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網評:多措並舉保護黃河,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0-06-16 11:00:00來源: 新利平台

  “派出昆侖(lun) 五色流,一支黃濁貫中州。”漫長的曆史歲月裏,黃河之水奔騰不息,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生存發展的寶貴資源。

  6月8日至6月10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寧夏考察時來到黃河吳忠濱河大道古城灣砌護段,沿岸邊步道,察看黃河生態治理保護狀況,聽取黃河寧夏段生態保護治理和水利工程建設情況匯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從(cong) 2019年8月到2020年6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4次考察黃河,傾(qing) 力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保護黃河是為(wei) 人民生命財產(chan) 安全提供重要保障。黃河流經黃土高原,這裏地形破碎,坡陡溝深,暴雨集中,曾經是水土流失嚴(yan) 重地區,易造成黃河下遊河道淤積,帶來潛在災害。多年來,通過植樹造林,采取工程、生物和耕作等綜合措施,黃河水沙治理取得顯著成效,生態環境持續明顯向好。

  “黃河寧,天下平。”黃河治理需緊緊抓住水沙關(guan) 係調節這個(ge) “牛鼻子”,完善水沙調控機製,解決(jue) 九龍治水、分頭管理問題,實施河道和灘區綜合提升治理工程,減緩黃河下遊淤積,確保黃河沿岸安全。

  保護黃河為(wei) 促進經濟發展帶來強勁動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自古以來,黃河水滋養(yang) 著美麗(li) 富饒的華夏土地,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地帶。黃河流域的高質量發展,必須以良好的生態環境為(wei) 前提。如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已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迎來了更多發展機遇。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沿黃河各地區要從(cong) 實際出發,宜水則水、宜山則山,宜糧則糧、宜農(nong) 則農(nong) ,宜工則工、宜商則商,積極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三江源、祁連山等生態功能重要的地區,要保護生態,涵養(yang) 水源,創造更多生態產(chan) 品。河套灌區、汾渭平原等糧食主產(chan) 區要發展現代農(nong) 業(ye) ,把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提上去,為(wei)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貢獻。

  保護黃河也要維護中華文明持續發展。九曲黃河,奔騰向前,上下五千裏,黃河孕育出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關(guan) 中文化、齊魯文化等,其百折不撓的磅礴氣勢塑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華民族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黃河文化內(nei) 涵豐(feng) 富,需要認真地挖掘與(yu) 探尋黃河文化的時代價(jia) 值。推進黃河流域生態文化保護和經濟社會(hui) 的高質量發展,要推進黃河文化遺產(chan) 的係統保護,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jia) 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曆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新利平台 文/歐帆)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