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當應道村遠景
新利平台訊 記者走進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達麥鄉(xiang) 當應道村時,還在下雨,建在山坡上層層疊疊的房屋紅頂黃牆映襯著背後的綠色蔥蘢,美不勝收。
村民才讓旦增的農(nong) 家樂(le) ,已經被當地旅遊局評為(wei) 二星級藏家樂(le) ,有三間房,六個(ge) 床位,每晚40元,實惠又方便,還能根據遊客需要提供餐飲。
圖為(wei) 才讓旦增的農(nong) 家樂(le) 門口
才讓旦增一家五口人,以前主要經濟來源是常年在外跑運輸。自從(cong) 去年村裏建設生態文明小康村,他當選為(wei) 村長,開始帶領村民一起學習(xi) 當地發展農(nong) 家樂(le) 的經驗。他將家裏的空房重新裝修,購置嶄新的家具,改造廚房,在門口修建了標準化的可以上下水的衛生間等,開始發展藏家樂(le) 。才讓旦增告訴記者,每個(ge) 房間的床單、被子等物品的購置他都花了2000元。到了夏河的旅遊旺季,不用打廣告,就有顧客來村裏詢問,這讓他非常高興(xing) ,還有很多外國遊客前來光顧。
圖為(wei) 才讓旦增農(nong) 家樂(le) 客房
據夏河縣有關(guan) 部門介紹,近年來,夏河縣鄉(xiang) 村旅遊業(ye) 發展強勁,已成為(wei) 夏河縣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成為(wei) 農(nong) 民增收致富的富民產(chan) 業(ye) 。截止2017年底,共有農(nong) 家樂(le) 206家,其中星級農(nong) 家樂(le) 84家。全縣旅遊從(cong) 業(ye) 人數達3530人。結合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達麥鄉(xiang) 當應道村等特色村寨探索出一條“政府引導、全民參與(yu) ”的鄉(xiang) 村旅遊發展新路子。
據達麥鄉(xiang) 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達麥鄉(xiang) 的當應道村等村子都有著非常豐(feng) 富的自然旅遊資源,自然風景優(you) 美,動植物資源豐(feng) 富,是典型的藏寨村落。村裏的基礎設施完備,24小時熱水供應,標準化的現代衛浴,加之距離拉卜楞寺很近,非常適合發展休閑住宿的藏家樂(le) 。當應道村雖然剛起步,散客比較多,但是近兩(liang) 三年發展很快,還吸引了蘭(lan) 州大學學生調研團在此設住宿點。運營模式借鑒附近熊貓溝等建設經驗,村裏53戶通過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其中31戶被旅遊局評星定級,可以預計前景非常不錯。村寨後麵正在打造一個(ge) 旅遊點,現在正在修路,預計一兩(liang) 個(ge) 月建成後,當應道村的旅遊資源將更加豐(feng) 富。
圖為(wei) 當應道村農(nong) 家樂(le) 吸引外國遊客前來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中國要強,農(nong) 業(ye) 必須強;中國要富,農(nong) 民必須富;中國要美,農(nong) 村必須美。甘肅省夏河縣,境內(nei) 擁有拉卜楞寺、八角古城等古跡,還有桑科草原、熊貓溝等秀麗(li) 山水,憑借得天獨厚的生態優(you) 勢,旅遊產(chan) 業(ye) 得到很好的發展。而且,近幾年,該縣鄉(xiang) 村充分利用當地特色優(you) 勢,打造出別具一格的旅遊勝地,吸引著各地遊客的到來,給當地農(nong) 民也帶來了可喜的收入,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重要舉(ju) 措。當應道村村民說,“習(xi) 總書(shu) 記都說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水’,借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東(dong) 風,我們(men) 也能靠綠水青山引來大批遊客,讓我們(men) 家鄉(xiang) 越來越美,讓我們(men) 的生活越來越好。”(新利平台 記者/王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