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述評

發布時間: 2024-06-19 02:32:00 來源: 新華社

  開欄的話:

  為(wei) 深入宣傳(chuan)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即日起,新華社開設“鑄牢共同體(ti) 中華一家親(qin) ”專(zhuan) 欄,充分宣傳(chuan) 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決(jue) 策部署和各部門各地區的行動舉(ju) 措,講好中華民族故事,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引導各族群眾(zhong) 牢固樹立休戚與(yu) 共、榮辱與(yu) 共、生死與(yu) 共、命運與(yu) 共的共同體(ti) 理念,推動各民族堅定對偉(wei) 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高度認同,為(wei) 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凝聚磅礴力量。

  中華民族一家親(qin) ,同心共築中國夢。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站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戰略高度,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這條主線,謀劃部署新時代黨(dang) 的民族工作,推動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e) 取得新的曆史性成就。

  新征程上,各族兒(er) 女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為(wei) 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貢獻力量。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重大原創性論斷,指明新時代黨(dang) 的民族工作的前進方向

  夏日的新疆,風景如畫。各族人民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le) 。

  2014年4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這片熱土,從(cong) 南疆重鎮喀什到首府烏(wu) 魯木齊,深入鄉(xiang) 村、企業(ye) 、部隊、學校等調研,行程滿滿。

  同年5月,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hui) 召開,在這次重要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鮮明提出“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隨後召開的中央民族工作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進一步強調“堅持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的思想基礎”。

  此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闡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重大原創性論斷——

  2017年,在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019年,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hui) 上,開創性提出“四個(ge) 共同”的中華民族曆史觀;

  2021年,在中央民族工作會(hui) 議上,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上升到新時代黨(dang) 的民族工作的“綱”的高度,強調“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

  2023年,在內(nei) 蒙古考察和在新疆聽取工作匯報時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是新時代黨(dang) 的民族工作的主線,也是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

  ……

  從(cong) 世界屋脊到天山南北,從(cong) 西南山寨到塞北草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同各族群眾(zhong) 廣泛交流,傾(qing) 聽他們(men) 的心聲,共話民族地區發展,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日益深入人心。

  在內(nei) 蒙古赤峰市河南街道馬鞍山村,走進四世同堂的“多民族之家”,指出要“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在寧夏,指出“中華民族是多元一體(ti) 的偉(wei) 大民族”;在貴州,強調“中華民族是個(ge) 大家庭,五十六個(ge) 民族五十六朵花”;在西藏,指出“我們(men) 是一個(ge) 中華民族共同體(ti) ,要同舟共濟邁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

  休戚與(yu) 共、榮辱與(yu) 共、生死與(yu) 共、命運與(yu) 共。

  2023年10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ti) 學習(xi) 時深刻指出:“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作為(wei) 新時代黨(dang) 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是我們(men) 黨(dang) 堅持‘兩(liang) 個(ge) 結合’、著眼‘兩(liang) 個(ge) 大局’,深刻總結國內(nei) 外民族工作經驗教訓,深刻洞察中華民族共同體(ti) 發展趨勢,取得的重大理論和實踐成果。”

  思想的火炬,照亮民族複興(xing) 的新征程。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重大原創性論斷,豐(feng) 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yi) 民族理論,鞏固和拓展了中國特色解決(jue) 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指明了黨(dang) 的民族工作的前進方向。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工作紮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e) 取得新成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就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e) 作為(wei) 基礎性事業(ye) 抓緊抓好。”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民族地區日新月異,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e) 翻開新篇章。

  聚焦主線,經濟社會(hui) 發展實現新跨越——

  5G信號覆蓋全鄉(xiang) 、特色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走進雲(yun) 南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xiang) ,“一步跨千年”的獨龍族群眾(zhong) 與(yu) 全國各族人民一道步入小康。獨龍江鄉(xiang) 巨變,正是近年來民族地區實現經濟社會(hui) 跨越式發展的一個(ge) 縮影。

  多措並舉(ju) 不斷增強民族地區發展能力,各族群眾(zhong) 因地製宜打造特色產(chan) 業(ye) ,立足實際闖出增收致富路,幸福生活蒸蒸日上。

  心手相牽,民族團結進步呈現新氣象——

  被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稱號的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潘火街道,生活著多個(ge) 民族的居民。近年來街道不斷完善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體(ti) 係,打造紅石榴誌願服務矩陣,各族群眾(zhong) 共商共建美好家園的畫麵躍然呈現。

  從(cong) 鄰裏節百家宴,同吃一桌飯、同感民族情,到“村BA”賽事,打造各族群眾(zhong) 廣泛交往交流交融的新載體(ti) ,各地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為(wei) 抓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不斷鞏固,民族團結之花處處綻放。

  民生為(wei) 本,各族群眾(zhong) 生活迎來新飛躍——

  走上柏油路、喝上自來水、住上安居富民房……新時代對口援疆工作,給新疆各族群眾(zhong) 生活帶來了更多便利。

  在雪域高原,“電力天路”編織起一張張安全可靠的“光明網”“民生網”;在黑龍江大興(xing) 安嶺,少數民族發展資金為(wei) 當地發展鄉(xiang) 村旅遊注入動能;在內(nei) 蒙古草原,烏(wu) 蘭(lan) 牧騎為(wei) 各族群眾(zhong) 送去惠民文藝表演……一項項民心工程、一件件惠民實事,讓各族群眾(zhong) 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植根心田。

  多元一體(ti) ,中華文化不斷煥發新活力——

  北京西長安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文物古籍展吸引八方來客。展廳內(nei) ,銅鼓、箜篌、馬頭琴的千年回響,匯聚各民族文化各美其美、美美與(yu) 共的萬(wan) 千氣象。

  從(cong) 曆史走向未來、從(cong) 傳(chuan) 統走向現代、從(cong) 多元凝聚為(wei) 一體(ti) ,文化認同始終是民族團結的根脈。

  以文結緣、以藝聚友,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更加有形有感有效,中華文化煥發新活力。

  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主線,推進新時代黨(dang) 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一個(ge) 民族也不能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鏗鏘話語,激勵全國各族兒(er) 女滿懷信心,踏上新征程。

  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作為(wei) 新時代黨(dang) 的民族工作的主線、作為(wei) 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新征程上,一幅推進黨(dang) 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宏偉(wei) 畫卷徐徐鋪開。

  做好新征程上的民族工作,必須協同推進各民族實現共同富裕、共建共享中國式現代化——

  仲夏時節,青海省海東(dong) 市互助土族自治縣麻吉村的油嘴灣生態文化景區熱鬧起來,獨具特色的田園風光與(yu) 鄉(xiang) 土文化相結合,吸引遊客前來打卡體(ti) 驗。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不僅(jin) 扮靚了村子,更讓村民的日子紅火起來。

  中華民族是一個(ge) 大家庭,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一個(ge) 民族都不能掉隊。

  發展是解決(jue) 民族地區各種問題的總鑰匙,也是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動力源。

  麵向未來,補齊民生短板,增進民生福祉,讓各族人民實實在在感受到推進共同富裕在行動、在身邊。

  做好新征程上的民族工作,必須著眼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不斷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不久前,聚焦“閩寧協作 山海情深”的中華民族優(you) 秀文化體(ti) 驗項目亮相位於(yu) 北京西單商圈的中華民族共同體(ti) 體(ti) 驗館。漫步其中,人們(men) 可以領略到中華民族多元一體(ti) 的氣度神韻。

  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培養(yang) 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

  《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概論》走進校園,引導青年學生樹牢正確的中華民族曆史觀;深入實施紅色基因傳(chuan) 承工程、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工程等,不斷增強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在新的曆史起點上,深刻理解把握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強化共同價(jia) 值、弘揚中華文化,不斷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為(wei)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奠定堅實的精神和文化基礎。

  做好新征程上的民族工作,必須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凝聚各民族攜手奮進的強大合力——

  中華民族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鑄就,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也必將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實現。

  “各民族群眾(zhong) 和睦融居、和衷共濟、勠力同心,匯聚起了守邊衛國的磅礴力量……”2023年舉(ju) 行的第十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授牌活動,生動講述了廣西尖峰嶺國防民兵哨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陸蘭(lan) 軍(jun) 等“中國守邊人”的故事,令人動容。

  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ti) 中華民族的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展、鞏固統一的偉(wei) 大祖國的曆史。

  麵向未來,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的進程,必然是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的過程,必然是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過程。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形成人心凝聚、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紐帶,推動中華民族成為(wei) 認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強的命運共同體(ti) ,必將匯聚起各民族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強大合力。(記者王琦、範思翔、王明玉)

(責編: 王智霖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