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征程,希望你們(men) 堅守技能報國初心,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苦練內(nei) 功、提高本領,繼續為(wei) 建設製造強國、推動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貢獻智慧和力量。”9月2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給中國一重產(chan) 業(ye) 工人代表回信,充分肯定中國一重在重大裝備製造領域取得的新突破,對全國廣大產(chan) 業(ye) 工人提出殷切希望,並對中央企業(ye) 深化改革創新提出明確要求。總書(shu) 記的回信,是對全國廣大產(chan) 業(ye) 工人的親(qin) 切關(guan) 懷和巨大鼓舞,為(wei) 加快建設製造強國指明了方向。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兩(liang) 次到中國一重有關(guan) 製造基地考察。從(cong) 為(wei) 老工業(ye) 基地問診把脈,勉勵中國一重“敢打市場牌、敢打改革牌、敢打創新牌”,到強調“製造業(ye) 特別是裝備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是一個(ge) 現代化大國必不可少的”,在總書(shu) 記戰略引領下,中國一重在核電裝備、石化裝備、冶金裝備、工程裝備等領域不斷攻克關(guan) 鍵技術,錘煉獨門絕技,在國內(nei) 外市場競爭(zheng) 中展現了獨特優(you) 勢。
製造業(ye) 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深入發展,數字技術、智能技術和製造業(ye) 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等新賽道不斷湧現。我們(men) 必須搶抓曆史機遇,乘“數”而上、向“新”而行,有效促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帶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未來產(chan) 業(ye) 加快發展,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根基。
包括中國一重在內(nei) 的全國廣大產(chan) 業(ye) 工人,要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殷切囑托,堅守技能報國初心,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努力學習(xi) 和提升技能,勇於(yu) 創新和實踐,努力成長為(wei) 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把自己的“一技之長”匯聚成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力量。要在加快構建具有區域和行業(ye) 特色優(you) 勢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中展現積極作為(wei) ,以精湛技藝、過硬能力來鞏固存量、拓展增量、延伸產(chan) 業(ye) 鏈、提高附加值,為(wei) 強國建設提供產(chan) 業(ye) 支撐。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中央企業(ye) 要深化改革創新,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zheng) 力,努力做強做優(you) 做大”。總書(shu) 記的殷殷囑托,為(wei)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指明了方向。中央企業(ye) 要牢記“國之大者”,依靠改革破除製約企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體(ti) 製機製障礙,努力掌握更多關(guan) 鍵核心技術和源頭底層技術,提高戰略支撐能力、民生保障能力、價(jia) 值創造能力,持續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ye) 做強做優(you) 做大,不斷夯實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要牢牢堅持“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發揮好國有經濟引領帶動作用,促進各種所有製經濟優(you) 勢互補、共同發展。
大國製造、大國重器,彰顯強國實力。我們(men) 要以習(xi) 近平經濟思想為(wei) 指引,健全促進實體(ti) 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製度,加快推進新型工業(ye) 化,培育壯大先進製造業(ye) 集群,推動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補短板、鍛長板,不斷打開新空間、激發新活力,為(wei)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作出更大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