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習言道|再到福建,習近平強調走這條人間正道

發布時間: 2024-10-17 11:20: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我們(men) 學習(xi) 他的事跡,不僅(jin) 要高山仰止,還要見賢思齊,像他那樣做人、為(wei) 政,‘為(wei) 官一任,造福一方’,隻有走這條路,才是人間正道。”

  10月15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福建漳州市東(dong) 山縣的穀文昌紀念館,了解穀文昌同誌感人事跡,同穀文昌幹部學院教師、學員代表親(qin) 切交流。

  10年前,2014年11月,習(xi) 近平在福建考察時就曾談到穀文昌的故事,“福建這片熱土孕育了許多先進人物,穀文昌同誌就是一個(ge) ”。

  這次到福建考察,習(xi) 近平專(zhuan) 程來到穀文昌紀念館參觀,用意頗深。

  穀文昌是河南林州人,在抗日戰爭(zheng) 和解放戰爭(zheng) 時期,他為(wei) 新中國的建立立下了卓越功勳。1950年,穀文昌隨部隊南下至福建東(dong) 山,彼時的東(dong) 山是一個(ge) 風沙肆虐、民不聊生的荒涼海島。

  “不把人民拯救出苦難,共產(chan) 黨(dang) 來幹什麽(me) !”擔任東(dong) 山縣委書(shu) 記的穀文昌,帶領東(dong) 山百姓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綠化海島、製服風沙。

  穀文昌在東(dong) 山工作了14年,擔任東(dong) 山縣委書(shu) 記10年。到1963年底,東(dong) 山全縣共造林73039畝(mu) ,營造護田林帶223條,80%的飛沙被固定下來。此外,穀文昌還帶領群眾(zhong) 在全縣修建了22座水庫和705處永久性水利工程。

  黃沙變綠洲,荒島變寶島,“為(wei) 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穀文昌,成為(wei) 東(dong) 山人民心目中的“綠色豐(feng) 碑”。

  1981年,穀文昌病逝。1987年,東(dong) 山人民將穀文昌的骨灰安葬在他親(qin) 手創辦的赤山林場的木麻黃樹旁,每逢清明、春節敬祖,“先祭穀公,後祭祖宗”在這裏相沿成習(xi) 。

  2005年1月,習(xi) 近平曾在《之江新語》一篇題為(wei) 《“潛績”與(yu) “顯績”》的文章中這樣評價(jia) 穀文昌:

  “他在任時不追求轟轟烈烈的‘顯績’,而是默默無聞地奉獻,帶領當地幹部群眾(zhong) 通過十幾年的努力,在沿海建成了一道惠及子孫後代的防護林,在老百姓心中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feng) 碑。這種‘潛績’,是最大的‘顯績’。”

  習(xi) 近平說,我們(men) 常講的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誇獎,說的就是這個(ge) 道理。

  “為(wei) 官一任,造福一方”,習(xi) 近平曾多次論述這條人間正道。

  在《念奴嬌·追思焦裕祿》一詞中,他寫(xie) 到“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為(wei) 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以此表達對焦裕祿的崇敬之情。

  在同中央黨(dang) 校縣委書(shu) 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時,他說“要意氣風發、滿腔熱情幹好,為(wei) 官一任、造福一方”,告誡幹部不能隻想當官不想幹事,隻想攬權不想擔責,隻想出彩不想出力。

  在全國兩(liang) 會(hui) “下團組”時,他強調“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把為(wei) 民辦事、為(wei) 民造福作為(wei) 最重要的政績,把為(wei) 老百姓辦了多少好事實事作為(wei) 檢驗政績的重要標準”“不慕虛榮,不務虛功,不圖虛名,切實做到為(wei) 官一任、造福一方”。

  字裏行間,言之切切,講的是一切為(wei) 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真情,論的是樹立正確權力觀、政績觀、事業(ye) 觀的道理。

  |出品人:陳陸軍(jun)

  |總監製:張明新

  |總策劃:俞嵐

  |策劃:吳慶才

  |統籌:馬學玲

  |執筆:闞楓

  |校對:孫靜波

  |視覺:李伊璐

  |中國新聞網“習(xi) 言道”工作室出品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