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嗎,西藏這家合作社要賣黑青稞茶
新利平台訊 石頭打磨的碾子,一次次地轉動,帶出陣陣濃鬱糌粑香。不遠處的農(nong) 田裏,微風輕撫青稞苗,帶給當地群眾(zhong) 無限希望。
可別小看這一顆顆青稞苗、一陣陣糌粑香,在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隆子縣洛旦農(nong) 畜產(chan) 品加工合作社成立的3年裏,當地群眾(zhong) 種出的黑青稞、豌豆等農(nong) 特產(chan) 品依靠這家合作社,實現了家門口增收。
圖為(wei) 山南市隆子縣洛旦農(nong) 畜產(chan) 品加工合作社加工生產(chan) 車間 攝影:王媛媛
圖為(wei) 山南市隆子縣洛旦農(nong) 畜產(chan) 品加工合作社加工生產(chan) 的黑青稞糌粑 攝影:趙耀
圖為(wei) 山南市隆子縣洛旦農(nong) 畜產(chan) 品加工合作社加工生產(chan) 的辣椒粉 攝影:王媛媛
眼下,合作社還要在現有50多個(ge) 產(chan) 品的基礎上,推出黑青稞茶。合作社負責人洛桑旦增說,生產(chan) 黑青稞茶的機器設備已經訂購,包裝也做好了,最遲下個(ge) 月就要上市。
對於(yu) 即將上市的新產(chan) 品,洛桑旦增很有信心。“黑青稞茶我們(men) 已經在相關(guan) 政府、科研機構的協助下研究了5年,具有一定的獨特性。相信一經麵市,銷售前景會(hui) 很好,帶動當地群眾(zhong) 增收效益會(hui) 更加明顯。”
隆子黑青稞是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隆子縣特有的青稞品種,也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chan) 品。一直以來,當地通過深加工黑青稞,提高其附加值,讓黑青稞從(cong) 過去的自食自用變成了可增收的商品。
2017年5月1日,洛桑旦增牽頭成立山南市隆子縣洛旦農(nong) 畜產(chan) 品加工合作社,想從(cong) 當地特色物產(chan) 中尋找一條致富鄉(xiang) 鄰的道路。
經過籌備,5個(ge) 月後,合作社飄出陣陣香氣,加工生產(chan) 出的黑青稞糌粑、豌豆糌粑等產(chan) 品受到消費者好評。
為(wei) 了提升合作社銷售額,洛桑旦增通過各種渠道開發新產(chan) 品、尋找產(chan) 品銷路。“去外麵參加培訓、展銷時,就會(hui) 關(guan) 注農(nong) 特產(chan) 品,自己想想我們(men) 可以做哪些產(chan) 品。”在他的積極協調下,合作社在隆子縣城設立了直營店,解決(jue) 了產(chan) 品銷售問題。
去年,洛桑旦增從(cong) 林芝市買(mai) 來花椒苗,在海拔4000多米的隆子縣熱榮鄉(xiang) 試種花椒。“大家都不支持,說海拔太高,花椒苗根本活不了。細心照看下,花椒苗成活率有50%,當年就產(chan) 了20多斤幹花椒,我心裏特別高興(xing) 。”
新產(chan) 品不斷生產(chan) 加工麵市,合作社的效益也逐年增加。合作社將大部分利潤用於(yu) 擴大規模,一部分利潤用於(yu) 回饋群眾(zhong) 。2017年開始,合作社對當地群眾(zhong) 開展慰問的資金已近30萬(wan) 元。“這還不算我們(men) 收購黑青稞、奶渣、豌豆等當地農(nong) 特產(chan) 品支付的費用和臨(lin) 時工工資。”
洛桑旦增說,合作社成立的初衷是帶動當地群眾(zhong) 致富,所以收購這些農(nong) 特產(chan) 品的價(jia) 格都是按照市場最高價(jia) 執行的。“例如黑青稞,隻要品質過關(guan) ,我們(men) 是按照2.5元1斤收購的。隆子縣市場上,黑青稞2.2元至2.3元1斤,選擇餘(yu) 地很大。”去年,單黑青稞的收購,合作社就支付了近35萬(wan) 元。
圖為(wei) 山南市隆子縣洛旦農(nong) 畜產(chan) 品加工合作社加工生產(chan) 藍青稞糌粑使用的藍青稞 攝影:王媛媛
圖為(wei) 山南市隆子縣洛旦農(nong) 畜產(chan) 品加工合作社加工生產(chan) 車間正碾磨碗豆糌粑 攝影:王媛媛
圖為(wei) 隆子縣熱榮鄉(xiang) 才麥村村民索朗美朵正在山南市隆子縣洛旦農(nong) 畜產(chan) 品加工合作社加工生產(chan) 車間裝袋 攝影:趙耀
走進糌粑加工車間,隆子縣熱榮鄉(xiang) 才麥村村民索朗美朵正忙著將糌粑裝袋。45歲的索朗美朵和正在內(nei) 地讀高一的女兒(er) 相依為(wei) 命。2018年1月開始,她一有空便來合作社務工。
去年她在合作社幹了220多天,按照1天100元的工資核算,拿到了2.2萬(wan) 餘(yu) 元的工資。“這些錢足夠家裏日用和女兒(er) 在內(nei) 地的生活開支。今年趁著農(nong) 閑還要繼續幹,這樣家裏的生活才能更好。”
作為(wei) 合作社的負責人,洛桑旦增也有新的目標:“把黑青稞茶這個(ge) 產(chan) 品做好,推向市場。”
他希望這些深藏在高海拔地區的產(chan) 品,通過合作社走出去,讓更多人品嚐這些自然饋贈的同時,回饋這片土地上勤勞的人們(men) ,讓他們(men) 通過就近就便務工、銷售農(nong) 特產(chan) 品實現增收。(新利平台 記者/王媛媛 趙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青稞等11種物種材料太空搭載返回將進入實驗階段
5月5日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5月8日順利返回東風著陸場。[詳細] -
駐村工作隊“三顧茅廬”,在海拔3330米建了個小麥(青稞)曬場
“我們以後不用再到處找地方曬小麥了,終於有屬於‘自己’曬場了。”棍追巴村村民平措旺堆說道。 [詳細] -
一粒青稞“上”兩會
“我的建議就是希望有關部門能在春耕春播時節給農民群眾多分配一些青稞良種等所需的農業生產資料。”西藏自治區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正在拉薩市召開,在農業界小組討論上,政協委員、林芝市工布江達縣江達鄉貢仲村村民巴桑多吉帶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