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與(yu) 需求,經濟發展的一體(ti) 兩(liang) 麵。202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必須統籌好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關(guan) 係,暢通國民經濟循環。
當前,各地各部門統籌兼顧、協同發力,堅持擴大內(nei) 需與(yu) 優(you) 化供給雙輪驅動,通過創新賦能、改革破障、開放聚力,在動態平衡中開辟高質量發展新空間。
以需求牽引供給
開年以來,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至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等數碼產(chan) 品,引燃各地消費者購新熱潮。
與(yu) 此同時,電子數碼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鏈上一批生產(chan) 企業(ye) 迎來訂單上漲。彭博社稱,以舊換新將鼓勵中國企業(ye) 采用更清潔的技術,並在此過程中提振商業(ye) 投資。
2025年2月13日,山東(dong) 立國芯微電子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芯片生產(chan) 線上工作。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
以舊換新帶動產(chan) 銷兩(liang) 旺,正是激發我國超大規模市場潛力、發揮完備產(chan) 供鏈優(you) 勢,暢通經濟循環的生動實踐。
當前,我國內(nei) 需不足、外需受擾。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必須堅持供需兩(liang) 側(ce) 協同發力,持續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把擴大內(nei) 需作為(wei) 長期戰略之舉(ju) ,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內(nei) 部可循環、內(nei) 需為(wei) 主導,是大國經濟的獨有優(you) 勢。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在部署2025年重點任務時,把“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nei) 需求”擺在首位,並作出一係列具體(ti) 部署。
近日,山東(dong) 、遼寧、廣東(dong) 等多地出台政策舉(ju) 措,以發展服務消費為(wei) 抓手擴內(nei) 需,涵蓋文化旅遊、餐飲住宿、養(yang) 老托育、數字消費等多個(ge) 領域。
舉(ju) 辦老字號嘉年華等促消費活動,增開銀發旅遊列車,推進商圈重點項目改造,加快一刻鍾便民生活圈建設,實施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
開年以來,各地各部門加快打造消費新場景、新業(ye) 態、新模式,培育壯大新型消費,推進發展服務消費,穩定和擴大傳(chuan) 統消費,加快補上內(nei) 需特別是消費短板。
投資,短期是需求,中長期是供給。眼下,多地掀起重大項目“開工潮”。
2025年1月9日,上海靜安區2025年第一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yi) 式在靈石社區(自儀(yi) 廠地塊)項目現場舉(ju) 行(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春寒料峭,福建省福州市倉(cang) 山區高宅花園大型安置型商品房項目施工現場熱火朝天。“爭(zheng) 取早日把項目建好。”剛從(cong) 四川老家返榕的工人胡明玉幹勁滿滿。
以需定供、以需定建。全國多地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既解決(jue) 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又帶動投資消費,有利於(yu) “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2025年1月17日,河北雄安新區容西片區安置房二期項目開始集中交付,回遷群眾(zhong) 走進小區。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寧夏吳忠市全力推動利通區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等203個(ge) 基建項目和紅寺堡區弘德中學等36個(ge) 民生項目;浙江寧波市寧海縣一季度計劃開工33個(ge) 重大項目,涉及先進製造、城市更新、交通水利、公共安全等多個(ge) 領域……
把錢花在刀刃上。各地各部門更大力度支持“兩(liang) 重”項目,加快補齊教育、醫療、養(yang) 老等領域短板,加大科技創新、產(chan) 業(ye) 升級、綠色轉型等領域投資,著力擴大有效益的投資。
以供給創造需求
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上映以來,票房突破130億(yi) 元大關(guan) ,登頂全球動畫電影票房榜,有望衝(chong) 擊更多全球票房紀錄。
這一電影產(chan) 業(ye) “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生動樣本,折射出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活力和潛力,彰顯以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具有廣闊空間。
2025年2月18日,在遼寧沈陽一家商場,顧客從(cong) 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宣傳(chuan) 廣告牌前經過。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要堅持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使生產(chan) 、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托國內(nei) 市場,提升供給體(ti) 係對國內(nei) 需求的適配性”“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核心是以科技創新推動產(chan) 業(ye) 創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明方向。
創新攀高峰,培塑新優(you) 勢。
輥輪高速旋轉,軋機轟鳴作響。在遼寧本鋼板材冷軋總廠第三冷軋廠車間,世界最寬幅的冷軋板生產(chan) 線生產(chan) 出的超寬幅汽車鋼,以輕量化和安全性更好滿足新能源汽車需求,市場占有率持續攀升。
廣西實施新一輪工業(ye) 振興(xing) 三年行動,著力推進科技創新與(yu) 產(chan) 業(ye) 創新深度融合;上海持續推動建設數字化轉型創新基地,加碼“AI+教育”;廣東(dong) 12項舉(ju) 措推動製造業(ye) 與(yu) 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融合發展……
麵對市場之變和激烈競爭(zheng) ,優(you) 化供給結構,不斷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提高供給體(ti) 係的質量和效率,才能走出“內(nei) 卷”困局,做大市場“蛋糕”。
競逐未來,時不我待。
新春伊始,DeepSeek風靡全球掀起AI熱潮,杭州“六小龍”火爆出圈,激發眾(zhong) 多科技型企事業(ye) 組織在創新策源和成果轉化上的信心士氣。
2025年2月17日,用戶在DeepSeek手機客戶端上提問。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深入發展,全球科技創新催生新產(chan) 業(ye) 、新模式、新動能。以高質量新供給創造和引領新需求,成為(wei) 主要經濟體(ti) 提升競爭(zheng) 力的重要路徑。
工信部組織開展2025年未來產(chan) 業(ye) 創新任務揭榜掛帥工作,成都市低空經濟和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集群重大項目集中簽約,青島出台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行動計劃……
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瞄準高質量發展主戰場,各地各部門加大力度改造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培育壯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布局建設未來產(chan) 業(ye) ,完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提高供給體(ti) 係質量和效益。
打通堵點卡點
走進杭州集成電路創新中心培訓教室,十餘(yu) 台測試機、分選機整齊排列。“在這裏我們(men) 能夠接觸到工業(ye) 級生產(chan) 機器和企業(ye) 訂單,不僅(jin) 幫助我們(men) 更快適應工作,表現好還能直接被企業(ye) 選中。”來自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陳禹傑說。
“地方搭台、企業(ye) 出題、高校答題”的協同育人模式,疏通人才市場供需堵點,實現了技能人才培養(yang) 與(yu) 行業(ye) 需求有效適配。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統籌推進擴大內(nei) 需和優(you) 化供給,打通兩(liang) 者結合的斷點堵點卡點,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和強大生產(chan) 能力的優(you) 勢。”
2025年1月28日在2025年央視春晚後台拍攝的杭州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新華社發
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破壁壘立新規——
近日,長三角首個(ge) 跨省域水上示範區專(zhuan) 項規劃發布,通過跨區域水場景營造、水係統布局、水協同治理,構建一張水藍圖;京津冀實現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評定等級互認,推動三地人力資源的優(you) 化配置……
隨著《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試行)》正式發布,各地各部門加快融入、積極行動,推動打造統一的要素和資源市場,將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轉化為(wei) 促進創新驅動、產(chan) 業(ye) 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全球資源配置的“強磁場”——
2月11日,特斯拉上海儲(chu) 能超級工廠正式投產(chan) 。特斯拉通過產(chan) 業(ye) 鏈深度本地化與(yu) 全球化協同,不僅(jin) 助力提升中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的供給能力,還將中國產(chan) 能融入全球市場,成為(wei) 暢通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的鮮活例證。
這是2025年2月8日在上海自貿區臨(lin) 港新片區拍攝的特斯拉上海儲(chu) 能超級工廠。2月11日,特斯拉上海儲(chu) 能超級工廠正式投產(chan) 。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近日,穩外資20條舉(ju) 措對外發布,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部署創新提升服務貿易舉(ju) 措,中國進出口銀行出台促進外貿穩定增長專(zhuan) 項措施……
各地各部門統籌抓好製度型開放與(yu) 結構性改革,兼顧外需與(yu) 內(nei) 需等領域平衡,通過加強區域合作和國際合作,更好暢通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
政策協同發力構築高質量發展的“立交橋”——
財政金融政策聯動支持“兩(liang) 新”補貼資金及時下達;政府性融資擔保發展管理辦法重點支持小微企業(ye) 和“三農(nong) ”;推動解決(jue) 就業(ye) 、養(yang) 老、醫療等民生保障問題,消除居民消費的後顧之憂……
從(cong) 供需兩(liang) 側(ce) 協同發力,需要強化政策取向的一致性。各地各部門加大政策協同,推動財政、貨幣、就業(ye) 、產(chan) 業(ye) 等政策同向發力、形成合力。
打好主動仗,下好先手棋。
善用規律性認識,更好謀劃擴大內(nei) 需和優(you) 化供給,“穩”的基礎將不斷夯實,“進”的動能將持續激發,中國經濟航船必將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文字記者:謝希瑤、潘潔、唐詩凝
海報設計:常清潭
統籌:周以航、錢一、王潔、邱世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