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網評: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應

發布時間:2020-05-29 19:41:00來源: 新利平台

  2020年5月28日下午,共和國法治建設,迎來了曆史性的一刻。在人民大會(hui) 堂,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hui) 議以高票表決(jue) 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宣告中國邁入“民法典時代”。熱烈的掌聲,在萬(wan) 人大禮堂久久回蕩。

  人民至上,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良法善治。新中國成立以後,曾4次啟動民法典製定工作,但最終都因為(wei) 條件不成熟而擱置。我們(men) 注意到,在民法典編纂過程中,累計征求意見建議超百萬(wan) ,曆經幾十年的努力才編纂而成,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的先河。在編纂過程中堅持問題導向,積極回應社會(hui) 熱點訴求,滿足新時代人民法治需求,全方位保護人民民事權利。編纂民法典,是對我國現行的、製定於(yu) 不同時期的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法、擔保法、婚姻法、收養(yang) 法、繼承法、侵權責任法和人格權方麵的民事法律規範進行全麵係統的編訂纂修,形成一部具有中國特色、體(ti) 現時代特點、反映人民意願的民法典。

  以人為(wei) 本,切實維護和保障人民群眾(zhong) 的合法權益。生活中遇到難題,都能在民法典找到答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wei) 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內(nei) 容涵蓋社會(hui) 生活的方方麵麵,與(yu) 每一個(ge) 人的權利息息相關(guan)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歸根結底就是要切實維護和保障人民群眾(zhong) 的生命權、健康權、發展權,讓人民群眾(zhong) 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對民事權利的確認和保護,既是民法典的出發點,也是民法典的落腳點。

  精益求精,《民法典》為(wei) 民事法治完善預留接口。欣喜的同時,我們(men) 要清醒地認識到,《民法典》編纂工作的完成,絕不代表著民事法治的進展就大功告成了,這部法典不但為(wei) 自身未來的發展預留了足夠的空間,也為(wei) 與(yu) 民事法治有關(guan) 的法律、行政法規乃至司法解釋的發展預留了足夠的空間。比如說通過製定法律、修改完善法律等方式,使《民法典》不斷予以完善。

  據了解,民法典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現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yang) 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我們(men) 完全有理由相信,這部凝聚了中華民族集體(ti) 智慧、彰顯全麵依法治國的時代特色的民法典,被稱為(wei) “社會(hui) 生活百科全書(shu) ”的民法典,必將為(wei) 全麵依法治國鋪設更堅實的根基,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提供有力保證,讓我們(men) 共同期待民法典的正式施行。(新利平台 文/王智霖)

(責編: 王智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