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位於(yu)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北郊的奪底溝,植被茂密、環境優(you) 美,是拉薩市民周末短途旅行的好去處。在從(cong) 事醫療衛生尤其是藏醫藥的人看來,這裏還是拉薩藏藥材的采集地。
西藏自治區兩(liang) 會(hui) 正在召開,在自治區政協十一屆二次會(hui) 議醫藥衛生界分組討論現場,近20名政協委員針對奪底溝豐(feng) 富的藏藥材資源提出聯名提案,建議在拉薩奪底溝設立生物多樣性保護區。
地處藏南穀地和藏北高原過渡地帶的奪底溝,海拔落差大,植被類型豐(feng) 富。複雜的自然地理條件和多樣的植被類型形成了多樣的生態係統,孕育了豐(feng) 富的植物資源。
圖為(wei) 西藏藏醫藥大學組織師生對奪底溝藏藥材資源進行考察。
政協委員、西藏自治區政協教科文衛體(ti) 委員會(hui) 主任、西藏自治區藏醫藥大學校長尼瑪次仁介紹,奪底溝從(cong) 公元17世紀以來就是藏醫藥傳(chuan) 統認藥、采藥的實踐教學場所。根據西藏藏醫藥大學野外考察統計,奪底溝生長著近500種野生植物,其中高原珍稀藏藥材100餘(yu) 種,常用藏藥材近200種。
尼瑪次仁說:“由於(yu) 人類活動的影響,奪底溝植被退化較快,野生植物種類大量減少。”
設立奪底溝生物多樣性保護區,能夠對西藏珍稀、瀕危、特有和關(guan) 鍵物種進行保護,緩解部分物種瀕危狀態,使野生植物物種的種群和結構逐步趨向穩定和合理。這對於(yu) 我國自然資源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改善生態環境以及傳(chuan) 承藏醫藥學都有重要的現實意義(yi) 。
曆史上奪底溝曾是許多著名藏醫大師授業(ye) 、濟世、采藥、修習(xi) 之地。西藏藏醫藥大學也已連續多年對奪底溝藏藥材資源進行了普查,基本摸清了野生植物物種種群,並對部分瀕危植物進行了人工試種,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尼瑪次仁說,這些工作,為(wei) 設立奪底溝生物多樣性保護區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圖為(wei) 西藏藏醫藥大學組織師生對奪底溝藏藥材資源進行考察。
圖為(wei) 西藏藏醫藥大學藏藥材人工試種種植基地
在提案中,政協委員們(men) 建議根據奪底溝野生植物物種和種群結構,劃分11個(ge) 物種資源保護區。他們(men) 認為(wei) ,設立奪底溝生物多樣性保護區的基本條件已經達到,希望盡快劃定保護區範圍,投入資金建設珍稀植物和特有植物活體(ti) 庫、種子庫、基因庫和資料庫,開展瀕危藏藥材培育和繁殖。(新利平台 記者/王媛媛 趙二召 趙耀 圖片由西藏藏醫藥大學提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