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qin) 河,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直關(guan) 心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走遍黃河上中下遊9省區,實地考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發展情況。目光所及、駐足所思,盡是對母親(qin) 河未來的深謀遠慮。
黃河安瀾是中華兒(er) 女的千年期盼。近年來,我走遍了黃河上中下遊9省區。無論是黃河長江“母親(qin) 河”,還是碧波蕩漾的青海湖、逶迤磅礴的雅魯藏布江;無論是南水北調的世紀工程,還是塞罕壩林場的“綠色地圖”;無論是雲(yun) 南大象北上南歸,還是藏羚羊繁衍遷徙……這些都昭示著,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習(xi) 近平2021年12月31日發表的二〇二二年新年賀詞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黨(dang) 中央從(cong) 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永續發展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戰略決(jue) 策,黃河流域各省區都要堅持把保護黃河流域生態作為(wei) 謀劃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準線,不利於(yu)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事,堅決(jue) 不能做。
——習(xi) 近平2023年5月16日在考察運城鹽湖時的講話
要科學分析當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形勢,把握好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問題,咬定目標、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久久為(wei) 功,確保“十四五”時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為(wei) 黃河永遠造福中華民族而不懈奮鬥。
——習(xi) 近平2021年10月22日在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hui) 上的講話
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是我國的中央水塔,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征。保護好秦嶺生態環境,對確保中華民族長盛不衰、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yi) 。
——習(xi) 近平2020年4月20日至23日在陝西考察時的講話
保護好祁連山的生態環境,對保護國家生態安全、對推動甘肅和河西走廊可持續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yi) 。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生態環境的支撐作用越來越明顯。隻要貫徹新發展理念,綠水青山就可以成為(wei) 金山銀山。要正確處理生產(chan) 生活和生態環境的關(guan) 係,積極發展生態環保、可持續的產(chan) 業(ye) ,保護好寶貴的草場資源,讓祁連山綠水青山常在,永遠造福草原各族群眾(zhong) 。
——習(xi) 近平2019年8月20日在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考察時的講話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一樣,是重大國家戰略。
——習(xi) 近平2019年9月18日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hui) 上的講話
要搞好中國三江源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統籌推進生態工程、節能減排、環境整治、美麗(li) 城鄉(xiang) 建設,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使青海成為(wei) 美麗(li) 中國的亮麗(li) 名片。
——習(xi) 近平2016年3月10日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hui) 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
大象新聞記者 劉大彬 關(guan) 新耀 吳紫翼 張冰晗 王眾(zhong)
特別聲明:本文為(wei) 大象號創作者或機構上傳(chuan) 並發布,僅(jin) 代表作者觀點。大象新聞僅(jin) 提供信息發布平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