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如弈棋,既要謀子更要謀勢。
“要牢固樹立全國一盤棋思想,謀劃和推動本地區本部門工作要以貫徹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為(wei) 前提,創造性開展工作,做到既為(wei) 一域增光、又為(wei) 全局添彩。”
“牢固樹立全國一盤棋思想”“既為(wei) 一域增光、又為(wei) 全局添彩”的格局視野,深刻體(ti) 現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堅持係統觀念,把握好全局和局部的關(guan) 係,從(cong) 全局上謀勢、在關(guan) 鍵處落子的戰略思考。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地方考察時,謀劃的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這一發展大局,思考的是各地如何在一盤棋格局下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廣東(dong) ,寄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在陝西,要求“著眼全國發展大局”;在內(nei) 蒙古,鼓勵“積極融入和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在四川,指引“找準在全國大局中的戰略定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悉心指導各地找到發展新方位和著力點。
精準把脈、深遠謀劃,映照出洞察一域、洞見全局的深謀遠慮。
早在地方工作時,習(xi) 近平同誌就深感將一域的發展融入全局的重要性,“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是一以貫之的工作方法。
在河北正定,提出“半城郊型”經濟發展路子,並在實踐中總結出麵向城市發展的“二十字經”:投其所好,供其所需,取其所長,補其所短,應其所變;在福建寧德工作期間,關(guan) 注“正確處理全局和局部的關(guan) 係”,探討“新形勢下閩東(dong) 財政經濟的辯證觀”;在浙江,提出在更大的空間內(nei) 實現更大發展,引用“地瓜理論”妙喻,言明“必須跳出浙江發展浙江”。
在上海工作期間,習(xi) 近平同誌提出,必須把上海未來發展放在中央對上海發展的戰略定位上,放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放在全國發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國家對長江三角洲區域發展的總體(ti) 部署中來思考和謀劃。
“上海的發展絕不可能獨善其身,上海的發展也絕不可以獨‘惠’其身。”觀大勢、謀大局的戰略判斷,詮釋了“全局”與(yu) “一域”的空間辯證。
一江一河,一南一北,奔湧澎湃,浩蕩入海。
行走長江沿線,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要求“謀長遠之勢、行長久之策、建久安之基,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更好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指出“以一域之穩為(wei) 全局之安作出貢獻”。
考察黃河流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把黃河生態係統作為(wei) 一個(ge) 有機整體(ti) 來謀劃”,指出“黃河沿岸的發展一定要有大局意識,站在國家的、全局的角度考慮,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
引領推動“江河戰略”,謀劃的是如何透過一個(ge) 點、一條線、一個(ge) 麵,看清過去、看準當下、看到未來。
北起黑龍江黑河,南至雲(yun) 南騰衝(chong) ,一條“胡煥庸線”區隔出迥異麵貌。幅員遼闊的中國,“統籌區域發展從(cong) 來都是一個(ge) 重大問題”。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兩(liang) 條母親(qin) 河、三大城市群、四大經濟區,在全國一盤棋中遙相呼應,區域協調發展的“大手筆”隨時間推移,東(dong) 西互濟、南北協同、陸海統籌,布局日漸明朗,發展勢能強勁。
“一域”和“全局”的辯證關(guan) 係,又何嚐不是全麵深化改革的實踐邏輯,彰顯著“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的博大胸懷和戰略擘畫。
“全麵深化改革是關(guan) 係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部署,不是某個(ge) 領域某個(ge) 方麵的單項改革。”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堅持從(cong) 大局出發考慮問題,闡明“注重係統性、整體(ti) 性、協同性是全麵深化改革的內(nei) 在要求,也是推進改革的重要方法”。
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ti) 性推進,胸懷“國之大者”,落點始終是讓人民群眾(zhong) 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兜住民生底線,解決(jue) 民生難題,辦好民生實事。“從(cong) 人民利益出發謀劃思路、製定舉(ju) 措、推進落實”,應發展所需、民生所向,堅定兌(dui) 現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men) 的奮鬥目標”的莊嚴(yan) 承諾。
新征程上,既登高望遠、胸懷大局,提高“總攬全局”的戰略思維能力,又落細落實、積微成著,強化“致廣大而盡精微”的使命擔當,我們(men) 就一定能為(wei) 一域增光、為(wei) 全局添彩,奏響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的新樂(le) 章。
策劃:田俊榮 劉曉鵬 楊學博 薑贇
統籌:李翔 餘(yu) 榮華 曹磊
文字:李翔 錢一彬
視頻:劉珂君 熊捷
海報:劉珂君
校檢:朱利 吳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