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中國經濟新春新觀察|“新”中有活力,“新”中見信心——廣東一年淨增近百萬經營主體觀察

發布時間: 2025-02-27 22:16:00 來源: 新華社

  中國經營主體(ti) 數量已近2億(yi) 戶,2024年新設經營主體(ti) 超2000萬(wan) 戶。記者在經濟第一大省廣東(dong) 調研了解到,去年廣東(dong) 淨增經營主體(ti) 98萬(wan) 戶。在實繳注冊(ce) 資本改革背景下,這一數據更顯含金量。

  變化的數據裏,生長的力量在積蓄。穩定增長的新生經營主體(ti) ,折射中國經濟蓬勃活力。

  一年淨增經營主體(ti) 近百萬(wan)

  近日,走進位於(yu) 粵北地區的廣東(dong) 宏星華鋁業(ye) 有限公司建設現場,映入眼簾的是一片忙碌的建設景象,廠房在工人和大型機械的協同作業(ye) 中拔地而起。

  這是一家2024年落戶的新公司。副總經理程方方告訴記者,項目占地麵積469畝(mu) ,建成後可年產(chan) 15萬(wan) 噸鋁棒、12萬(wan) 噸鋁型材、400萬(wan) 平方米鋁模板,全部達產(chan) 後預計年產(chan) 值20億(yi) 元。一期項目去年10月開工,預計今年上半年就可投產(chan) 。

  截至2024年底,廣東(dong) 全省登記在冊(ce) 經營主體(ti) 1904.88萬(wan) 戶,超全國十分之一。

  “這相當於(yu) 廣東(dong) 每千人擁有企業(ye) 數達66戶,平均每天新登記企業(ye) 超3000家。”廣東(dong) 省市場監管局許可注冊(ce) 處處長鄭宇說。

  一大批初創企業(ye) 破土而出。成立才幾個(ge) 月的廣州聚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啟哲在高校從(cong) 事科研工作多年,當應急救援特種無人機的課題進入視野時,他敏銳地捕捉到這一技術在國內(nei) 市場的機遇。“有豐(feng) 富的應用場景可供發揮,商業(ye) 化落地有很大的空間。”

  2024年,像鄭啟哲一樣,廣東(dong) 自然人首次擔任股東(dong) 的初創企業(ye) 有87.64萬(wan) 戶。

  大企業(ye) 也在不斷孕育小企業(ye) 。成立於(yu) 10年前的深圳創想三維科技公司是全球領先的3D打印設備製造企業(ye) ,用戶量超過500萬(wan) ,產(chan) 品遠銷1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去年,公司在廣州新成立了創想三維軟件有限公司,以加強軟件研發。

  “設立新公司的目標是通過技術研發實現無門檻使用,讓千家萬(wan) 戶享受3D打印科技帶來的樂(le) 趣。近兩(liang) 年國內(nei) 市場增長較快,很多個(ge) 人用戶開始購買(mai) 3D打印機,3D打印機正從(cong) 小眾(zhong) 圈子走向大眾(zhong) 消費,市場增量讓我們(men) 十分期待。”創想三維軟件有限公司市場部總監巨錚說。

  一批個(ge) 體(ti) 戶轉型升級成企業(ye) 。廣東(dong) 川盈五金科技有限公司去年完成“個(ge) 轉企”後,發展成一家集研發、生產(chan) 、銷售於(yu) 一體(ti) 的企業(ye) 。公司負責人表示,轉型升級為(wei) 企業(ye) 後,獲得的行業(ye) 認可度更高。佛山市掌心傳(chuan) 媒策劃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恒宇說,“個(ge) 轉企”後引入了新股東(dong) ,籌集了資金,擴大了經營規模,“以前是單幹,現在有團隊了”。

  早餐店、洗衣坊、修車檔……這些大量存在的個(ge) 體(ti) 戶在穩增長、促就業(ye) 、惠民生方麵發揮重要作用,但也麵臨(lin) 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等問題,“個(ge) 轉企”進一步推動了規模擴張和結構優(you) 化。數據顯示,2024年廣東(dong) “個(ge) 轉企”超1.74萬(wan) 戶。

  厚植沃土助企發展壯大

  政策環境、產(chan) 業(ye) 配套、人才聚集,是眾(zhong) 多經營主體(ti) 落戶生根、發展壯大的關(guan) 鍵因素。廣東(dong) 各地持續推進營商環境改革,不斷厚植創業(ye) 沃土,助力企業(ye) 發展壯大。

  讓創業(ye) 辦事跑出“加速度”。今年1月18日,注冊(ce) 成立不到一個(ge) 月、主營無人機貨運業(ye) 務的廣州吉祥鳥低空科技有限公司實現“第一飛”。公司總經理方淼琳說:“我們(men) 下午3點到市場監管部門登記,第二天上午就拿到證,並且快速完成航線報備、審批實現首飛。”

  近年來,注冊(ce) 資本認繳製、壓縮企業(ye) 開辦時間、全程電子化登記係列改革實施,助推企業(ye) 發展提質擴量。鄭宇說,推行企業(ye) 開辦一次性辦理“照、章、銀、稅、保、金”等6個(ge) 事項,全省實現企業(ye) 開辦“一網通辦、一天辦結”,網辦率達98%。企業(ye) 開辦時間由30多天壓縮至1個(ge) 工作日。

  以優(you) 質服務為(wei) 企業(ye) 發展護航。總部在廣州的瑞派醫療器械有限責任公司曾遭遇資金缺口。一場政府牽頭組織的投融資會(hui) ,為(wei) 企業(ye) “搭了台”,銀行隨後提供了500萬(wan) 元的貸款。“這筆貸款讓企業(ye) 渡過了危機。”瑞派醫療聯合創始人黎靜說。

  從(cong) 登記許可到土地要素保障乃至職工就醫、孩子上學,各地想方設法為(wei) 企業(ye) 提供全方位保障服務。在2月5日舉(ju) 行的廣東(dong) 省高質量發展大會(hui) 上,廣東(dong) 省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將充分激活政策效應,加強產(chan) 業(ye) 政策與(yu) 財稅、金融、貿易、投資等政策精準對接、協同發力,為(wei) 企業(ye) 發展培育更好的營商環境沃土。

  良好的法治環境是企業(ye) 共同的期盼。2024年,深圳上線“深圳市行政執法監督碼係統”,把所有執法部門統籌在一天之內(nei) 對企業(ye) 做一次檢查。進入車間之前,執法人員先掃“行政執法監督碼”進行登記,執法人員、檢查內(nei) 容等具體(ti) 信息企業(ye) 一目了然。當地幹部說,優(you) 化執法監督方式,切實減少對企業(ye) 的幹預,可以讓企業(ye) 在更安心的環境中發展。

  優(you) 質的產(chan) 業(ye) 生態更能促進企業(ye) 發展。2024年6月,總投資3.5億(yi) 元、規劃占地50畝(mu) 的江門市銀發經濟產(chan) 業(ye) 園在新會(hui) 銀湖灣濱海新區落戶。投資商深圳作為(wei) 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偉(wei) 紅表示,落戶於(yu) 此主要是考慮當地能夠連接深圳和港澳資源,承載更多的大灣區產(chan) 業(ye) 轉移項目,打造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和生態圈。

  主營芯片封裝載板的廣東(dong) 伊帕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去年將研發中心落戶在廣州。公司董秘陳雄安說,這一選擇是看中廣州軟件方麵的產(chan) 業(ye) 和人才聚集優(you) 勢。“我們(men) 的很多上下遊客戶也在廣州,周圍的產(chan) 業(ye) 配套齊全,人才可以自由流動、自由選擇,研發中心落戶於(yu) 此,降低了我們(men) 的用人成本。”

  人才因產(chan) 業(ye) 而聚,產(chan) 業(ye) 因人才而興(xing) 。在今年的“新春第一會(hui) ”上,廣東(dong) 宣布將實施“百萬(wan) 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拿出具有競爭(zheng) 力的薪酬和崗位,吸納100萬(wan) 高校畢業(ye) 生來粵就業(ye) 創業(ye) 。

  新企業(ye) 帶來經濟新活力

  持續增多的新企業(ye) 為(wei) 經濟發展帶來活力,也讓各方對未來更有期待和想象空間。

  在陳雄安看來,去年新設立的研發中心承載著企業(ye) “走向星辰大海”的希望。他說:“芯片封裝載板市場是千億(yi) 級的需求,隨著人工智能迅速發展,市場空間廣闊,現在國內(nei) 企業(ye) 占有的市場份額就幾個(ge) 億(yi) ,未來三到五年有望快速增長。”

  增資擴產(chan) 是經營者對市場預期向好投出的最直接“讚成票”。在全國開展公司注冊(ce) 資本認繳登記製度改革背景下,每一家新設企業(ye) 都是一筆實實在在的投資。

  不斷湧現的新技術、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企業(ye) 成為(wei) 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支撐力量。在全國,2024年新設企業(ye) 中,“四新”經濟領域企業(ye) 超過239萬(wan) 戶,約占新設企業(ye) 總量四成。在廣東(dong) ,2024年新設企業(ye) 中“四新”企業(ye) 52萬(wan) 多戶,占41.2%,新型能源企業(ye) 數量增長最快,同比增長超25%。

  南方電網廣東(dong) 電網公司負責人說,一批“四新”企業(ye) 的發展壯大,推動新質生產(chan) 力培育不斷向前。今年2月,廣東(dong) 陽江海上風電和儲(chu) 能示範區階段性建成,海上風電並網容量達600萬(wan) 千瓦,居全國前列。

  經營主體(ti) 是經濟發展的微觀基礎,不斷壯大的經營主體(ti) 數量反映經濟的活力。這顯示出在一係列擴大內(nei) 需、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等政策措施作用下,我國經營主體(ti) 內(nei) 生動能持續增強,企業(ye) 預期向好,發展信心不斷增強。

  廣東(dong) 外語外貿大學國際服務經濟研究院教授孫波說,這些新企業(ye) 中,有多少能在未來成長為(wei) “參天大樹”,令人期待。

(責編: 莫幹措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