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hui) 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會(hui) 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要積極發展風險投資,壯大耐心資本。
什麽(me) 是“耐心資本”?
作為(wei) 金融領域的專(zhuan) 業(ye) 術語,“耐心資本”首次在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上被提及。
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結束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hui) 根據會(hui) 議精神提出,“大力推進投資端改革,推動健全有利於(yu) 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政策環境,引導投資機構強化逆周期布局,壯大‘耐心資本’”。其中,“耐心資本”這一表述引發廣泛關(guan) 注。
顧名思義(yi) ,“耐心資本”是指長期投資資本,泛指對風險有較高承受力且對資本回報有著較長期限展望的資金。
業(ye) 內(nei) 認為(wei) ,“耐心資本”通常不受市場短期波動的幹擾,能夠長期為(wei) 投資項目提供穩定的資金支持,能夠發揮市場穩定器和經濟發展助推器的作用,進而促進企業(ye) 的創新發展。
“耐心資本”與(yu) 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有何關(guan) 聯?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核心要素。2023年9月8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黑龍江考察期間首次提出“新質生產(chan) 力”。總書(shu) 記強調,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未來產(chan) 業(ye)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
新質生產(chan) 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實現科技創新、技術突破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
企業(ye) 作為(wei) 生產(chan) 經營主體(ti) ,在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中發揮著關(guan) 鍵作用。然而,由於(yu) 原創性、顛覆性的科技創新活動使創新成果的不確定性更加突出,難以產(chan) 生立竿見影的投資回報。多數尚在初創階段的科創企業(ye) 通常會(hui) 麵臨(lin) 融資難、融資貴等“成長的煩惱”。
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需要引入更多金融資源,引導長線資金不斷加大供給。而強化金融創新、壯大“耐心資本”,正是加快培育新質生產(chan) 力的重要引擎。
“耐心資本”不是僅(jin) 關(guan) 注企業(ye) 的短期收益狀況,而是著眼長遠,綜合考慮企業(ye) 技術創新、領先優(you) 勢、商業(ye) 模式等非財務指標,以對企業(ye) 發展潛力和遠期收益為(wei) 信心,為(wei) 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活水。
如何壯大“耐心資本”?
推動金融高效賦能新質生產(chan) 力,不僅(jin) 是深化金融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ju) 措,也是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精神的重要行動。
壯大“耐心資本”能夠推動我國資本市場投資端改革,需要政府、市場、投資機構等多方協同發力。目前,國內(nei) 有些地方已經開始探索壯大“耐心資本”的方式和路徑。
《2024年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引導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簡單來說,就是鼓勵投資機構增加對初創企業(ye) 、小微企業(ye) 、科創企業(ye) 的投資。
對此,專(zhuan) 家建議,一是要對資本設置更長周期投資回報率的業(ye) 績考核標準。二是打造“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風向標,服務國家戰略。三是著力營造政府領投、機構跟投的氛圍,引導投資機構關(guan) 注企業(ye) 的長期價(jia) 值,驅動更多資本成為(wei) 長期資本、耐心資本,吸引更多投資機構在中國布局長期發展。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金融活則經濟強,經濟強才更加有利於(yu) 培育新質生產(chan) 力。
這次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是繼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提出“優(you) 化資金供給結構,把更多金融資源用於(yu) 促進科技創新、先進製造”要求後,黨(dang) 中央進一步部署金融助力培育新質生產(chan) 力、深度激發企業(ye) 創新潛能工作。
正如從(cong) 業(ye) 人員所期盼: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要把科技和金融放在同等重要位置。積極發展風險投資,壯大耐心資本,正是金融行業(ye) 向“新”而行、大力服務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重要舉(ju) 措。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