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為脫貧插上騰飛的翅膀
新利平台訊 目前,脫貧攻堅戰進入倒計時,全國上下正在發起最後衝(chong) 刺,中華大地一派繁忙景象。
踏著新生的綠意來到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雅江兩(liang) 岸綠意盎然,處處生機勃勃。
圖為(wei) 產(chan) 業(ye) 園玫瑰基地 攝影:王媛媛
走進紮囊縣現代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園,穿行在整齊排列的玫瑰花大棚裏,三月複工以來種植的7萬(wan) 株玫瑰花已經全部絢爛綻放,迎來新一輪可喜的豐(feng) 收季。
紮囊縣現代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園是紮囊縣政府招商引資項目,是紮囊縣人民政府、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和廈門市江平生物基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三方聯動為(wei) 脫貧插上的“科技翅膀”。
該產(chan) 業(ye) 園於(yu) 2017年落地,總投資7000萬(wan) 元,產(chan) 業(ye) 園內(nei) 有草莓大棚種植園、玫瑰園、牧草良種繁育基地、有機肥廠、優(you) 質奶牛養(yang) 殖基地。
圖為(wei) 玫瑰花絢爛綻放 攝影:趙耀
三方共建的紮囊縣現代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園旨在對紮囊縣的現代農(nong) 牧業(ye) 、循環農(nong) 業(ye) 、生態農(nong) 業(ye) 建設提供技術服務,助推紮囊縣與(yu) 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hui) 。
產(chan) 業(ye) 園負責人謝樂(le) 奎介紹說,產(chan) 業(ye) 園的草莓是從(cong) 國外引進的品種,采用自主研發的草莓專(zhuan) 用基質栽培和先進的水肥滴灌一體(ti) 化係統,不添加任何化肥,綠色無汙染。
“月底,新鮮欲滴的草莓就可以和消費者見麵,可現摘現吃。”
圖為(wei) 即將結果的草莓 攝影:趙耀
智能化玫瑰精準栽培係統通過自行設計的整套智能係統,可實現作物周年生產(chan) 且精準高效。
其中,2000畝(mu) 的牧草良種繁育基地自投產(chan) 以來產(chan) 量達近2500噸,共產(chan) 出近850萬(wan) 元收入,在讓當地沙化土地改綠洲的同時,為(wei) 當地牛羊養(yang) 殖提供飼草,解決(jue) 當地牛羊冬季缺少草料的問題,為(wei) 當地畜牧業(ye) 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前進方向。
圖為(wei) 產(chan) 業(ye) 園種植的巨菌草 攝影:趙耀
科技,正在為(wei) 山南市紮囊縣脫貧攻堅賦能,正在為(wei) 雅礱兒(er) 女“拔窮根。”
鬆卡村的一棟棟二層小樓錯落有致,村民紮西正在裝修自家的客廳。如今的紮西,已不再是幾年前那個(ge) 有很多無助、讓人心疼的她。
37歲的紮西上有年邁的父親(qin) ,下有正在上小學的兒(er) 子,一家三口全靠她來維持生活,作為(wei) 家裏唯一的勞動力,紮西既要掙錢又不能走太遠。
2017年,紮囊縣現代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園的建成投產(chan) 恰巧為(wei) 她解決(jue) 了這一困難。
圖為(wei) 紮西家正在裝修 攝影:趙耀
“農(nong) 閑時間我在產(chan) 業(ye) 園內(nei) 的草莓基地務工,每天有150元的收入,這讓我的經濟收入大幅提高。”紮西對這份離家近、不耽誤照顧家庭的工作很滿意。
“草莓種植、管理、采摘、包裝,每一個(ge) 環節都有較大的務工需求,用工量大的時候每天需要30人,一般情況也需要10餘(yu) 人。”產(chan) 業(ye) 園負責人謝樂(le) 奎介紹說,產(chan) 業(ye) 園已累計給當地村民發放工資460多萬(wan) 元。
紮囊縣現代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園成立以來,一直努力帶動周邊貧困戶脫貧致富,解決(jue) 當地村民務工,並解決(jue) 26個(ge) 當地大學生的就業(ye) 問題,每年向林芝農(nong) 牧學院、山南職校等提供30個(ge) 大學生實習(xi) 名額。此外,產(chan) 業(ye) 園每年向村委會(hui) 集體(ti) 繳納土地租金近56萬(wan) 元。
2019年,從(cong) 林芝農(nong) 牧學院畜牧獸(shou) 醫專(zhuan) 業(ye) 畢業(ye) 的旦增達瓦來到紮囊縣現代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園奶牛養(yang) 殖基地。
圖為(wei) 旦增達瓦在奶牛養(yang) 殖基地工作 攝影:趙耀
“在大學學習(xi) 了係統的理論知識,來到這裏希望通過實踐塑造自己。”旦增達瓦說,科學的畜牧養(yang) 殖業(ye) 有很大的發展前景,自己要在這裏學習(xi) 更多的專(zhuan) 業(ye) 知識。
春風化雨,點點滴滴都在促進人的思想和精神的轉變,紮囊縣現代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園把新的技術、新的管理發展理念毫無保留地傳(chuan) 授,培育了一批當地的技術管理人員。
圖為(wei) 就近就業(ye) 的大學生西洛在玫瑰基地打理玫瑰花 攝影:趙耀
去年,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教授工作站落戶紮囊現代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園,這是全國高校在西藏建設的唯一一個(ge) 教授工作站。教授工作站正式運營後將為(wei) 紮囊田間地頭、生產(chan) 一線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扶貧,為(wei) 紮囊脫貧攻堅打造“造血”體(ti) 係。
產(chan) 業(ye) 園奶牛養(yang) 殖基地內(nei) 上百頭奶牛悠閑自得。產(chan) 業(ye) 園負責人謝樂(le) 奎說,上個(ge) 月園區引進100頭赫斯坦黑白花奶牛,奶牛養(yang) 殖預計將帶動當地村民增收30萬(wan) 元左右。“可以說產(chan) 業(ye) 園已開始真正意義(yi) 上帶動當地村民實現不離鄉(xiang) 不離土就近就便就業(ye) 增收”。
科技扶貧在雅礱河畔悄然萌動,紮囊群眾(zhong) 如沐春風,對未來生活信心十足。 (新利平台 記者/王淑 賈華加 趙耀 王媛媛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脫貧攻堅看高原 農業援藏走出綠色致富路
2019年,西藏自治區已基本消除絕對貧困,全域實現整體脫貧。打贏脫貧攻堅戰,離不開中央政府和對口支援省市的支持,離不開西藏廣大幹部群眾的奮力拚搏和不懈努力。[詳細] -
把脫貧作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點
全國“兩會”召開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得知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鄉親們生活有了明顯改善時表示,我感到很高興。[詳細] -
脫貧攻堅2020,衝啊!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2015年明確提出了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經過多年的精準扶貧,特別是四年多的脫貧攻堅戰,目前的情況如何呢?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