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雪域 傲立雪海雲天
圖為(wei) 在巡邏的日喀則邊境移民管理警察
“西藏自治區氣象局發布暴雪黃色預警信號,今天晚上到後天白天,由於(yu) 受到強冷空氣的影響,仲巴—吉隆—聶拉木一線有大到暴雪(5-30毫米)……日喀則市東(dong) 南部有小到中雪,上述地區伴有7-8級大風……”對於(yu) 奮戰在後藏大地的移民管理警察來說,這樣的暴雪預警早已司空見慣,這樣的天氣移民管理警察們(men) 從(cong) 不缺席,他們(men) 用青春和熱血演繹了一幕幕“邊關(guan) 與(yu) 雪”的故事……
圖為(wei) 邊境移民管理警察
我們(men) 都喜歡沒有螞蝗的下雪天
“被螞蟥咬,不能硬拔。撒點鹽,螞蝗就會(hui) 鬆開吸盤,鹽還能消毒傷(shang) 口。或用煙頭燙,燙死螞蟥,燙傷(shang) 口止血。”日喀則邊境管理支隊陳塘邊境派出所民警們(men) 的這套“應對螞蝗技巧”來源於(yu) 實踐,民警陳國雲(yun) 卷起褲腿衣袖,露出好幾處燙痕。
“為(wei) 切實加強邊境管理,嚴(yan) 防轄區邊境線出現偷越國(邊)境等違法現象發生,我們(men) 常常得在原始森林裏麵穿來穿去。春夏的時候,雨水不斷,山上的毒蚊蟲、螞蝗到處都有,時不時還有毒蛇出沒。由於(yu) 原始森林常年空氣潮濕,螞蝗就肆意生長,嘎瑪溝的螞蝗是出了名的凶悍,我們(men) 每巡邏一次,都不可避免地要被螞蝗叮咬幾處。所以呀,我們(men) 都喜歡下雪的時候,雖要冒雪巡邏,但沒有了螞蝗的出擊,著實讓我們(men) 鬆了口氣兒(er) ……走在下雪的巡邏路上,一不小心就‘白了頭’,我們(men) 就成了雪景裏最特別的‘雪警’啦!巡邏間隙休息的時候,大夥(huo) 兒(er) 一起堆個(ge) 雪人、打個(ge) 雪仗,別有一番滋味,我們(men) 的快樂(le) 就是這麽(me) 簡單樸素。”陳塘邊境派出所教導員康林笑著說道。
圖為(wei) 風雪中的日喀則邊境移民管理警察
比冰雪還純粹的是我們(men) 戍邊的心
“五月雪花飄,六月穿棉襖,七月霧茫茫,九月雪又到。雪,絕對是我的亞(ya) 熱時光裏的主角。”日喀則亞(ya) 熱邊境派出所副所長陳歆實說道。亞(ya) 熱邊境派出所隸屬於(yu) 西藏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日喀則邊境管理支隊,派出所海拔5300米,方圓50公裏都是無人區,在這裏冬季長達7個(ge) 月。
通往亞(ya) 熱的路,一般要從(cong) 天亮走到天黑,可有人卻已經在這裏走過7年時光。在亞(ya) 熱駐守了7年的陳濤,曾在微信朋友圈裏寫(xie) 下這樣一句話:“雖有大雪,逐光而行,心向暖陽,守望如初!在這樣的環境裏,做著自己最喜歡的事,真好!”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在亞(ya) 熱,他和他的戰友們(men) 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在冰天雪地裏默默守護著一方熱土——巡邏、守護、踏查……
說起亞(ya) 熱的雪,陳濤可謂是“又恨又愛”,恨的是——巡邏的時候,即便是百分之一百二十的謹慎小心,也難擋路麵的光滑,稍不留神就會(hui) 狠狠地摔上一跤。光下雪沒風還好,雪不會(hui) 鑽到脖子裏。又下雪又吹風,寒氣抓住一切縫隙往身體(ti) 裏鑽,那感覺老帶勁兒(er) 了。愛的是——下雪的那一刻,彷佛給大地披上了一層雪白的外衣,目光所及全是雪,雪景美不勝收,雪花潔白無瑕,純粹得讓人感動。當然,除了欣賞美景外民警們(men) 也有自己的小心思——雪越大越好,白茫茫的山口,有一點點異常情況民警們(men) 都會(hui) 看得一清二楚,這看似討厭的雪卻又在無形之間為(wei) 祖國添上了一道天然屏障,所以民警們(men) 對這漫天飛雪竟也越來越愛了。
巡邏時民警們(men) 在雪上走過,腳下會(hui) 發出咯吱聲,打破周圍的寧靜。在雪地上走上一段時間後,會(hui) 看到大家在雪上留下了一排排整齊的腳印,在這個(ge) 連野生動物都很少踏足的地方,留下足跡的也隻有移民管理警察……
圖為(wei) 巡邏中的移民管理警察
冰雪救援是屬於(yu) 我的“邊疆雪緣”
美麗(li) 雪景的背後也伴隨著想象不到的艱辛。巡邏路上多是險山陡坡,又常有狼、熊等野獸(shou) 出沒。即使是這樣,移民管理警察還要在風雪中站崗執勤、邊境巡邏,幫助當地群眾(zhong) 解決(jue) 各種突發事件。
薩嘎邊境管理大隊副大隊長王卿龍就曾遇到過這樣一次難忘的雪中救援。之所以難忘,是因為(wei) 這一次是一場與(yu) 死神的較量。有一年冬天,王卿龍所在的昌果邊境派出所(原昌果邊防派出所)接到電話求助,有兩(liang) 位牧民被困在雪地裏。昌果邊境派出所立即啟動應急救援預案,派出由王卿龍帶隊的4名民警和5名護邊員組成“救援小分隊”,攜帶繩索、強光手電、棉衣、食品等救援物資前往救援。由於(yu) 邊境轄區到處都是茫茫雪海,牧民在報警時也說不清楚自己的位置。救援小分隊隻能根據牧民描述的路線及地貌,兵分三路,展開地毯式搜索。傍晚時分,民警們(men) 終於(yu) 在一處避風隱蔽處,發現兩(liang) 名緊緊裹著大衣躺在雪地裏的中年男子,走近一看,兩(liang) 人臉部已經凍紫,手部因為(wei) 沒有任何防護措施已經凍傷(shang) ,兩(liang) 人已經處於(yu) 昏迷狀態。王卿龍和戰友立即用防寒棉衣將牧民包裹起來,拿雪給他們(men) 搓臉部,搓了好一會(hui) 兒(er) 兩(liang) 人才漸漸蘇醒過來,王卿龍和戰友們(men) 一下子沒忍住哭了出來。王卿龍在昌果堅守了10年,在這10年裏,這樣的冰雪救援還有很多很多。“十年飲冰,難涼熱血,隻有荒涼的雪地,沒有荒涼的人生!”王卿龍的這句短短的座右銘道出了戍邊的艱辛與(yu) 奮鬥的酣暢。一次次的冰雪救援,大概就是屬於(yu) 他的“邊疆雪緣”。
圖為(wei) 巡邏中的日喀則邊境移民管理警察
邊疆有雪,但邊疆也有不期而遇的溫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邊疆有雪,但邊疆也有風雪洗禮後的真摯情意和默默堅守奉獻的移民管理警察。高原移民管理警察,剛硬得就像喜馬拉雅山脈的雪,常年不化,透過漫天的風雪,會(hui) 感受到風雪邊關(guan) 裏那一顆顆滾燙的心。(新利平台 通訊員/劉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在邊疆刻下青春最美的模樣——邊境派出所女民警的故事
迎著波拉山頂的雲霧,伴著娘姆江曲激蕩的濤聲,西藏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山南邊境管理支隊勒布邊境派出所的女民警們,在巡邏的歸途中,再一次不約而同地唱起了《絨花》。此時,她們儼然是邊境上“萬裏挑一的風景”。 [詳細] -
【新時代•邊疆行】一言不合開民宿,這個卡車司機“有點潮”
“當時是看到短視頻平台上好多人在推廣自己家的民宿,而且生意也很不錯,於是我也就有了在村裏開民宿的想法。”提起當初開民宿的原因,33歲的幫仲村村民多布傑的理由看似有些牽強。[詳細] -
【新時代•邊疆行】西藏林芝巴龍村:讓富者更加富裕 讓貧者不再貧苦
“現在跑運輸,一年的收入有20多萬元,家裏還養了30多頭犛牛,我們村有的人家養了100多頭呢!”談到家庭收入,巴龍村村民雲旦加措向記者說道。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