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西藏好生態一瞥 記西藏最新“蝴蝶科考”

發布時間:2020-05-28 22:15:00來源: 新利平台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實施重要生態係統保護和修複重大工程,促進生態文明建設。近年來西藏加大生態係統保護,致力保護高原生物多樣性。近期在調查和保護蝴蝶這種“高原精靈”方麵有了新的進展。讓我們(men) 一起去看看吧。

  一、填補西藏蝶類的係統研究空白


紅鋸蛺蝶。 達娃 攝

  西藏位於(yu) 青藏高原主體(ti) ,地理環境特殊,野生動植物資源非常豐(feng) 富,這裏不僅(jin) 是南亞(ya) 、東(dong) 南亞(ya) 地區的“江河源”和“生態源”,還是中國乃至東(dong) 半球氣候的“啟動器”和“調節區”。由於(yu) 西藏生態環境非常脆弱,因此,認識、研究與(yu) 保護西藏的生態多樣性是至關(guan) 重要的。

  昆蟲作為(wei) 動物界最大的一個(ge) 類群,與(yu) 人類的關(guan) 係複雜而密切。學習(xi) 和研究昆蟲學的目的在於(yu) 了解昆蟲生命活動的固有規律,並利用所得的知識造福人類。西藏的昆蟲資源十分豐(feng) 富,而且具有一定的區域性,但西藏特殊的地理環境及自然因素導致在昆蟲研究這一領域一直處於(yu) 薄弱狀態,特別是對西藏蝶類的係統研究幾乎處於(yu) 空白。

  為(wei) 此,西藏自治區高原生物研究所聯合內(nei) 蒙古師範大學開啟了西藏蝶類生物多樣性調查研究及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任務5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利用子課題其他傳(chuan) 粉昆蟲資源調查與(yu) 可持續利用評估工作,填補了西藏蝶類係統研究的空白。

  二、累積蛺蝶刷新西藏蝴蝶分布記錄


累積蛺蝶。圖由達娃拍攝

  5月4日,西藏蝶類生物多樣性調查研究及蝶類誌編研項目組成員在藏東(dong) 南察瓦龍采集到的各類昆蟲中,發現了一種不尋常的蝴蝶。經鑒定,該蝴蝶為(wei) 累積蛺蝶。據悉,通過進一步研究發現,國內(nei) 外文獻均沒有記錄累積蛺蝶在西藏的分布,可以確定為(wei) 西藏新分布種,這對於(yu) 西藏蝶類生物多樣性調查研究及蝶類誌編研具有重大的意義(yi) 。不僅(jin) 僅(jin) 為(wei) 物種的發現新分布,同時對西藏生物多樣性和蝶類對西藏氣候變化、生態係統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難得的觀測變化材料。 

  三、567種蝶類首次擁有藏漢雙語“身份”名錄


圖為(wei) 西藏分布的蝴蝶。達娃 攝

  西藏高原生物科研人員聯合區外科研院所蝶類權威專(zhuan) 家,長達數年對西藏蝶類進行采集、調查,並借閱國內(nei) 外大量原始標本和文獻,合力編寫(xie) 了《西藏蝴蝶名錄》,西藏分布5科208屬567種蝶類首次擁有藏漢雙語“身份”名錄。

  西藏自治區高原生物研究所昆蟲研究室副研究員達娃稱,《西藏蝴蝶名錄》首次以藏漢雙語形式,全麵、係統地整理出上述567種蝶類名錄,呈現西藏分布的每種蝶類形態特征、寄主植物和基本分布地等信息,“創造性地開創了藏文蝶類認名係統和對西藏分布的蝴蝶進行了藏文命名。”

  “西藏高原幅員遼闊,地形複雜,氣候多樣,為(wei) 蝴蝶進化提供了豐(feng) 富的生態位。”達娃介紹,西藏是中國國內(nei) 蝴蝶種類最多的地區之一,蝴蝶種類多、分布區域廣,“從(cong) 高寒地區到亞(ya) 熱帶地區都有蝴蝶分布,從(cong) 世界範圍來講,能在同一區域發現適應截然不同氣候的蝴蝶是少有的。”

  據悉,西藏蝴蝶多樣性研究是窺視生物在不同區域進化機製的一扇窗口,蝴蝶研究也是研究生物學擬態、光學、食物鏈、生態平衡、種群生物學等其它進化生物學現象的基礎。(新利平台 綜合/陳濛濛)

(責編: 王智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