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藏醫藥 > 行業動態

赴西藏開展醫療支援 廈門助推東西部協作幫扶

發布時間:2023-07-18 08:5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黎曉新總院長為(wei) 西藏區醫生開展手術帶教。 廈門眼科中心供圖

  17歲的拉薩女孩旦增德慶長期患有眼底疾病,卻因西藏醫療條件受限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日前,帶隊赴西藏開展醫療支援的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總院長黎曉新教授,順利幫助旦增德慶完成複雜疑難眼底手術,使其恢複光明。

  術後,旦增德慶的家長達瓦多傑充滿感激地說,手術很成功,非常感謝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這次到拉薩支援,“讓我們(men) 有這麽(me) 好的機會(hui) 對小孩的眼睛成功進行治療。”

  大愛援贈進西藏 留下帶不走技術和能力

  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17日介紹說,該院醫療團隊14日至16日,在黎曉新教授帶領下,從(cong) 鷺島之濱奔赴雪域高原西藏拉薩,開展醫療支援活動。僅(jin) 14日下午,黎曉新教授就指導開展了十台複雜眼底手術,成功幫助難以就醫的西藏患者恢複光明,旦增德慶便是其中一名受益者。


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向西藏自治區藏醫院捐贈先進醫療器械及手術耗材。 廈門眼科中心供圖

  在此次醫療援藏活動中,醫療團隊不僅(jin) 通過手術帶教、病例討論、培訓指導等方式,為(wei) 西藏的眼病患者帶去高水平醫療服務,全方位幫扶、培養(yang) 西藏醫護人員提升眼病診治水平,還向西藏自治區藏醫院捐贈了先進醫療器械及手術耗材。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黎曉新教授將此次西藏行的主要目的聚焦於(yu) 帶教培訓,“每一台手術都帶著西藏當地醫生來開展,這樣做是希望能把技術手藝教給本地的醫生,教會(hui) 並教好他們(men) ,才能真正讓患者不出西藏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

  “這些帶不走的技術,特別難能可貴。”西藏自治區藏醫院眼科中心主任次旦央吉表示,黎曉新教授多次來到西藏藏醫院眼科,給眼底患者診治、做手術。最關(guan) 鍵的是,她不僅(jin) 把團隊帶到這兒(er) 來,還手把手地教我們(men) 做眼底手術。

  關(guan) 注兒(er) 童致盲眼病 持續推動西藏眼科學教育

  當前,先天性眼病已成兒(er) 童致盲的主要原因。在此次援藏之旅中,西藏兒(er) 童眼病診療技術一期培訓班同期舉(ju) 行。

  黎曉新說,自2005年首次進藏後,她一直關(guan) 心西藏眼科學專(zhuan) 業(ye) 的持續發展。今年是她第11次來到西藏。在為(wei) 藏族同胞提供免費接診及手術治療服務的同時,醫療團隊也不斷在雪域高原播撒眼科學教育種子,為(wei) 當地眼科醫生進行臨(lin) 床技能培訓,將多項新技術帶到西藏,還多次帶去愛心捐助,獲得藏族同胞與(yu) 眼科同行的廣泛讚譽。

  鑒於(yu) 國內(nei) 東(dong) 西部醫療資源發展不均的情況仍客觀存在,黎曉新表示,期待通過持續不斷的援藏行動,幫助藏醫院高質量提升醫療水平,縮小藏醫院與(yu) 內(nei) 地的醫療機構臨(lin) 床水平的差距,讓患眼病的藏族同胞無需奔波求醫。

  步履不停 投身公益播撒光明

  多年來,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響應國家關(guan) 於(yu) 深化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的號召,順應西藏醫療衛生事業(ye) 發展需要、西藏各族群眾(zhong) 對健康美好生活的向往,多次開展援藏光明行活動。

  活動通過公益篩查手術、愛心捐贈、技術幫扶等方式,持續不斷為(wei) 雪域高原各族群眾(zhong) 紓解眼疾,將醫療人才培養(yang) 等“造血式”幫扶落到實處,填補技術空白,助力提升西藏的醫療服務能力。

  此外,醫院組建公益醫療團隊,數次深入寧夏、貴州等偏遠地區,並多次走出國門,前往斯裏蘭(lan) 卡、老撾、柬埔寨、緬甸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wei) 國內(nei) 乃至國際光明事業(ye) 貢獻公益力量。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