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大運河,半部華夏史”。
大運河,一部流淌在華夏大地的史詩。她在地理意義(yi) 上聯通南北,從(cong) 精神層麵貫穿古今,綿延成數千年的中國文脈,生動詮釋和有力見證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的中華文明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
“把大運河這篇文章做好”,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我們(men) 的殷殷囑托。今年是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十周年,我們(men) 要學深悟透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大運河的係列重要論述,紮實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重大戰略部署,把大運河保護好、傳(chuan) 承好、利用好,讓這條經濟之河、民生之河、生態之河、文化之河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
(一)
“把大運河這篇文章做好”,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大運河高度重視、十分關(guan) 心。在總書(shu) 記心中,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men) 的寶貴遺產(chan) ,是流動的文化。這份運河情懷,留下了一連串的“文化足跡”,演繹出總書(shu) 記與(yu) 運河的許多故事。
2006年的一天,杭州水上巴士“西湖”號迎來一位特殊的乘客。從(cong) 拱宸橋到艮山門碼頭,古老運河與(yu) 現代風光迎麵而來,當聽到工作人員介紹杭州運河正在進行綜合保護,他頻頻點頭,提出“希望杭州能再接再厲,繼續做好運河綜保工作,使杭州的經濟和自然環境和諧發展”。這位乘客就是時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的習(xi) 近平。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到大運河考察調研,作出一係列重要指示批示。從(cong) 京杭運河上的“西湖”號,到北京通州大運河森林公園、揚州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自南向北、由一域到全國,行與(yu) 思之間,總書(shu) 記的“運河情懷”不斷延展升華。在總書(shu) 記的直接推動下,2019年,國家層麵出台了《大運河文化保護傳(chuan) 承利用規劃綱要》;大運河也被列入首批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項目。
去年9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到浙江考察時,專(zhuan) 門來到紹興(xing) 浙東(dong) 運河文化園,拾級登上園內(nei) 高拱石橋,看到古運河流水綿延,不遠處的高架橋上車流不息。總書(shu) 記感歎“在這裏可以暢想一下古今滄桑”。隨後總書(shu) 記又到浙東(dong) 運河博物館參觀,臨(lin) 別前殷切囑托要“把大運河這篇文章做好”。
滄桑一瞬,一眼千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始終以“對曆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崇高使命和深沉情懷,把文化遺產(chan) 工作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係統謀劃部署,推動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我們(men) 要從(cong) 堅定擁護“兩(liang) 個(ge) 確立”、堅決(jue) 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的高度,把大運河這篇文章做好、做深、做透、做到位,建設好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才能不辜負總書(shu) 記的囑托,不辜負黨(dang) 和人民的期待,不辜負時代賦予的重任。
(二)
“把大運河這篇文章做好”,要彰顯“人民的運河”的目標方向。
悠悠千載,大運河“這篇文章”的文眼,就在一撇一捺的“人”字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大運河有著十分精準的戰略定位,在不同場合強調讓大運河造福人民的旨歸。2006年在杭州調研大運河時,要求“把運河真正打造成具有時代特征、杭州特色的景觀河、生態河、人文河,真正成為(wei) ‘人民的運河’‘遊客的運河’”。
2020年11月,總書(shu) 記考察揚州市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在碼頭同市民群眾(zhong) 親(qin) 切交流後指出,“運河滋養(yang) 兩(liang) 岸城市和人民,是運河兩(liang) 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護好大運河,使運河永遠造福人民”“要把大運河文化遺產(chan) 保護同生態環境保護提升、沿線名城名鎮保護修複、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運河航運轉型提升統一起來,為(wei) 大運河沿線區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人民生活改善創造有利條件”。
有人統計,大運河流域居住著中國近八分之一的人口。親(qin) 民性與(yu) 生活性構成了大運河最鮮明的文化本色。曾經浪槳風帆、千艘萬(wan) 艫的大運河,如今不僅(jin) 依舊航船輻輳、工商並茂,而且宜居宜業(ye) 、物阜民豐(feng) ,發揮著水利、航運、生態、文旅等綜合功能。
堅決(jue) 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要求、紮實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過程中,要始終把造福人民作為(wei) 運河保護的根本立足點和落腳點,問需於(yu) 民、問計於(yu) 民、問效於(yu) 民,同時讓更多人民群眾(zhong) 參與(yu) 到大運河保護中來,讓保護傳(chuan) 承利用各項工作真正融入城市肌理、融入百姓生活,讓致富河、幸福河實至名歸。
(三)
“把大運河這篇文章做好”,要堅持“保護好、傳(chuan) 承好、利用好”的實踐要求。
2017年2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北京通州大運河森林公園考察時強調,“要古為(wei) 今用,深入挖掘以大運河為(wei) 核心的曆史文化資源”。4個(ge) 月後,總書(shu) 記對建設大運河文化帶再次作出重要指示:“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men) 的寶貴遺產(chan) ,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chuan) 承好、利用好”。
去年9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浙江考察時指出,“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是十分寶貴的文化遺產(chan) 。大運河文化是中國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在保護、傳(chuan) 承、利用上下功夫,讓古老大運河煥發時代新風貌”。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闡明了大運河文化的曆史地位和時代價(jia) 值,深刻闡釋了大運河文化保護和利用、傳(chuan) 承和發展的辯證關(guan) 係,其中蘊涵的思路、方法、答案,為(wei) 統籌保護、傳(chuan) 承和利用,讓大運河在新時代綻放出璀璨光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浙江共有11個(ge) 河段、13個(ge) 遺產(chan) 點列入世界遺產(chan) 名錄,河段長度327公裏,流經杭州、寧波、嘉興(xing) 、湖州、紹興(xing) 等5市20多個(ge) 縣(市、區),是大運河中全線通航、至今仍在活化利用的省段之一。
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殷殷重托,一任接著一任幹、一張藍圖繪到底,推動大運河文化保護、傳(chuan) 承、利用協調共進,以文氣聚人氣,讓人流跟著文脈走,大運河必將成為(wei) 新時代展示浙江形象、賡續中華文明、彰顯文化自信的亮麗(li) 名片。
(四)
“把大運河這篇文章做好”,要扛起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浙江探索的重要使命。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賦予浙江“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上積極探索”的使命任務。省委全麵部署實施了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浙江探索“十大行動”,其中的曆史文脈賡續行動,就將大運河文化作為(wei) 重點。
水脈連著文脈,大運河文化凝結著“兩(liang) 個(ge) 結合”特別是“第二個(ge) 結合”的思想智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大運河的重要論述,是習(xi) 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把大運河這篇文章做好”,既是在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上積極探索的重要方麵,也是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落點。
前不久,就在運河邊上的紹興(xing) 柯橋,浙江省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推進會(hui) 如期召開,省大運河文化研究院揭牌,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共同體(ti) 發起成立……大運河這篇文章再添新章節。
圍繞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大運河作出的一係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浙江省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提出了“一個(ge) 高地、四條示範帶”的建設方向:即打造大運河文化研究高地和大運河文化遺產(chan) 保護傳(chuan) 承示範帶、大運河生態保護示範帶、大運河文旅發展示範帶、大運河美好生活示範帶等四條示範帶,充分彰顯“千年古韻、江南絲(si) 路、通江達海、運濟天下”的浙江運河文化特色。
在這個(ge) 總框架、總要求下,各地各部門要爭(zheng) 當行動派、實幹家,將流淌千年的大運河(浙江段)打造成為(wei) 對外展示浙江、宣傳(chuan) 浙江的“金字招牌”,打造成為(wei) 大運河上最具影響力、辨識度的黃金線、精品線,打造成為(wei) 文化傳(chuan) 承發展、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的重大標誌性成果。
在成功申遺十周年之際,經緯中國、運通華夏、共生共榮的大運河,正充分彰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創新意識和偉(wei) 大智慧,今後也必將沿著時間的河床持續奔湧,深深激勵6600萬(wan) 之江兒(er) 女的創新創造,在曆史與(yu) 現實的交匯融合中聚蓄出“勇當先行者、譜寫(xie) 新篇章”的不竭動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