,記者跟上樓才發現,他已經用上了驛站的跑步機。“去年知道這裏有健身房後,就堅持來鍛煉,體(ti) 重從(cong) 200斤減到現在的170斤,送外賣爬樓也不喘了。”刁單聖說。
在驛站,刁單聖不僅(jin) 鍛煉身體(ti) ,還學習(xi) 了新技能。
“當騎手,單子送多了,就有點心動,想考個(ge) 廚師證,以後開一家淮揚菜館。”刁單聖一直想學點新技能,但一沒時間,二怕花錢,又不知從(cong) 何下手。
有一次,刁單聖注意到驛站還放置了各類就業(ye) 手冊(ce) 和就業(ye) 服務平台二維碼,他按照提示掃碼,仔細一看,培訓課程還真不少。刁單聖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廚師類課程,試聽幾節後,開始報名學習(xi) 。
“現在,除了送餐高峰,每天上午9點是健身時間,下午3點是學習(xi) 時間,我喜歡在驛站保持這種‘不下線’的狀態。”刁單聖說。
搭建參與(yu) 社區治理的平台
網約車司機朱曉井經常參加薑堰區總工會(hui) 在驛站舉(ju) 辦的“法律沙龍”活動,提升自己在投資理財中的安全意識。
有一次,朱曉井從(cong) 火車站接送一位大姐前往一處偏僻鄉(xiang) 村,聊天時得知大姐正準備去送“投資款”,回想起在驛站學到的法律知識,他頓時警覺,主動幫助大姐在網上進行查詢,發現所謂的“投資平台”為(wei) 一款詐騙軟件,並及時撥打110報警。
“驛站靠近司法局,就進行普法共建;靠近人才市場,就進行職業(ye) 輔導共建;靠近物流幹線,就為(wei) 司機群體(ti) 設置淋浴功能區,體(ti) 現了我們(men) 因地製宜共建的工作思路。”薑堰區總工會(hui) 主席劉禪介紹,薑堰區還通過工會(hui) 驛站,鼓勵引導新就業(ye) 群體(ti) 在走街串巷中發現民生問題、參與(yu) 社區治理,推動新就業(ye) 群體(ti) 從(cong) “服務對象”向“治理力量”轉變。
采訪結束,記者走出驛站,街上的店麵陸續打烊,但身後的驛站依然燈火通明,暖意融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