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2024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活動聚焦“土地修複、荒漠化和幹旱韌性”。
荒漠化是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態問題。我國是世界上荒漠化最嚴(yan) 重的國家之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直將防沙治沙牽掛在心,多次對荒漠化防治、推進“三北”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橫亙(gen) 於(yu) 我國西北、華北、東(dong) 北地區的內(nei) 蒙古自治區是全國防治荒漠化的主戰場之一。近年來,內(nei) 蒙古牢記囑托,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切實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努力築牢祖國北疆萬(wan) 裏綠色屏障。
2023年9月15日,河湖濕地水環境保護與(yu) 修複技術研究團隊在內(nei) 蒙古烏(wu) 梁素海采集湖水樣本(無人機照片)。位於(yu) 黃河“幾字彎”頂部的烏(wu) 梁素海,是黃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濕地,是控製京津風沙源的天然生態屏障。近年來,當地不斷加強烏(wu) 梁素海綜合治理力度,生態環境持續好轉。
工人在內(nei) 蒙古巴彥淖爾臨(lin) 河區國營新華林場管護樹木(2024年5月26日攝)。數十年來,林場結合“三北”防護林、京津風沙源治理、低質低效林改造等生態工程,持續提高森林覆蓋率。
2023年9月10日在內(nei) 蒙古錫林郭勒盟多倫(lun) 縣拍攝的樟子鬆林(無人機照片)。多倫(lun) 縣地處渾善達克沙地南緣,當地通過人工造林、工程固沙等措施治理沙化土地。
2024年4月27日,治沙工人在內(nei) 蒙古阿拉善左旗騰格裏沙漠S315沿線固沙工程現場用稻草紮草方格(無人機照片)。
2024年3月28日,治沙工人在內(nei) 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阿古拉鎮的沙地裏打草方格。
2024年3月27日在內(nei) 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大林鎮拍攝的栽植在羽翼袋沙障內(nei) 的樟子鬆。
在內(nei) 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巴彥呼交嘎查其白線防沙治沙項目區,穿沙公路將沙地切割,沙丘被逐步固定(2024年5月16日攝,無人機照片)。
2024年5月16日在內(nei) 蒙古巴彥淖爾市磴口縣拍攝的烏(wu) 蘭(lan) 布和沙漠光伏基地(無人機照片)。烏(wu) 蘭(lan) 布和沙漠建設生態光伏基地,采取板上發電、板下種植的辦法,努力把沙海變為(wei) “綠海”。
2024年5月15日在內(nei) 蒙古通遼市科爾沁沙地拍攝的“雙百萬(wan) 畝(mu) ”綜合治理工程努古斯台項目區(無人機照片)。
記者:連振 貝赫 李雲(yun) 平 李誌鵬
編輯:徐金泉 林立平 畢曉洋 許睿 張浩波 虞東(dong) 升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新華社攝影部、內(nei) 蒙古分社聯合製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