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在奮鬥中釋放激情 讓青春光芒閃耀新時代

發布時間:2020-05-03 20:38:00來源: 新利平台

  “沒有廣大人民特別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後繼、艱苦卓絕的接續奮鬥,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時代的今天,更不會(hui) 有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明天。”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hui) 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仍在耳旁縈繞,他的講話字字珠璣,既肯定了一代代青年對社會(hui) 發展做出的重要貢獻,又激勵著新時代青年以持續奮鬥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過去的一年,中國實現了1000多萬(wan) 人口擺脫貧困、約340個(ge) 貧困縣脫貧摘帽、“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貧困發生率降至2%;嫦娥四號在人類曆史上第一次登陸月球背麵;北鬥導航全球組網進入衝(chong) 刺期;5G應用加速推出……無數成就的背後有著廣大青年奮戰的身影:有以生命堅守初心使命的優(you) 秀青年共產(chan) 黨(dang) 員黃文秀為(wei) 代表的扶貧幹部,有平均年齡30多歲的北鬥導航全球組網團隊,有無數從(cong) 事5G研發的“80後”“90後”甚至“00後”的青年團隊……新時代的青年們(men) 奮戰在各條戰線上,為(wei) 實現個(ge) 人理想,實現偉(wei) 大的中國夢發揮著青年人的力量。

  新時代的青年人是富有激情的一代。他們(men) 富有朝氣、富有夢想;他們(men) 勇於(yu) 衝(chong) 破世俗的枷鎖,敢於(yu) 追逐自己的理想;他們(men) 散發著青春的朝氣,始終以奮鬥者的姿態投身於(yu) 祖國建設的宏偉(wei) 藍圖當中。他們(men) 富有生機活力,麵對日益發展變化的社會(hui) 環境,能夠做到與(yu) 時俱進,快速調整快速適應,能夠有力引領社會(hui) 發展的方向;他們(men) 樂(le) 於(yu) 接受新鮮事物,敢於(yu) 迎接新的挑戰,迎難而上、永不服輸的精神深深紮根於(yu) 每一個(ge) 青年人的內(nei) 心。他們(men) 富有遠大理想,勇於(yu) 擔當奉獻,在愛國主義(yi) 精神指引下,在脫貧攻堅、西部大開發、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戰略中充分發揮青年人的作用,為(wei) 實現民族複興(xing) 、人民幸福奉獻智慧和力量。

  新時代的青年人是富有擔當的一代。曾經,作為(wei) 家裏“掌上明珠”的“90後”“00後”被貼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標簽,在父母眼裏他們(men) 是永遠長不大的孩子。然而,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他們(men) 用行動證明了自己是可以擔當時代大任、人民重托的。一份份按滿手印的請戰書(shu) ,一次次義(yi) 無反顧地逆行,一張張戰疫一線的入黨(dang) 誌願申請書(shu) ……他們(men) 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青年人的使命,“90後”小夥(huo) “大連”、“95後”最美逆行者甘如意,“雨衣妹妹”劉仙……無數的抗疫英雄甘願舍小家為(wei) 大家,義(yi) 無反顧當起“逆行者”,用責任和擔當共同築起了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鬥爭(zheng) 中,你們(men) 青年人同在一線英勇奮戰的廣大疫情防控人員一道,不畏艱險、衝(chong) 鋒在前、舍生忘死,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廣大青年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ti) “90後”黨(dang) 員回信中也對廣大青年給予了充分肯定。

  新時代的青年人是富有夢想的一代。中國的未來屬於(yu) 敢於(yu) 夢想的青年,中華民族的未來屬於(yu) 不懈奮鬥的青年。回想百年前,麵對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批愛國青年挺身而出,展開了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開啟了中華民族走向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曆史起點。如今,為(wei) 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五四精神依然釋放著最奪目的光環,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er) 女奮勇踏上振興(xing) 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征程。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在政治、經濟、文化、民生、生態、航天等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這都離不開一代代富有遠大抱負、懷揣夢想的青年人的接續奮鬥。展望未來,新時代的廣大青年也必將敢於(yu) 有夢、勇於(yu) 追夢、勤於(yu) 圓夢,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而接續奮鬥。

  青年興(xing) 則國家興(xing) ,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人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廣大青年隻有在實現中國夢的偉(wei) 大實踐中隻爭(zheng) 朝夕,不負韶華,才能更好地作出無悔青春的答卷,才能更好地完成曆史賦予青年的莊嚴(yan) 使命。(新利平台 文/央宗)

(責編: 盛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