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聚焦電力“天路”建設者(一):老吳的故事

發布時間:2020-06-08 23:20:00來源: 新利平台

  編者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湖北省和武漢市成為(wei) 疫情防控鬥爭(zheng) 的重中之重和決(jue) 勝之地。同時,武漢市也是國網湖北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辦公所在地,該公司黨(dang) 員幹部始終衝(chong) 鋒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戰鬥在複工複產(chan) 最前沿。公司參與(yu) 了火神山醫院建設、承擔湖北電網主網運維檢修工作等,為(wei) 抗疫保電提供了堅強保障。當西藏自治區阿裏聯網工程複工複產(chan) 號角吹響後,湖北送變電公司阿裏聯網工程包3項目參建人員克服重重困難,以缺氧不缺精神的剛毅堅韌,為(wei) 暢通電力“天路”,助力西藏自治區脫貧攻堅貢獻“湖北力量”,湧現出一個(ge) 個(ge) 動人的故事。


圖為(wei) 吳建國在工作中 攝影:郭暉

  “自己的事盡心盡責辦好才叫‘中’。”在位於(yu)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拉孜縣錫欽鄉(xiang) 阿裏聯網工程線路工程包3標段施工現場,每當聽到夾雜著河南口音的這句話,看到胸前別著一枚黨(dang) 徽的黑臉漢子,工人們(men) 就知道準是國網湖北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阿裏聯網工程包3項目副經理吳建國來了。

  主動請纓赴藏的實在人

  其實老吳是“85後”。入職15年來,他常年在外施工,風吹日曬,容貌顯老,於(yu) 是同事們(men) 送他外號“老吳”。

  老吳原本可以持續擔任湖北省內(nei) 電網工程項目經理。但是來到包3項目部,每天都要與(yu) 工友們(men) 一起爬山、跑現場,經曆高原大風和紫外線的洗禮,他的臉龐黑得發亮,一撮撮白發爬滿頭頂。

  今年春節前夕,老吳像往年一樣從(cong) 武漢回到老家河南過年。

  “疫情原因,在武漢的同事暫不能出省……”

  “您安排我去吧……”

  2月29日,當領導給老吳打電話說起西藏自治區阿裏工程的重要性以及複工複產(chan) 的急迫性時,他毫不猶豫地向領導請纓赴藏。

  初次赴藏,經曆了頭暈、呼吸不暢、難以入眠等高原反應後,他來到了位於(yu) 日喀則市拉孜縣的項目部。

  而到達西藏的第3天,老吳才知道近幾日孩子在發高燒。特殊時期發燒,家人無比緊張,擔心是不是感染了新冠肺炎,體(ti) 檢後確認是扁桃體(ti) 化膿導致的發燒,老吳心裏的一塊石頭才落了地。 “高原電網建設是大事,我和家人都支持你。”愛人的安慰給了老吳莫大的寬慰。

  跑遍海拔4000米以上作業(ye) 點的勤快人


圖為(wei) 在工作中精益求精的吳建國 攝影:郭暉

  當前施工作業(ye) 步入攻堅期,基礎施工、放線、交叉作業(ye) ,現場點多麵廣。工程標段內(nei) 每個(ge) 施工點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老吳負責124基塔位。作業(ye) 點雖然多,他要求自己每個(ge) 點位必須跑到,每天必須對當天重點作業(ye) 環節給予督導提醒,每個(ge) 人的思想狀況必須都了然於(yu) 胸。

  “一個(ge) 施工班組怎麽(me) 樣,現場管控是否到位,隻有自己親(qin) 臨(lin) 工地去觀察才能心中有數。”老吳說。

  這些寶貴經驗是他多年沉澱到班組建設中慢慢積累而來。2018年,國網公司十二項配套措施推行,他向公司主動請纓回到基層班組,立誌帶出一支作風優(you) 良、敢打硬仗的標杆班組。2019年,老吳帶領的班組在220千伏麻城白果工程圓滿地完成了省公司立塔標準化作業(ye) 觀摩會(hui) ,展示了十二項配套措施所取得的成果。他的班組鍛煉成為(wei) 一個(ge) 合格的標準化作業(ye) 層班組並得到上級認可。

  洞察現場、熟悉施工的有心人


圖為(wei) 吳建國在工作中 攝影:郭暉

  張力場機械轟鳴,塔材成品如何得到有效保護?導地線臨(lin) 錨夾頭處如何防止碰壞?常常“泡”現場,老吳的腦子裏裝滿一個(ge) 個(ge) 細節和問號。結合過往經驗,加之請教老師傅,他一一找到了解決(jue) 方案。

  洞察現場、熟悉施工的背後是多年管理經驗沉澱和勤奮學習(xi) 鑽研。在老吳床頭,電網建設、施工類書(shu) 籍都被他翻卷了邊。

  “他以身作則,作風紮實,為(wei) 人樸實,一出現在現場,我們(men) 心裏就感到踏實。”施工一隊現場負責人左權說。張力場導線換盤壓接,老吳見工人們(men) 作業(ye) 不夠規範,二話沒說擼起袖子開始下軸承。“導線換盤過程中吊車起吊時一定穩住線盤,壓接配合人員兩(liang) 頭一定要壓頂平行一條線……”老吳邊解說邊示範,工人們(men) 很快掌握了訣竅。

  “領著幹、帶著做,既教方法又不擺架子,我們(men) 服氣!”談起老吳,與(yu) 他共事6年的同事代學成讚不絕口。老吳的隊友們(men) 大多做事沉穩,像老黃牛一般腳踏實地,在電力“天路”默默耕耘。


圖為(wei) 吳建國在工作中 攝影:郭暉

  “出去爬山挺累吧,明天換一下班。”高原施工缺氧、紫外線強、風沙大,深知大家辛苦的老吳,一邊噓寒問暖一邊依據工作強度動態調整人力,保證工作的合理科學。

  一座座銀白色的電力鐵塔鱗比櫛次,矗立在世界屋脊,見證著鄂電開拓者的奮鬥和汗水,老吳正和他的隊友們(men) 凝心聚力為(wei) 雪域高原早日輸送強大電力貢獻“湖北質量”。(新利平台 通訊員/郭暉)

  

(責編: 韓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