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農(nong) 曆大年初五,當千家萬(wan) 戶闔家團圓時,中國石油東(dong) 方物探公司219隊查線班長李國忠早早來到了齊美Ⅱ期三維地震采集設備檢測現場。
他穿梭在各種設備之間,仔細檢查著每一個(ge) 儀(yi) 器的線路與(yu) 參數。寒風吹過,帶著喀喇昆侖(lun) 山脈特有的凜冽,卻絲(si) 毫沒有影響他的專(zhuan) 注。遠處,白雪覆蓋的峰巒在晨曦中若隱若現,潔白的積雪在陽光的映照下閃耀著銀色的光芒。
今年春節,李國忠和他的隊友們(men) 依舊堅守在位於(yu) 喀喇昆侖(lun) 山前帶的齊美Ⅱ期三維地震采集項目工地。這一項目是中國石油為(wei) 進一步擴大塔西南地區油氣勘探成果部署的重點工程,也是國內(nei) 首個(ge) 超高效三維地震采集項目。項目工區涵蓋了沙漠、浮土、山地、沼澤、戈壁和農(nong) 田村莊等多種地形,地表類型複雜,幹擾源多。李國忠說,在這樣的工區施工,不同的地形要采用不同的施工設備和施工方法。
李國忠在儀(yi) 器檢測現場抽查。中國石油東(dong) 方物探公司供圖
中國石油東(dong) 方物探公司堅持科技創新,創新應用自主研發的“兩(liang) 寬一高”關(guan) 鍵技術與(yu) 裝備,在齊美Ⅱ期三維地震采集項目采用井震聯合激發、有線和無線節點混采,投入了自主研發的EV56高精度可控震源、eSeis Neo無線節點儀(yi) 器、北鬥獨立激發係統,以及重型運載無人機等綠色智能的物探技術和裝備,全力攻堅塔裏木盆地世界級勘探難題。
在施工現場,需要檢測的無線節點儀(yi) 器和檢波器串擺成了一個(ge) 巨大的圓形圖案,李國忠和物探隊員一起為(wei) 這些儀(yi) 器做“健康體(ti) 檢”。李國忠介紹,無線節點儀(yi) 器穩定性高、便於(yu) 攜帶,主要用在高難山體(ti) 區。在沙漠區采用高精度可控震源,既保證了施工質量、提高了施工效率,也保護了生態環境,實現了綠色勘探。
地震采集資料是地質家的“眼睛”,是找到地下油氣的“鑰匙”。排列是否正常穩定關(guan) 係著能否得到高品質的采集資料。李國忠說,“保證排列各項指標合格,確保得到最好的資料是我的職責。”
在他心裏有一本“地圖”,隻要儀(yi) 器操作員報出樁號,李國忠就能清楚地知道位置和地形。他說,“每個(ge) 項目的排列我都要自己跑一遍,做到心中有數,越是複雜地形的越需要仔細踏勘。”
高精度可控震源在工區進行測試。中國石油東(dong) 方物探公司供圖
談起工作中的苦辣酸甜,李國忠說,在采集作業(ye) 時,有線儀(yi) 器中會(hui) 持續傳(chuan) 來激發信號的聲音,采集查線工要24小時在工地值守,自己也養(yang) 成了一種習(xi) 慣,如果儀(yi) 器中沒有信號聲音,即使再困,也會(hui) 馬上驚醒,習(xi) 慣性的抓起電台,這是長時間在工地值守形成的“條件反射”。隻有聽著儀(yi) 器中一聲接一聲的信號聲,才能睡得踏實。
李國忠幹過的最難的項目是博孜三維,工區山體(ti) 高大,查線工換一塊電瓶或更換一串檢波器常常要翻越四五道斷崖,晚上在山下值守,一旦排列有問題,就要上山去查線,如果遇到困難地形,李國忠就帶上幾名查線工親(qin) 自過去支援。“今年高難山體(ti) 上都用無線節點儀(yi) 器,可以連續采集,晚上查線工再也不用上山查線了,減輕了查線工的負擔,降低了山體(ti) 查線的安全風險。”李國忠說。
強將手下無弱兵。李國忠帶出了一支素質過硬的查線隊伍。一百多名物探隊員常年跟著李國忠征戰大漠山地,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隻要有項目開工,這些查線工召之即來。
運載無人機進行吊裝作業(ye) 。中國石油東(dong) 方物探公司供圖
今年55歲的老班長李國忠非常注重物探作業(ye) 經驗的傳(chuan) 承,他說:“我一直在帶徒弟,現在三個(ge) 徒弟都是小班長,他們(men) 比我年輕,我幹過塔裏木所有的地形,想在退休之前把這些年積累的經驗都傳(chuan) 給他們(men) 。”
李國忠在塔裏木工作了20年,春節幾乎都是在工地過的。“既然選擇了石油,選擇了物探,就要對得起這份工作,每次一聽到我們(men) 幹的項目出了油、有高產(chan) ,就覺得很有成就感,這輩子付出再多也值了。”李國忠的話語間滿是對找油找氣的熱愛與(yu) 執著。
33歲的沈星宇是第三代物探人,他說以前老一輩物探人剛來新疆的時候,住的是帳篷,夏天熱、冬天冷,遇到刮風帳篷裏都是土,環境非常惡劣。“現在塔裏木的作業(ye) 環境雖仍舊艱苦,但大家在野外居住生活的環境極大改善了。”沈星宇說,現在隊裏有統一的醫療急救設備、恒溫式淋浴車、淨化水裝置、無線信號放大器,還建立了健康小屋等各種生活設施,能夠隨時上網和家人視頻通話。工作雖然累,但心裏暖洋洋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