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時政新聞眼丨第三次赴安徽考察,習近平為何強調發揮這一優勢?

發布時間: 2024-10-19 08:05:00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在福建考察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路北上,來到安徽繼續考察行程。這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總書(shu) 記第三次赴安徽考察。

  10月17日至18日,總書(shu) 記先後來到安慶、合肥,深入曆史文化街區、科技創新園區等考察調研。這次赴安徽,總書(shu) 記重點關(guan) 注了什麽(me) ,強調了什麽(me) ?《時政新聞眼》為(wei) 你解讀。


視頻:習(xi) 近平在安徽考察

  01

  觀古巷:“弘揚好中華民族傳(chuan) 統美德”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此次安徽之行,以文化開篇。

  坐落在安慶桐城市城中的六尺巷,寬不過兩(liang) 米,長不過百米,卻因為(wei) 一段“禮讓”故事和其中蘊含的“和為(wei) 貴”理念而聞名於(yu) 世。

  

  
六尺巷。(總台央視記者趙化、彭漢明拍攝)

  史料記載,清朝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shu) 張英在京為(wei) 官,桐城老宅旁有一塊空地,鄰居吳氏擴建宅院,欲擠占兩(liang) 家間的空地。家人修書(shu) 一封送到京城請張英定奪。

  張英複信:“一紙書(shu) 來隻為(wei) 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wan) 裏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看信後,主動將院牆退讓三尺。吳家人深受感動,亦讓三尺,讓出了這條六尺巷。

  一條窄巷,因一個(ge) “讓”字而天地寬,成為(wei) 中國鄰裏和諧禮讓的典範。

  
六尺巷口刻有張英“讓牆詩”的太湖石。(總台央視記者範學禹拍攝)

  
刻有六尺巷介紹的烏(wu) 石照壁。(總台央視記者鍾銳拍攝)

  近年來,桐城市弘揚六尺巷“和為(wei) 貴”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融入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基層治理理念,提煉出“聽、辨、勸、借、讓、和”六步法。

  2023年11月,總書(shu) 記在北京會(hui) 見全國“楓橋式工作法”入選單位代表,其中就有“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相關(guan) 單位代表。

  10月17日,總書(shu) 記在六尺巷考察時說,六尺巷承載著中國古人的曆史智慧,要弘揚好中華民族傳(chuan) 統美德,相互禮讓、以和為(wei) 貴,解決(jue) 好民生問題,化解好社會(hui) 矛盾,使我們(men) 的社會(hui) 更加和諧。

  

  
六尺巷的“懿德流芳”和“禮讓”石牌坊。(總台央視記者郭鴻、總台央廣記者馬喆拍攝)

  桐城是國家曆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有崇文重教的傳(chuan) 統,孕育出清代文壇著名的古文流派“桐城派”,享有“文都”之譽。“五裏三進士,隔河兩(liang) 狀元”,從(cong) 古至今,桐城名家輩出。

  在六尺巷,總書(shu) 記除了重溫張吳禮讓典故,還察看桐城曆史文化展陳,其中包括“桐城派”相關(guan) 文物資料。他聽取當地傳(chuan) 承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等情況介紹。

  文化與(yu) 治理,息息相關(guan) 。總書(shu) 記在這次考察時強調,要“在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上協同發力,打牢社會(hui) 治理的文化根基”。

  

  
桐城曆史文化展陳。(總台央視記者楊立峰、範一鳴拍攝)

  02

  看新城:“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科技要打頭陣”

  17日下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第二站來到合肥濱湖科學城。

  2018年揭牌成立的合肥濱湖科學城,承擔著安徽科技大市場建設、國家實驗室服務保障等重要使命。總書(shu) 記在這裏察看安徽省重大科技創新成果集中展示,並同現場科研人員和企業(ye) 負責人親(qin) 切交流。

  
安徽省重大科技創新成果集中展示展出的新能源汽車。(總台央視記者金雨秋拍攝)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總書(shu) 記三次安徽考察,每次都重點關(guan) 注科技創新。

  安徽是科技大省,匯集了諸多高校院所、國家實驗室、創新企業(ye) ,在量子信息、聚變能源、深空探測等領域湧現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時政新聞眼》注意到,總書(shu) 記三赴安徽看創新,每次都有深遠的戰略考量,每次都作出重要的戰略部署。

  
安徽省重大科技創新成果集中展示的展品。(總台央視記者陸泓宇拍攝)

  2016年4月,總書(shu) 記就貫徹黨(dang) 的十八屆五中全會(hui) 精神、落實“十三五”規劃綱要赴安徽調研考察。“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麵創新中的引領作用”。

  在那次考察中,總書(shu) 記來到中國科技大學、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他強調,“當今世界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方興(xing) 未艾,我們(men) 要增強使命感,把創新作為(wei) 最大政策,奮起直追、迎頭趕上。”

  
安徽省重大科技創新成果集中展示的展品。(總台央視記者馬超拍攝)

  2020年8月,總書(shu) 記第二次赴安徽考察。他在合肥參觀了安徽創新館,對安徽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發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上取得積極進展表示肯定。

  那次考察期間,總書(shu) 記指出,“安徽要實現彎道超車、跨越發展,在‘十四五’時期全國省區市排位中繼續往前趕,關(guan) 鍵靠創新。要繼續夯實創新的基礎,鍥而不舍、久久為(wei) 功。”

  
安徽省重大科技創新成果集中展示的展品。(總台央視記者金雨秋拍攝)

  總書(shu) 記曾指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guan) 鍵。”

  這次在合肥濱湖科學城考察時,總書(shu) 記對現場的科研人員和企業(ye) 負責人說,“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科學技術要打頭陣,科技創新是必由之路。高新技術是討不來、要不來的,必須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總書(shu) 記鼓勵大家,拿出“人生能有幾回搏”的勁頭,放開手腳創新創造,為(wei) 建設科技強國奉獻才智、寫(xie) 下精彩篇章。

  
安徽省重大科技創新成果集中展示的展品。(總台央視記者周倜拍攝)

  03

  謀未來:“發揮多重國家發展戰略疊加優(you) 勢”

  8年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安徽考察時,勉勵當地“立足自身優(you) 勢,加強改革創新,努力闖出新路”。8年間,伴隨國家發展戰略持續推進,安徽迎來新的曆史機遇。

  這次考察期間,總書(shu) 記強調,安徽要發揮多重國家發展戰略疊加優(you) 勢,奮力譜寫(xie) 中國式現代化安徽篇章。

  
位於(yu) 合肥未來大科學城的聚變堆主機關(guan) 鍵係統綜合研究設施園區。(總台記者陳誌猛拍攝)

  打開中國版圖,安徽襟江帶淮、吳頭楚尾、承東(dong) 啟西。優(you) 越的區位條件讓安徽在國家發展戰略中占據重要地位。安徽是唯一被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中部地區崛起等重大國家戰略同時覆蓋的省份。

  2019年,總書(shu) 記在江西南昌主持召開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hui) 時曾說,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在很多省區市都有疊加效應。“各省要立足省情、搶抓機遇,在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中‘左右逢源’。”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市蜀山區融媒體(ti) 中心葛慶釗供圖)

  擁有多重國家發展戰略疊加優(you) 勢的安徽,應當如何“左右逢源”?

  10月18日,總書(shu) 記在聽取安徽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指明方向:安徽要以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為(wei) 牽引,帶動省域內(nei) 區域協調發展,在長江經濟帶發展、中部地區崛起戰略中發揮更大作用,積極參與(yu)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俯瞰桐城市。(總台記者葛啟文拍攝)

  立足這一優(you) 勢,總書(shu) 記要求安徽在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聚集地、改革開放新高地、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區上持續發力,在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麵建設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進展。

  總書(shu) 記從(cong) 5個(ge) 方麵對安徽發展提出具體(ti) 要求:加快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著力構建城鄉(xiang) 融合發展新格局,進一步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毫不放鬆堅持黨(dang) 的領導、加強黨(dang) 的建設。

  
安徽省重大科技創新成果集中展示的展品。(總台央視記者金雨秋拍攝)

  此次赴福建、安徽考察,是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之後總書(shu) 記首次赴東(dong) 部、中部省份考察。

  安徽是改革開放的熱土。8年前赴安徽考察期間,總書(shu) 記在鳳陽縣小崗村主持召開農(nong) 村改革座談會(hui) 並發表重要講話。

  這次在安徽,總書(shu) 記強調,要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他要求安徽“勇於(yu) 開展首創性、差異化改革,打造內(nei) 陸改革開放新高地。”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市蜀山區融媒體(ti) 中心葛慶釗供圖)

  潮湧江淮千帆競,奮楫爭(zheng) 先正當時。

  發揮多重國家發展戰略疊加優(you) 勢,全麵建設美好安徽,江淮大地將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譜寫(xie) 新的篇章。

  

  監製丨申勇 龔雪輝

  主筆丨時冉

  記者丨馬超 彭漢明 楊立峰 郭鴻 鍾銳 範一鳴 範學禹 趙化 馬喆 覃思 金雨秋 陸泓宇 周倜

  視覺丨陳括 張晶

  編輯丨王尊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