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西藏拉薩:各行各業精準施策,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發布時間:2020-04-22 15:53:00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決(jue) 戰決(jue) 勝脫貧攻堅座談會(hui) 上強調,脫貧攻堅工作艱苦卓絕,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響,各項工作任務更重、要求更高,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信心、頑強奮鬥,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麵勝利。

  脫貧攻堅戰役打響以來,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始終把改善農(nong) 牧民生產(chan) 生活條件、增加農(nong) 牧民收入作為(wei) 首要任務。堅持因地製宜、因村施策,宜種則種、宜養(yang) 則養(yang) ,發展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產(chan) 業(ye) ,努力讓貧困群眾(zhong) 獲得持續發展的機會(hui) ,鼓勵群眾(zhong) 用勤勞雙手改變落後麵貌、創造美好生活。  


圖為(wei) 當地務工人員搶抓農(nong) 時為(wei) 果樹疏剪花枝。 拉薩融媒記者 楊 璐攝

  種植業(ye) “老樹開新花”車厘子闖出致富路

  近年來,西藏拉薩市尼木縣吹響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號角。尼木縣聶玉村烏(wu) 米組海拔4200米,在這片曾是荒原的沙土地上,不僅(jin) 種出了鐵皮石斛,還種出各類航天育種蔬果。

  據了解,作為(wei) 2019年產(chan) 業(ye) 扶貧項目,尼木縣投入了5284.57萬(wan) 元資金,建設了車厘子項目。該項目將於(yu) 今年4月底完工,預計正常運營全麵掛果後,可實現年收入480萬(wan) 元,帶動尼木鄉(xiang) 60戶240人持續穩定增收。

  開展車厘子試點種植後,村民來到種植基地務工,跟著技術員不斷學習(xi) 種植技術,收入不斷提高,有的還成為(wei) 這裏培養(yang) 的技術骨幹。可以說不僅(jin) 鼓了“口袋”,更富了“腦袋”,有了一技之長的村民,底氣更足了。  

  畜牧業(ye) 瞄準“奶瓶子”養(yang) 殖戶鼓起“錢袋子”

  2016年,在西藏拉薩市城關(guan) 區納金鄉(xiang) 藏熱村村委會(hui) 和駐村工作隊(城關(guan) 區農(nong) 牧局)的幫扶下,投資450多萬(wan) 元成立的藏熱奶牛養(yang) 殖小區,讓藏熱村養(yang) 殖戶告別了傳(chuan) 統養(yang) 殖模式。目前,該養(yang) 殖小區有24戶養(yang) 殖戶、283頭良種牛,現有可擠奶奶牛222頭。至今已為(wei) 小區養(yang) 殖戶帶來了200多萬(wan) 元收入,養(yang) 殖戶的錢袋子慢慢鼓起來了。

  藏熱村養(yang) 殖小區的興(xing) 旺隻是拉薩畜牧業(ye) 發展的一個(ge) 縮影,以奶牛養(yang) 殖為(wei) 主的畜牧業(ye) 正在成為(wei) 西藏地區重要的支柱產(chan) 業(ye) ,成為(wei) 農(nong) 牧民增收的新渠道。

  文化產(chan) 業(ye) 做強藏香打出響亮品牌

  尼木藏香製作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近年來,尼木縣堅持把藏香文化產(chan) 業(ye) 作為(wei) 文化興(xing) 縣的優(you) 勢品牌,按照“123”發展思路,落實扶貧機製,大力推進藏香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2019年4月,尼木藏香產(chan) 業(ye) 園區正式投入運營,吸納恩澤居委會(hui) 3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就近就便就業(ye) 。藏香產(chan) 業(ye) 從(cong) 子承父業(ye) 的手工作坊,發展到打出了自己的藏香品牌,收入大幅增加,一些人還成為(wei) 村裏的致富帶頭人。

  2019年,全縣預計實現藏香產(chan) 值2330餘(yu) 萬(wan) 元;縣城藏香產(chan) 業(ye) 園區於(yu) 2019年8月正式投產(chan) 以來,生產(chan) 藏香2.4噸,實現產(chan) 值94.3萬(wan) 元。藏香產(chan) 業(ye) 已經成為(wei) 尼木縣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旅遊產(chan) 業(ye) 持續發力群眾(zhong) 端起“旅遊飯碗”

  近年來,西藏拉薩市堆龍德慶區依托旅遊產(chan) 業(ye) 的發展,使易地扶貧搬遷群眾(zhong) 端起“旅遊碗”、吃上“致富飯”。

  “萬(wan) 畝(mu) 花海”是產(chan) 業(ye) 扶貧項目的代表,通過流轉土地7800多畝(mu) ,帶動了波瑪村村民年人均增收6000餘(yu) 元,輻射帶動波瑪村及1979名易地扶貧搬遷群眾(zhong) 參與(yu) 到產(chan) 業(ye) 發展中。其中,從(cong) 2016年起,每年3月中旬組織的種植花卉、苗木和後期養(yang) 護工作中,易地扶貧搬遷群眾(zhong) 每天能拿到120元至180元不等的勞務費。

  “德吉藏家”是通過對波瑪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房進行提升改造,發展藏家民俗、民宿旅遊產(chan) 業(ye) ,從(cong) 而實現易地扶貧搬遷戶居家就業(ye) 、原地脫貧。該項目的發展還直接帶動了波瑪村30名易地扶貧搬遷群眾(zhong) 通過保潔、服務員等崗位就業(ye) 增收,每月工資可以拿到3000餘(yu) 元。

  截至目前,“德吉藏家”項目已向波瑪村累計分紅三次,分紅金額達31.5萬(wan) 元。其中,2019年第三次集體(ti) 分紅為(wei) 波瑪村100戶易地扶貧搬遷戶發放經營性紅利共計21.6萬(wan) 餘(yu) 元,其中分紅最多的一戶拿到近8000元。(新利平台 綜合/陳濛濛)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