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心相近|中非共同鑄就的“友誼豐碑”

發布時間: 2024-08-30 16:24:00 來源: 新華社

  在坦桑尼亞(ya) 港口城市達累斯薩拉姆西郊,有一處靜謐墓園。一樹樹盛放的潔白花朵下,一排排花崗岩墓碑整潔肅穆。

  這裏是援坦中國專(zhuan) 家公墓。43歲的守墓人姆薩菲裏·奧馬裏仔細擦拭著入口處的主墓碑。“異國青山埋忠骨,往昔崢嶸今猶酣”——碑上一字一句,印刻著一段可歌可泣的中非交往史。

  2013年3月25日,是讓奧馬裏“永遠銘記的一天”。當天,首次對坦桑尼亞(ya) 進行國事訪問的習(xi) 近平主席在時任坦桑尼亞(ya) 總統基奎特陪同下,專(zhuan) 程來到公墓憑吊、緬懷長眠於(yu) 此的烈士。

  習(xi) 近平主席稱頌他們(men) 是“鑄就中坦、中非友誼豐(feng) 碑的英雄”。

  “天上飄著細雨,習(xi) 近平主席非常仔細地整理花圈上的緞帶,還獻上了潔白的花束。經過每一座墓碑,他都很認真地看著上麵的字跡。我感受到習(xi) 近平主席對逝者的深切尊重。”奧馬裏向記者回憶道。

  那一天,奧馬裏也對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深的思考,“這是神聖的地方,應該被好好守護”。

  “永遠銘記中國兄弟”

  20世紀70年代,數萬(wan) 名中國專(zhuan) 家和技術人員遠涉重洋來到非洲,同坦桑尼亞(ya) 和讚比亞(ya) 人民並肩奮鬥,用汗水和鮮血乃至生命築成了被譽為(wei) 友誼之路、自由之路的坦讚鐵路。

  坦讚鐵路穿越高山深穀、河流湖泊、森林草原與(yu) 沼澤濕地,全長1860.5公裏。複雜地形和高低落差給建設工作帶來重重挑戰,建設者還要麵對缺醫少藥、食品短缺、天氣炎熱、疾病流行等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苦條件。

  坦讚鐵路於(yu) 1970年10月開工,1976年7月正式移交給坦、讚兩(liang) 國政府。移交後,中國專(zhuan) 家還對當地員工進行了全方位培訓。三國政府在坦讚鐵路項目上繼續展開技術合作。

  長眠於(yu) 公墓中的中國烈士,有51人是在鐵路建設和技術合作中犧牲,還有19人在其他援坦合作中獻出寶貴生命。

  “他們(men) 是真正的英雄,坦桑尼亞(ya) 會(hui) 永遠銘記中國兄弟。”奧馬裏說。

  如今,奧馬裏用心照料著每座墳塋,擦拭墓碑,修剪花草。他說,這份工作“簡單但神聖”,每次觸摸墓碑,仿佛在同親(qin) 友對話。

  奧馬裏的日常工作還包括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men) ,有些人專(zhuan) 程來憑吊逝者,也有一些人特意來了解這段曆史。“我會(hui) 向他們(men) 講解坦讚鐵路的曆史,講述中國兄弟支援坦桑尼亞(ya) 的故事。”

  “中國將坦桑尼亞(ya) 視為(wei) 真正的朋友,這種友誼曆經風雨,不斷延續,一定會(hui) 繼續帶來更多友好合作,更好地造福兩(liang) 國人民。”奧馬裏說。

  “我們(men) 是‘鐵哥們(men) ’”

  達累斯薩拉姆車站同墓園相距不遠,是坦讚鐵路的起始站。一個(ge) 工作日的清晨,70歲的退休列車司機多納圖斯·恩貢亞(ya) 尼走到站台上,像以往無數次一樣,注視著列車緩緩進站。

  站台上熙熙攘攘,學生、商販、旅客行色匆匆。恩貢亞(ya) 尼的腦海裏浮現起48年前坦讚鐵路開通運營那一天的場景。“車站裏也擠滿了人,大家都穿著節日盛裝,中國專(zhuan) 家和坦桑尼亞(ya) 工人都是滿麵笑容,我們(men) 互相拍肩慶祝。”他說。

  當第一輛列車緩緩駛出車站,人們(men) 都揮舞起手臂,現場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據恩貢亞(ya) 尼回憶,慶祝活動持續了整整一天,大家一起跳舞、唱歌,許多人還表演了節目。

  “同中國朋友一起建造坦讚鐵路的歲月是我一生難忘的記憶,我為(wei) 之驕傲,永遠懷念。”恩貢亞(ya) 尼對記者說。

  1971年,尚未滿18歲的恩貢亞(ya) 尼加入了坦讚鐵路的建設隊伍。“當時,整個(ge) 坦桑尼亞(ya) 都對這條鐵路滿懷期待,我的家人也希望我能參與(yu) 這項偉(wei) 大工程的建設。”

  起初,恩貢亞(ya) 尼和大多數當地工人一樣對鐵路建設一無所知,中國專(zhuan) 家對他們(men) 傾(qing) 囊相授。“他們(men) 一步步演示,手把手地教我們(men) 如何使用各種工具、如何測量軌道間距離,耐心指導我們(men) 完成每一項複雜的鋪軌工作。”

  “我們(men) 住在一起,也吃在一起,有時是中餐,有時是本地餐,休息時就坐在一起談天說地,共度了許多時光。”恩貢亞(ya) 尼沉浸在回憶裏,“我們(men) 向他們(men) 學習(xi) 中文,他們(men) 跟我們(men) 學習(xi) 斯瓦希裏語,就像一家人一樣。”

  看到記者帶來的一張照片,恩貢亞(ya) 尼一下子就認出了照片上的兩(liang) 個(ge) 人——中國技術人員楊永富和坦桑尼亞(ya) 工人姆辛加。

  在一次開鑿隧道的工程中,楊永富不幸被兩(liang) 塊大石頭卡住。千鈞一發之時,姆辛加不顧個(ge) 人安危,伸出雙臂,死死地撐住了足有上百斤的大石頭。上方尖石滾落下來,劃破了他的左臂,他一動也不動。最終,大家合力救出了楊永富。

  “我們(men) 互相幫助,我們(men) 是‘鐵哥們(men) ’。”恩貢亞(ya) 尼說。

  在鐵路即將竣工之時,他鼓起勇氣表達了想要學開火車的願望。“當時我很緊張,但我的師傅不僅(jin) 沒有拒絕,還毫不猶豫地支持我。”

  “這個(ge) 決(jue) 定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恩貢亞(ya) 尼動情地說,“從(cong) 機械構造到安全行駛,中國專(zhuan) 家的教學很細致,確保我能夠掌握每一個(ge) 細節。”

  恩貢亞(ya) 尼成為(wei) 坦讚鐵路第一批本土列車司機,在這個(ge) 崗位上一幹就是28年,還帶出了十多名徒弟。

  回到曾一次次出發的起始站,恩貢亞(ya) 尼有一個(ge) 心願,傳(chuan) 承中非友好的年輕一代能夠延續坦讚鐵路的生命力。

  弘揚坦讚鐵路精神

  習(xi) 近平主席高度重視中非關(guan) 係,2013年就任國家主席首次出訪就來到非洲,正是在坦桑尼亞(ya) 提出中國同非洲國家開展合作需要秉持真實親(qin) 誠理念。新時代以來,中國堅持以自身新發展為(wei) 非洲國家帶去新機遇,發展中非關(guan) 係堅持互信、互利、互鑒、互助大方向。

  “當年中國自己還很貧困時,我們(men) 勒緊褲帶幫助非洲兄弟修建了坦讚鐵路。現在我們(men) 發展起來了,更要本著真實親(qin) 誠理念,幫助非洲朋友實現共同發展,構建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ti) 。”2022年11月,習(xi) 近平主席同來訪的坦桑尼亞(ya) 總統哈桑舉(ju) 行會(hui) 談時指出。兩(liang) 國元首宣布,將中坦關(guan) 係提升為(wei) 全麵戰略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

  正如坦桑尼亞(ya) 前交通部長馬克·姆萬(wan) 多西亞(ya) 所說,坦讚鐵路是中坦讚人民永不褪色的友誼之路,也是給非洲人民帶來希望的自由之路,曾在非洲爭(zheng) 取民族解放和經濟獨立的曆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運營48年來,坦讚鐵路累計運送貨物3000多萬(wan) 噸、運載旅客4000多萬(wan) 人次,成為(wei) 保障坦桑尼亞(ya) 、讚比亞(ya) 和周邊地區經濟運行的“動脈”。

  中國駐坦桑尼亞(ya) 大使陳明健表示,坦讚鐵路為(wei) 非洲自由解放及沿線地區經濟社會(hui) 發展作出了切實貢獻,開啟了中非合作建設重大基礎設施的先河。中坦雙方應傳(chuan) 承和發揚坦讚鐵路精神,為(wei) 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坦和中非命運共同體(ti) 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坦讚鐵路局局長布魯諾·欽安度說,坦讚鐵路憑借其戰略位置成為(wei) 區域聯通的重要紐帶,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中,為(wei) 促進非洲經貿往來和地區一體(ti) 化建設提供了重要動力。他說,這條服務於(yu) 發展的幹線將在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合作中發揮更大作用。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