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西藏新聞 > 原創

【新春走基層】守護天塹保通春運——川藏線新春見聞

陸文凱 發布時間:2020-01-21 10:35:00來源: 新利平台


圖為(wei) 官兵護送過往群眾(zhong) 平安返鄉(xiang)

  隆冬時節,西藏高原滴水成冰,氣溫低至-20℃,川藏公路,風雪彌漫。臨(lin) 近新春佳節,連接內(nei) 地與(yu) 西藏的交通“生命線”——川藏公路,車流往來如梭。人們(men) 的臉上,寫(xie) 滿了回家的喜悅。

  然而,回家的路並非一帆風順。然烏(wu) 溝被當地藏族群眾(zhong) 稱為(wei) “吃人溝”,是川藏線上出了名的險段之一,過往行人無不“談虎色變”。由於(yu) 地勢險要、道路狹窄,棚洞成了保護過往司乘人員安全的有效措施,但兩(liang) 側(ce) 高聳的懸崖峭壁,加上路麵積上了一層厚厚的暗冰,成了通行安全隱患,從(cong) 然烏(wu) 溝到安久拉山10多公裏道路,遇上大風雪天的話要行駛1個(ge) 小時以上,回家的路並不是太順利。


圖為(wei) 官兵在然烏(wu) 溝段解救失事車輛

  “為(wei) 了我們(men) 安全通過這一路段,每天都有武警官兵在這保通,有他們(men) 的守護,我們(men) 心裏很踏實。”20日上午,順利通過然烏(wu) 溝後,貴州籍進藏務工人員陳新深情地說道。

  擔負該路段養(yang) 護保通任務的武警某部交通第三支隊官兵告訴記者,現在有很多從(cong) 內(nei) 地進藏務工人員,臨(lin) 近春節,大家紛紛選擇沿川藏公路自駕返鄉(xiang) 。為(wei) 確保雪域高原“生命線”安全暢通,保證過往群眾(zhong) 平安返鄉(xiang) ,擔負2800多公裏川藏、新藏線搶險保通任務的武警某部交通第三支隊,不斷加強春運道路巡查力度。

  通過然烏(wu) 溝,翻越4475米的安久拉山,記者沿川藏公路繼續南下,在素有“斷魂穀”之稱的怒江溝,記者看到了官兵正在“老虎嘴”險段為(wei) 過往群眾(zhong) “保駕護航”,從(cong) 擋風玻璃望去,有不少從(cong) 山體(ti) 落下的大大小小石塊散落在路麵上,車輛突然變得顛簸起來。


圖為(wei) 官兵在業(ye) 拉山段清理路麵積雪結冰

  前方50米處,身著軍(jun) 裝的武警官兵正在對路麵進行清理,警戒員對道路兩(liang) 側(ce) 實施警戒,安全員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死死盯著山體(ti) 情況,其餘(yu) 戰士揮動手裏的護路工具,迅速對路麵進行石塊處理。“大家謹慎駕駛,祝您們(men) 一路平安!”在武警官兵的指揮下,我們(men) 得以順利通行。


圖為(wei) 官兵在川藏線然烏(wu) 湖段清理路麵積雪結冰

  車輛行至4600多米的“天路七十二拐”時,記者看到官兵正在該路段進行破冰除雪、撒鹽解凍、路麵清掃等春運戰備保通任務。在現場指揮的武警某部交通第三支隊養(yang) 護十七中隊班長楊作善告訴記者:“入冬以來,由於(yu) 氣候嚴(yan) 寒,養(yang) 管路段出現大麵積降雪結冰,麵對30多厘米的積雪,在-20℃的惡劣環境中,官兵們(men) 每天都要工作七八個(ge) 小時。”

  在保證危險路段暢通的同時,該支隊還加大了對全線道路的安防設施檢查修護力度。還在易發結冰、塌方、落石等災情路段安排人員機械實施戰備值班,並對帕隆特大橋、通麥特大橋、怒江大橋、102隧道等重要橋梁隧道進行實施監控,確保遇有災情,能夠立即拉得出、攻得上、打得贏。

  據了解,臨(lin) 近春節,過往的車輛比較集中,天氣變化較大,暴風雪時有發生。現在,暗冰比較厚,時不時還有大雪封路。為(wei) 了有效應對,支隊官兵日夜值守在川藏、新藏“兩(liang) 線”公路保通救援點上,確保春運道路安全暢通。


圖官兵在川藏線怒江溝段清理路麵落石

  “有了武警交通官兵的守護,我們(men) 回家的路更順暢了,再也不擔心被大雪堵在路上了!”車輛通過5130米的東(dong) 達山時,四川籍返鄉(xiang) 人員張阿姨激動地告訴記者。

  回家的路越來越順,離家的距離越來越近。人們(men) 返鄉(xiang) 的腳步匆匆,新年的鍾聲即將敲響,武警官兵卻依然堅守天塹,為(wei) 他們(men) 築起一道平安暢通的返鄉(xiang) 坦途。(新利平台 通訊員/陸文凱)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