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居為(wei) 安。住房問題,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發展問題,關(guan) 係千家萬(wan) 戶切身利益。
新的一年,建設“好房子”被多地政府列入年度工作重點。從(cong) “引導企業(ye) 提高住房建設標準、優(you) 化物業(ye) 服務”,到“加快優(you) 質地塊規劃出讓,建設更多高品質好小區、好房子”,各地鼓足幹勁,聚焦更加安全、舒適、綠色、智慧,加快“好房子”建設步伐。
“好房子”如何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各地推進“好房子”建設有哪些新的探索實踐?近期,記者赴江蘇、上海、北京、山東(dong) 、雲(yun) 南等地采訪調研,感受“好房子”促進更高水平“住有所居”的廣闊潛力。
抓樣板立標準,“好房子”建設激發市場新活力
在江蘇無錫,張先生最近購買(mai) 了市中心的一套新房。環形露台視野開闊,地暖、新風、中央空調一應俱全,全屋智能係統,獨立入戶,兩(liang) 個(ge) 活動中心滿足全家老少的娛樂(le) 健身需求……
“人到中年,我和愛人想著買(mai) 一套讓自己住得舒心的好房子。”張先生說,“去年看房時,發現市場上推出了不少品質高、配套好、設計新穎的房子,我們(men) 賣掉了老房子,換成了這套全家都滿意的新房。”
江蘇省無錫市住建局開發處相關(guan) 負責人說,為(wei) 了推動“好房子”的開發建設,無錫出台了新版高品質住區建設管理的實施方案,覆蓋土地出讓、方案設計、施工管理等全流程。政策的完善可以促進市場增加“好房子”供給,滿足購房人對住宅品質、智能家居、建築設計、配套完善等全方位提升的需求。
“回顧2024年,很多滿足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好房子’項目取得了亮眼的銷售成績。”廣東(dong) 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說,這表明房地產(chan) 市場結構性需求潛力比較大,需要通過加強“好房子”建設來發掘。
2024年11月24日拍攝的橫琴澳門新街坊小區(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記者調研發現,開年以來,多層次多樣化的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保持活躍,更加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不僅(jin) 在一二線城市受到熱捧,在三四線城市同樣也是“銷量密碼”。
在雲(yun) 南德宏州芒市,記者近日走訪了大型暖冬城市品鑒會(hui) 暨第八屆房地產(chan) 展示交易會(hui) 。客廳中空挑高6米、L型陽台設計、一梯一戶、室內(nei) 空間靈活多變……其中一個(ge) 展位的樓盤憑借新穎設計受到青睞。
該樓盤開發企業(ye) 的董事長助理楊洋告訴記者,芒市最近出台政策,支持房地產(chan) 開發企業(ye) 創新戶型設計,提升住宅品質。“我們(men) 把設計樣板帶到房交會(hui) ,準備4月份開盤,沒想到市場反應這麽(me) 熱烈,超出了我們(men) 的預期。”
2025年1月15日,江西省宜春市銅鼓縣永寧鎮城南社區文昌苑安置小區居民搬入新居。 新華社發(周亮攝)
抓樣板、立標準、建製度,推動“好房子”建設,需明確工作方案和行動計劃,加強政策引導。
著眼提升居民居住品質和幸福感,順應人民群眾(zhong) 對改善居住條件的新期待,各地紛紛從(cong) 標準、政策、示範、監管、產(chan) 業(ye) 等方麵著手,構建支持住房品質提升的製度體(ti) 係,開展“好房子”建設探索實踐。
2024年10月10日拍攝的浙江省級未來社區江南社區(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翁忻暘 攝
“明確可增加封閉或開敞陽台,部分麵積不計入容積率”“從(cong) 提升設計服務、保證施工質量、規範質量檢測、嚴(yan) 格驗收管理等方麵發力,提升工程品質”“推動‘好房子’示範項目建設”……近期,各地陸續提出建設要求、製度保障、示範項目,采取更加有力措施推動“好房子”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
補短板強服務,老房子改造讓生活更宜居
新房子要建設成“好房子”。存量巨大的老房子,如何變身“好房子”?
“我們(men) 在客廳‘對酒當歌’,不用再擔心鄰居嫌吵鬧來敲門,下雨也不再用‘鍋碗瓢盆交響曲’接漏水了。”正月十五元宵節晚上,山東(dong) 省淄博市新東(dong) 升福園小區居民扈梅和親(qin) 朋好友在客廳小酌聊天,笑聲中道出安居生活的幸福感。
淄博市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保障服務中心住宅產(chan) 業(ye) 科科長郝雨諾說,在老舊小區居民眾(zhong) 多反饋意見中,“隔音好”“不漏水”“不反味”等居住細節是他們(men) 對“好房子”的基本要求。“關(guan) 注居住短板和痛點,對老房子的改造才能改到居民的心坎上。”
開發商張永誌團隊將新東(dong) 升福園小區居民提出的逐項訴求轉化為(wei) 技術標準。張永誌說,在回遷房改造中,采用隔聲樓板設計,在地麵墊層下方設置5毫米柔性隔聲墊,阻斷噪聲傳(chuan) 輸通道;三玻兩(liang) 腔節能玻璃隔聲量達40分貝,搭配高性能斷橋鋁,隔聲、保溫效果更好。
2024年10月31日拍攝的正在加裝電梯的銀川市興(xing) 慶區燕和園小區。 新華社發(袁宏彥攝)
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不僅(jin) 要注重物理空間的改造升級,還要關(guan) 注“一老一小”,強服務、優(you) 配套。
記者調研發現,各地在老舊小區改造中,著力改造水、電、氣、熱等老化管線,實施建築節能改造,並將滿足“一老一小”需求作為(wei) 一項重點,加大適老化改造力度讓老人住進“暖心房”,增加嬰幼兒(er) 托育服務設施。
在杭州市餘(yu) 杭區良渚文化村,年逾八旬的黃大伯不久前完成了家中衛生間的適老化改造。“這個(ge) 新的衛生間,地板加了防滑膠,馬桶改成了帶扶手的智能馬桶,淋浴房裏還安裝了淋浴凳,可以坐著衝(chong) 澡……”黃大伯滿臉興(xing) 奮地看著嶄新的衛生間。
2024年2月1日,江蘇省常州市鍾樓區荷花池街道居民錢金秀老人在家中洗腳。衛生間的適老化改造方便了老人的居家生活。
新華社發(陳暐攝)
浙江圍繞“如廁洗澡安全、室內(nei) 行走便利、居家環境改善、智能監測跟進、輔助器具適配”五個(ge) 方麵功能,為(wei) 居住在浙江的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提供補貼。黃大伯家在“浙裏辦”線上申請了適老化改造,改造共計花費3.2萬(wan) 餘(yu) 元,黃大伯年滿80周歲,購買(mai) 材料的費用可以報銷60%,報銷額度達1萬(wan) 餘(yu) 元。
有了“好房子”,還要建設“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當前,各地正在結合城中村改造和城市更新,把更多的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打造高品質生活空間。
2024年7月11日,北京市朝陽區青年路社區一老舊小區居民在樓內(nei) 體(ti) 驗“爬樓機”。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重慶按照“封閉小區變開放城區、城牆遺址變山地公園”的思路,探索“政府+企業(ye) +居民”方式開展城市更新;江蘇南京在城市更新中注重曆史文化保護傳(chuan) 承,在“保護性更新”中創新激活曆史文化資源……有溫度的城市更新正在各地有力推進。
2024年,我國共實施城市更新項目6萬(wan) 餘(yu) 個(ge) ,完成投資約2.9萬(wan) 億(yi) 元。目前有410多個(ge) 城市成立城市更新工作領導小組,310多個(ge) 城市編製城市更新專(zhuan) 項規劃,16個(ge) 省份建立城市更新項目庫。
以創新立品質,讓“好房子”理念不斷落地
上海市民牟女士在新春前夕購買(mai) 了上海市普陀區一處品質新樓盤的一套三室住宅,一過完年,她就開始著手軟裝事宜。“今年就能住進帶有科技感的新房,十分期待。”牟女士興(xing) 奮地說。
走進該樓盤小區內(nei) 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3棵迎客鬆,潺潺的水流、鬱鬱蔥蔥的草木,景觀頗具古典園林特點。牟女士告訴記者,她最看中的是住宅具有的恒溫、恒淨、恒濕、恒氧、恒靜的“科技範兒(er) ”,空氣源熱泵和毛細管網取代電力、燃氣等傳(chuan) 統能源,置換式新風係統維持良好的室內(nei) 空氣,可以帶來低碳健康環保生活方式。
2024年3月15日拍攝的上海市靜安區談家橋城市更新項目建設工地(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藍綠雙城董事長曹舟南告訴記者,現在房地產(chan) 進入品質競爭(zheng) 時代,開發商不拿出“兩(liang) 把刷子”,不在項目設計上做創新,不在材料選擇和施工工藝上精益求精,住房產(chan) 品很難賣出去,企業(ye) 也很難生存下來。
作為(wei) 建設主體(ti) ,房企承擔著將“好房子”理念轉化為(wei) 現實的重任。未來隨著科技進步和環保理念深入人心,將有更多優(you) 質建材、先進技術融入到“好房子”建設中,企業(ye) 必須做好“資源整合者”,為(wei) 老百姓打造出更宜居的居住空間。
2024年3月15日,工人在上海市靜安區談家橋城市更新項目工地安裝窗戶框架。 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近日,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的生產(chan) 車間裏,機械臂正有條不紊地將一片片碲化鎘發電玻璃從(cong) 傳(chuan) 送帶上抓取、裝箱。
“碲化鎘發電玻璃是低碳高效、安全環保的新型能源建材,具有發電功能。”成都中建材企業(ye) 負責人孫慶華說,在對河南南陽臥龍區藝苑小區的改造中,碲化鎘發電玻璃被應用在加裝電梯外立麵,通過所發電力,為(wei) 電梯井供電,形成自發自用模式,解決(jue) 了電梯用電問題,多餘(yu) 電力還可用於(yu) 小區照明、景觀用電等。
大量節能環保材料的使用,讓建築更低碳更舒適;利用新材料和控製技術實現戶型可變,滿足家庭全生命周期需求;裝配式建築確保更高的製造精度和質量控製……“好房子”建設是係統工程,是應用場景,也是新產(chan) 業(ye) 。眼下,新產(chan) 品、新材料、新工藝、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建造技術正在被不斷應用到住宅建設中去。
浙江工業(ye) 大學中國住房和房地產(chan) 研究院院長虞曉芬說,住宅小區從(cong) 規劃、設計、建造到運維的全過程,其發展理念、技術手段和生產(chan) 方式等正在發生巨大變化。新科技在創造高品質居住空間中具有巨大作用,各方應抓住科技這一關(guan) 鍵,全麵提升我國住宅建造水平,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好房子”的需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