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點翠煥彩有新篇——美麗中國建設實踐故事

發布時間: 2024-08-15 15:08:00 來源: 新華社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是美麗(li) 中國;人人、事事、時時、處處崇尚生態文明,亦是美麗(li) 中國。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成為(wei) 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念,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成為(wei) 各地區各部門的共同行動。

  “必須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來謀劃和推進新征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譜寫(xie) 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2023年7月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hui) 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

  8月15日,我國迎來第二個(ge) 全國生態日。回望美麗(li) 中國建設實踐,如畫般的生態美景在大地上鋪展。新的起點,祖國山河點翠煥彩又有了新的注腳。

  “京津綠肺”上空的科技護航

  從(cong) 事了7年的濕地巡護員工作,王寧有了新“助手”。

  5架小型無人機從(cong) 機巢出發,飛往那些巡護員曾用腳步丈量了一遍又一遍的巡護路線。隻需20分鍾,無人機“隊友”就能飛完王寧日常要行走近三個(ge) 小時的巡護路。

  這片位於(yu) 天津市寧河區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七裏海濕地,不僅(jin) 是京津唐三角地帶最大的天然濕地,碧波下還掩藏著大量古牡蠣等古地質遺跡,是世界三大著名古海岸之一。

  一隻反嘴鷸在天津七裏海濕地自然保護區內(nei) 休憩覓食。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濕地邊長大的王寧,最了解這裏如何從(cong) 生機勃發到嚴(yan) 重退化,再到緩慢恢複的曆程。

  十多年前,七裏海豐(feng) 足的魚蟹和美景,吸引著承包戶圍“海”養(yang) 魚、“割據”濕地,旅遊開發的建築物也不斷伸入濕地核心,無序開發讓灘塗逐漸裸露,候鳥也越來越少見。

  保護,是從(cong) 2017年開始的。王寧也在這一年,正式成為(wei) 一名生態巡護員。

  曆經多年生態保護及理念之變,隨著七裏海生態修複工程不斷推進,濕地生態環境得到根本改善和提升,保護環境的手段也愈發多樣。

  今年,七裏海濕地自然保護區管委會(hui) 決(jue) 定搭建濕地生態係統的高效、精準監控係統,首先引入無人機,對人力難以巡護管理的水域、河道、葦地進行智能巡檢。

  “這些天上的‘巡護員’,不僅(jin) 可以及時發現濕地異常,還可以對土壤、空氣、溫度等進行精準化數據分析。”濕地管委會(hui) 主任田秀靜說。

  天津七裏海濕地自然保護區內(nei) 拍攝的候鳥。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立秋前後,七裏海迎來最美的時節,新的候鳥季即將到來。“我們(men) 會(hui) 通過無人機巡檢數據科學調控水位,讓不同鳥類更好地覓食。”田秀靜說。

  最新數據顯示,七裏海濕地區域鳥類從(cong) 十年前的182種,增加到了258種。“今年,‘老朋友們(men) ’會(hui) 看到一個(ge) 更加美好的落腳地。”王寧說。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生態文明發展麵臨(lin) 日益嚴(yan) 峻的環境汙染,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創新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li) 中國。”田秀靜說,近年來,天津積極推進濕地保護修複工作,提升濕地生態功能,已經取得顯著成效。《天津市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年)》提出,到2025年,天津濕地保有量總體(ti) 穩定,濕地保護率達到60%。

  【新聞深一度】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從(cong) 天津一片濕地的變化,可以窺見我國推動生態環境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紮實步伐。用更科學、更高效、更精準的治理手段,破解美麗(li) 中國建設道路上的生態難題,正在成為(wei) 大家的共識。

  雨林守護者的“底氣”與(yu) 智慧

  十多年前,剛到海南霸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時,一份資料讓工作人員齊旭明感到震驚:海南熱帶雨林的旗艦物種、神秘類人猿海南長臂猿,最瀕危時期隻剩下不到10隻。

  海南熱帶雨林是我國連片麵積最大的大陸性島嶼型熱帶雨林,海南長臂猿曾在這裏廣泛棲息。隨著人類耕伐開發,莽莽雨林變得殘缺,海南長臂猿數量越來越少,21世紀初僅(jin) 能在霸王嶺發現蹤跡。

  一對海南長臂猿母子在海南霸王嶺雨林中休憩。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從(cong) 那時起,保護海南長臂猿的事就掛在了我的心頭。”紮根雨林“追”猿14年,如今擔任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霸王嶺分局生態環境科科長的齊旭明回憶,“由於(yu) 當時缺乏製度保障,保護工作十分不易。”

  過去,海南熱帶雨林分布在9個(ge) 市縣,涉及20餘(yu) 處自然保護地,許多山“一嶺跨多地”,屬地不同、九龍治水;法律沒有授權,對非法入林獵伐和燒荒行為(wei) ,護林員隻能一邊“硬著頭皮製止”,一邊想辦法“趕著”海南長臂猿往雨林更深處逃……

  2019年,《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方案》印發,雨林的一體(ti) 化保護有了更科學的準繩和依據。劃紅線、補樹種、搭廊橋,分散的自然保護地被整合,破碎的棲息地開始“縫合”。國家公園管理局還增設執法監督處,使執法監督工作步入正軌。

  齊旭明在熱帶雨林中監測海南長臂猿活動。(受訪者供圖)

  2021年,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正式設立,開創了公安機關(guan) 在園內(nei) 行使林業(ye) 行政處罰權的先例。

  今年5月的一天,霸王嶺雨林監測係統後台突發急促警報,正在值班的齊旭明立即查看:紅外相機傳(chuan) 回的數據顯示疑似盜獵分子進山!

  “盜獵者蒙著臉、走線嫻熟,但還是逃不過聯合執法。”齊旭明說。在國家公園工作人員協助下,海南省森林公安部門和派出所合力,抓獲了企圖破壞雨林、幹擾海南長臂猿生活的不法分子。

  “這種多方協調處置、精準高效執法的模式,源於(yu) 完善的生態環境保護體(ti) 係。”齊旭明說,“現在與(yu) 非法入侵雨林者鬥智鬥勇,靠的不隻是眼睛和腳板,更是一係列法規製度。”

  製度護航下,海南長臂猿獲得前所未有的嚴(yan) 格保護,種群數量已達7群42隻,成為(wei) 全球長臂猿家族中唯一實現穩定增長的種群。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用最嚴(yan) 格的製度、最嚴(yan) 密的法治保護生態環境。這是我們(men) 堅定不移守護國家公園生態環境的根本遵循。”齊旭明說,近年來,海南將國家公園置於(yu) 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標誌性工程之首,實行最嚴(yan) 格的生態環境保護製度,不斷完善生態文明製度體(ti) 係,海南長臂猿也迎來了“新生”。

  【新聞深一度】

  海南長臂猿的保護和回歸,是我國建立生態文明製度體(ti) 係,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的一個(ge) 縮影。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jue) 定》指出,實施分區域、差異化、精準管控的生態環境管理製度,健全生態環境監測和評價(jia) 製度。構建係統完備、保護有力、運行有效、監管精準的管理體(ti) 係,成為(wei) 協調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向。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綠色“蝶變”

  “在衛浴產(chan) 品生產(chan) 車間,沒有工人、沒有亮光,生產(chan) 設備卻能自動運轉,放在過去,完全不能想象。”說起衛浴企業(ye) 的發展變化,九牧集團科牧核心部件廠經理楊誌陽直感歎。

  作為(wei) “老衛浴人”,楊誌陽對陶瓷衛浴過去的製作過程印象深刻:“那時候,產(chan) 品燒製現場煙塵滾滾,工人們(men) 下班準變‘小黑人’。衛浴行業(ye) 還是出了名的‘水電大戶’,測試馬桶、淋浴房的用水白白流走,浪費很大。”

  近年來,隨著綠色化、數字化新興(xing) 技術的應用,九牧集團逐步實現了生產(chan) 環節的節能減排。

  南安一家衛浴企業(ye) 生產(chan) 線上,機械臂正在給智能馬桶蓋板塗層刷圈。(受訪者供圖)

  在九牧集團精密注塑車間,數台自動搬運機器人在車間與(yu) 倉(cang) 庫間穿梭,注塑機台上的機械臂搭載紅外攝像頭,自動抓取物料。

  “綠色改造前,每台注塑機的工位都要裝LED照明燈,一條生產(chan) 線至少要裝上百盞。”楊誌陽說,“現在‘機器人’幹活不需要光,僅(jin) 這一項一天就能節約1000度電。不僅(jin) 如此,工廠屋頂還安裝了4.5兆瓦的光伏麵板,廠區白天的用電,基本能自給自足。”

  在廠區水電管道內(nei) 等隱蔽的地方,能耗傳(chuan) 感器正在監測每一道生產(chan) 工序的耗能。“每個(ge) 生產(chan) 環節用了多少水、多少度電清晰可見。”楊誌陽指著5G能源管控可視化大屏上的“年度單台能耗”等數據介紹,通過技術改造,工廠每年節約用電超1億(yi) 度,碳減排超1.8萬(wan) 噸。

  南安一家衛浴企業(ye) 生產(chan) 線上,機械臂正在抓取過濾器零件。新華社記者 龐夢霞 攝

  “在南安,像九牧集團這樣通過技術改造,實現降碳、節能、減排的企業(ye) 還有許多。”福建省南安市工信局局長黃子牙介紹,全市有700多家水暖廚衛企業(ye) 、10萬(wan) 名產(chan) 業(ye) 工人,水暖衛浴是當地支柱行業(ye) 之一。

  2021年至今,南安投入惠企資金1.5億(yi) 元引導企業(ye) 綠色化、數字化發展。目前,當地已有100多家水暖衛浴企業(ye) 通過綠色化改造實現了節能減排,曾經“高能耗、高汙染、高排放”行業(ye) 的“含綠量”不斷提升。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wei) 解決(jue) 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黃子牙說,南安正著力布局數字化衛浴產(chan) 業(ye) 園等11個(ge) 產(chan) 業(ye) 園,打造一條長25公裏的水暖衛浴綠色產(chan) 業(ye) 帶,讓綠色發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新聞深一度】

  綠色轉型不是“選擇題”,而是關(guan) 乎長遠發展的“必修課”。從(cong) 煙塵滾滾到“景區級”廠區,傳(chuan) 統行業(ye) 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通過的《決(jue) 定》指出,“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製”“加快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以智能化、數字化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綠色低碳改造,已成為(wei) 行業(ye) 趨勢。

  領銜記者:丁錫國

  文字記者:白佳麗(li) 、陳凱姿、龐夢霞

  監製:張曉鬆

  策劃協調:薑瀟、王薇、冷彥彥

  新華社國內(nei) 部出品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