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改革為人民丨城市更新,讓生活更美好

發布時間: 2024-08-17 15:47:00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七溜八溜,不離福州。”這是福州人介紹自己家鄉(xiang) 時,非常自豪的一句話。

  作為(wei) “千園之城”,福州綠意融融。以森林步道、河岸步道等形態組成的福道,先後攬獲“國際建築獎”“人類城市設計獎”等國內(nei) 外大獎,成為(wei) 老百姓家門口的幸福之道。作為(wei) 可持續發展城市中的佼佼者,福州2023年被授予首屆全球可持續發展城市獎(上海獎)。


△福建福州城市一角

  難以想象,20世紀90年代初,這裏居民人均住房、綠化等指標長期低於(yu) 全國城市的平均水平。

  舊城改造,成為(wei) 剛上任的市委書(shu) 記習(xi) 近平麵臨(lin) 的一項緊迫任務。1992年1月24日,他在《福建日報》上發表署名文章《處理好城市建設中八個(ge) 關(guan) 係》,提出要“上檔次、上水平,改造一片、成功一片,與(yu) 今後的發展相配套”。

  對改造任務,習(xi) 近平態度明確:“舊城改造的目的不是地產(chan) 開發,而是要安置好百姓,特別是貧困的百姓。”“改造後的住宅要具備一定的標準,功能要齊全、要方便,一定要有衛生間,千萬(wan) 不要再讓老百姓在外麵洗澡、拎著馬桶出門了。”

  舊城改造讓福州百姓看到了城市變化。但資金有限,如何平衡棚屋改造與(yu) 城市建設的關(guan) 係,成為(wei) 決(jue) 策者最大的思慮。

  習(xi) 近平提出“三個(ge) 結合”的構想:舊城改造與(yu) 深化土地使用製度改革相結合、與(yu) 住房製度改革相結合、與(yu) 金融體(ti) 製改革相結合。


△2000年7月2日,時任福建省省長習(xi) 近平到福州蒼霞調研棚屋區改造事宜,並和居民代表召開座談會(hui) 。

  習(xi) 近平堅持用改革的辦法,破解改造中的難題。到省裏工作後,習(xi) 近平依然牽掛著棚屋區的百姓。他多次走進棚屋改造工程現場,並承諾:“請給大夥(huo) 捎個(ge) 話,政府會(hui) 把好事辦好。”

  “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設必須把讓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從(cong) 地方到中央,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心係百姓安居冷暖,始終把“實現全體(ti) 人民住有所居”作為(wei) 一項重要改革任務,全麵部署,躬身推進。他強調,要讓棚戶區、老城區裏的群眾(zhong) 居住更舒適、生活更美好,解決(jue) 好大家關(guan) 心的實際問題。

  在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加大城市困難群眾(zhong) 住房保障工作,加強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老舊小區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點工作之一。


△位於(yu) 重慶市九龍坡區民主村社區的街景文化牆

  在重慶市九龍坡區民主村社區,一封寄給“美好生活奮鬥者”的巨大信封,幾乎鋪滿一麵紅色的牆。市井煙火氣與(yu) 新潮現代的時尚範兒(er) 融合交織,讓這裏成為(wei) 新晉網紅打卡地。

  民主村社區是一個(ge) 老小區,最老的建築房齡超過70年。過去這裏配套不足、功能缺失、交通擁堵、環境髒亂(luan) ……居民常用“旁邊是商場,我們(men) 是鄉(xiang) 場”來形容社區與(yu) 城市之間的發展落差。

  2022年初,民主村社區啟動更新項目。通過“留、改、拆、增”,社區既保留曆史印記,又完善居住功能,不斷將居民的需求清單變為(wei) 幸福賬單,成為(wei) 城市更新的一個(ge) 生動樣板。

  社區裏與(yu) 居民相伴20多年的黃桷樹,見證了城市更新的溫度。居民陳代蓉說:“社區人都對它有根深蒂固的情感,因為(wei) 這是我們(men) 自己栽的樹。”城市更新項目團隊在改造過程中將樹完整保存下來,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人們(men) 記住鄉(xiang) 愁。

  如今,老舊居民樓穿上“新衣”,管線“蜘蛛網”下了地,社區食堂飯菜飄香經濟實惠,街巷道路亮堂而整齊,黃桷樹下的老社區煥然一新。


△民主村社區入口處,以集裝箱為(wei) 載體(ti) 打造的餐飲集聚區。

  “老舊小區改造是城市更新的一個(ge) 重點,也是一項民生工程,既要保留曆史記憶和特色風貌,又要解決(jue) 居民關(guan) 切的實際問題。”今年4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民主村社區,察看小區改造和便民服務情況。

  麵對紛紛圍攏過來的居民,總書(shu) 記語重心長地說:“黨(dang) 中央很關(guan) 心的一件事,就是把老舊小區改造好。改舊換新,完善服務設施。希望各級黨(dang) 委和政府都能為(wei) 解決(jue) 民生問題投入更多的財力物力,每年辦一些民生實事,不斷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4年4月2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重慶市九龍坡區民主村社區考察時,同社區居民親(qin) 切交流。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wei) 大。城市更新,一頭連著城市發展,一頭連著億(yi) 萬(wan) 民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多個(ge) 場合對城市更新行動作出部署。

  “老舊小區改造是提升老百姓獲得感的重要工作,也是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重要內(nei) 容。”2022年8月,總書(shu) 記在遼寧考察時指出,要聚焦為(wei) 民、便民、安民,盡可能改善人居環境,改造水、電、氣等生活設施,更好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確保安全。

  今年2月,農(nong) 曆春節到來之際,總書(shu) 記在天津考察時要求,積極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增強發展潛力、優(you) 化發展空間,推動城市業(ye) 態、功能、品質不斷提升。

  一個(ge) 多月前,在寧夏考察時,總書(shu) 記再次強調,“積極推進城市更新,加強老舊小區改造”。

  …………

  2021年3月,城市更新寫(xie) 入國家“十四五”規劃。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要求,穩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動解決(jue)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停車等難題,加強無障礙環境、適老化設施建設,打造宜居、智慧、韌性城市。

  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jue) 定》進一步指出,建立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規,加強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和老舊管線改造升級,深化城市安全韌性提升行動。

  △河北省石家莊市通過探索“城市體(ti) 檢、城市更新、城市設計”的工作機製,開展城市更新行動,石鋼工業(ye) 遺址公園成為(wei) 標誌性工程之一。

  城市更新,不僅(jin) 讓城市麵貌煥然一新,也讓公共服務得到了及時優(you) 化。

  據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3年,全國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2萬(wan) 個(ge) ,惠及居民3800多萬(wan) 戶、約1億(yi) 人,增設養(yang) 老、托育、便民市場等社區服務設施6.8萬(wan) 個(ge) ,居民就近就能享受優(you) 質普惠的社區服務。

  今年,全國計劃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4萬(wan) 個(ge) 。在浙江,當地通過進一步優(you) 化簡化審批程序、廣開渠道籌措資金、片區聯動整合資源等創新舉(ju) 措,加快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截至目前,全年任務完成率已超過99.3%。在安徽,當地以城市更新為(wei) 契機,借助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為(wei) 燃氣、排水、供水、橋梁等城市管網裝配感知設備,讓城市治理更加智慧高效。


△江西省贛州市上猶縣東(dong) 山鎮通過城市更新和能級提升,優(you) 化空間布局,讓城市水綠交融、宜業(ye) 宜居,增添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城市更新,讓生活更美好。

  建設“口袋公園”,持續改善城市生態;更新燃氣、供水、排水、供熱等老化管道,增強安全韌性;推廣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城市運行更高效;保護好城市曆史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隨著城市更新行動速度的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步伐也在加快,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總監製丨閆帥南 王姍姍

  監製丨耿誌民

  製片人丨興(xing) 來 寧黎黎

  執筆丨楊彩雲(yun)

  視覺丨江雨航

  審校丨張亞(ya) 楠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