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ge) 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ge) 時代的風氣。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戰略高度,為(wei) 新時代文藝事業(ye) 錨定價(jia) 值航向、擘畫宏偉(wei) 藍圖。2014年10月15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hui) 時指出,“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wei) ”。十年來,在習(xi) 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我國文藝事業(ye) 繁榮發展,為(wei) 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凝聚起磅礴力量。
國慶假期剛過,內(nei) 蒙古蘇尼特右旗烏(wu) 蘭(lan) 牧騎的隊員們(men) 又開始了繁忙的下基層演出。在距離城區100公裏外的額仁淖爾蘇木,烏(wu) 蘭(lan) 牧騎隊員們(men) 為(wei) 牧民們(men) 帶來了他們(men) 最新創作的舞蹈和歌曲。
成立於(yu) 1957年的蘇尼特右旗烏(wu) 蘭(lan) 牧騎是內(nei) 蒙古第一支烏(wu) 蘭(lan) 牧騎。67年來,烏(wu) 蘭(lan) 牧騎從(cong) 最初的9個(ge) 人、4件樂(le) 器的小隊伍,成長為(wei) 全國文藝戰線的一麵旗幟。
文藝事業(ye) 是黨(dang) 和人民的重要事業(ye) ,文藝戰線是黨(dang) 和人民的重要戰線。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文藝事業(ye) 的發展。2014年10月15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hui) 並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推動文藝繁榮發展,最根本的是要創作生產(chan) 出無愧於(yu) 我們(men) 這個(ge) 偉(wei) 大民族、偉(wei) 大時代的優(you) 秀作品。
從(cong) 出席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到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hui) 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hui) 科學界委員,再到出席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新時代文藝工作發表一係列重要論述,指出,時代為(wei) 我國文藝繁榮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舞台。推動社會(hui) 主義(yi) 文藝繁榮發展、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廣大文藝工作者義(yi) 不容辭、重任在肩、大有作為(wei) 。
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引領推動下,2015年,《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繁榮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文藝的意見》出台;黨(dang) 的二十大對“繁榮發展文化事業(ye) ”“培育造就大批德藝雙馨的文學藝術家和規模宏大的文化文藝人才隊伍”作出明確部署;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把“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創作導向”“改進文藝創作生產(chan) 服務、引導、組織工作機製”寫(xie) 入《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jue) 定》。
從(cong) 頂層設計到各地各部門積極探索創新,我國文藝園地百花競放、碩果累累。
十年來,廣大文藝工作者紮根人民、紮根生活,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創作導向,創作出一係列與(yu) 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精品力作。慶祝建黨(dang) 百年文藝演出《偉(wei) 大征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音樂(le) 會(hui) ,以豐(feng) 富的藝術形式和飽滿的精神內(nei) 涵,奏響民族複興(xing) 的時代強音;歌劇《黨(dang) 的女兒(er) 》《山海情》、話劇《穀文昌》《社區居委會(hui) 》、電視劇《覺醒年代》《人世間》等,聚焦曆史變遷和社會(hui) 發展變化,以真情實感打動無數觀眾(zhong) 。
十年來,一批植根傳(chuan) 統文化、反映時代精神的文藝作品廣受好評。2021年,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曆史展覽館落成,廣場上五組主題雕塑雄偉(wei) 矗立,震撼人心;《五星出東(dong) 方》《杜甫》《蘇堤春曉》等舞台作品常演常新;《將改革進行到底》《擺脫貧困》《通向繁榮之路》等電視專(zhuan) 題片、紀錄片,全方位展現新時代中國繁榮發展的精神氣象;《長安三萬(wan) 裏》《滿江紅》《典籍裏的中國》《尋古中國》等影視佳作,以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詮釋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全新魅力。
十年來,廣大文藝工作者把社會(hui) 效益放在首位,創作出一係列兼具社會(hui) 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文藝作品。同時,積極擁抱科技創新,讓文藝作品更好豐(feng) 富群眾(zhong) 精神文化生活。“盛世修典——‘中國曆代繪畫大係’成果展”依托科技賦能,讓千古丹青煥發新生;國家大劇院堅持線下演出和線上演播並舉(ju) ,各類演出全網總點擊量累計已超60億(yi) 次。
麵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北京冬奧會(hui) 、杭州亞(ya) 運會(hui) 等開幕式文藝表演,以獨特的東(dong) 方美學反映中國人的價(jia) 值追求,彰顯中華文明的獨特魅力。
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新征程上,廣大文藝工作者堅定文化自信、堅守藝術理想,從(cong) 時代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中提煉主題,勇攀文藝高峰,為(wei) 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提供強大推動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