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竹綠林連綿起伏,清澈小溪潺潺流淌……漫步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天荒坪鎮餘(yu) 村,目光所及皆是濃濃綠意。
“從(cong) ‘賣石頭’到‘賣風景’,我們(men) 村變化太大了。”餘(yu) 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汪玉成說。
20世紀90年代末,餘(yu) 村依靠炸山開礦和經營水泥廠,一度成為(wei) “安吉首富村”。老百姓錢包鼓起來了,但生態環境卻遭到了破壞。
借著“千萬(wan) 工程”的東(dong) 風,餘(yu) 村關(guan) 停了礦山、水泥廠,開始探索新的發展道路。
2005年8月15日,處在轉型十字路口的餘(yu) 村,迎來了一位特殊“訪客”——時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的習(xi) 近平。
“村裏和鎮裏基層同誌先講,暢所欲言,縣裏的同誌可以作補充。”習(xi) 近平在會(hui) 議室坐下後,讓時任餘(yu) 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的鮑新民第一個(ge) 發言。
“村裏剛剛關(guan) 了礦山、水泥廠,開始著手複綠複耕。”鮑新民說到此處時,習(xi) 近平馬上關(guan) 切地詢問:“今後村民收入靠什麽(me) ?”
“我們(men) 也在想辦法,村裏有幾戶人家也辦了農(nong) 家樂(le) ,收入還不錯,看來以後要靠生態旅遊、農(nong) 家樂(le) ,靠著青山吃青山了。”鮑新民說。
“下決(jue) 心關(guan) 停礦山是高明之舉(ju) 。”
習(xi) 近平麵帶笑容地說,“我們(men) 過去講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實際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這句話極具哲理令人耳目一新,為(wei) 餘(yu) 村發展打開了一片新天地。
當年的礦山被複墾複綠,關(guan) 停的水泥廠舊址變成五彩田園;村裏流轉的500多畝(mu) 土地,經過規劃設計,成為(wei) 油菜花田、荷花藕塘,觀光垂釣、河道漂流、戶外拓展、果蔬采摘等休閑旅遊產(chan) 業(ye) 鏈逐步形成。
2020年3月30日,習(xi) 近平再次來到餘(yu) 村考察調研。在村黨(dang) 群服務中心,習(xi) 近平詳細了解餘(yu) 村發展情況,對他們(men) 發展綠色經濟、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的做法給予肯定。
“餘(yu) 村現在取得的成績證明,綠色發展的路子是正確的,路子選對了就要堅持走下去。”習(xi) 近平感慨道。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2023年,餘(yu) 村累計接待遊客約115萬(wan) 人次,村集體(ti) 經濟收入約2247萬(wan) 元,綠水青山成為(wei) 當地百姓的幸福靠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