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網電讓戍邊的日子更溫暖
新利平台訊 群山環抱之中,雲(yun) 霧繚繞之下的玉麥鄉(xiang) ,位於(yu) 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隆子縣,用玉麥邊防哨點副指導員達瓦次仁的一句話形容就是“小雨不停、大雨不斷” 。終日陰雨連綿的玉麥在六月份氣溫隻有15℃左右,在這裏,雲(yun) 是濕的、山是濕的,邊防官兵們(men) 的被子也是濕的。
圖為(wei) 雲(yun) 霧繚繞之下的玉麥鄉(xiang) 攝影:趙耀
2018年2月,國網山南供電公司的工作人員翻越海拔4760米的日拉山,架設108根電杆,將10千伏的輸電線路接入玉麥鄉(xiang) 。鄉(xiang) 裏的電壓穩定了,大功率電器能正常使用了,通信基站也能穩定運行了。
圖為(wei) 邊防官兵正在電取暖器旁下棋 攝影:趙耀
玉麥鄉(xiang) 潮濕的氣候環境,取暖、除濕是最大的問題。“以前隻能通過燒火爐子進行取暖除濕,或者間歇性地使用大功率取暖器。隻要沒有取暖設施,被子就是濕的,洗衣服基本上是在冰冷刺骨的雪山融水中用手洗,衣服洗了五六天還是濕的,用電確實比較困難。”談到以前的生活,達瓦次仁開玩笑地說:“冷的時候通常會(hui) 開個(ge) 玩笑,跑兩(liang) 圈熱熱身。”
圖為(wei) 邊防官兵正在移動唱吧內(nei) 唱歌 攝影:趙耀
自從(cong) 2018年通了大網電以後,玉麥邊防哨點實現了每個(ge) 班用大功率取暖器保持幹燥的生活環境,取暖方便很多;用洗衣機洗衣服,再也不用感受那冰冷刺骨的溫度了。如今在哨點的娛樂(le) 室內(nei) ,3D影院、流動唱吧、投影儀(yi) 、虛擬影院等娛樂(le) 設施一應俱全。“以前隻能在室外打打籃球,與(yu) 群眾(zhong) 搞一些活動。現在大家還可以一起看電影、K歌、下棋,室內(nei) 外娛樂(le) 活動豐(feng) 富了很多。廚房裏添置了許多做飯的電器,生活也更加便捷了。”達瓦次仁說。
圖為(wei) 土旦平措(左)正在與(yu) 卓嘎(中)、央宗(右)了解用電需求 攝影:趙耀
在玉麥鄉(xiang) 的高山牧場裏,卓嘎、央宗兩(liang) 姐妹正在屋裏忙活著,外麵雨聲淅瀝。“沒電以前,人是黑的,現在人是白的。”卓嘎開玩笑地說。以前牧場裏麵隻有一個(ge) 兩(liang) 相變壓器,隻能滿足一個(ge) 照明的要求。如今兩(liang) 相變壓器升級成了三相變壓器,很多大功率的機器可以使用了,放牧的條件也不像以前那麽(me) 艱苦了。“現在打算買(mai) 個(ge) 磨糌粑和鍘草的機器,希望能幫忙把三相電接到機器上。”卓嘎向國網山南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土旦平措說。
圖為(wei) 央宗家裏裝上了節能電燈 攝影:趙耀
電穩了,信號也穩了。如今的玉麥鄉(xiang) ,官兵群眾(zhong) 可以利用視頻電話與(yu) 親(qin) 人溝通、了解外界,讓戍邊的日子不再那麽(me) 枯燥。采訪時,卓嘎說現在的電就像太陽一樣溫暖。確實如此,在玉麥這個(ge) 環境如此惡劣的地方,大網電的接入徹底改善了玉麥鄉(xiang) 的生活方式,不僅(jin) 暖了當地官兵群眾(zhong) 的身,更暖了他們(men) 的心。(新利平台 記者/趙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慶“七一”,她們用歌聲表達對黨的熱愛
在中國共產黨的99歲生日來臨之際,6月30日,西藏婦女發展協會、女企業家協會聯合黨支部開展了迎“七一”主題黨日活動,她們用莊嚴的儀式、真摯的情感、美妙的歌聲表達著對黨的美好祝願和敬仰之情。 [詳細] -
手繪|陽光灑在高原餐桌上
當我們走進西藏的一戶普通高原人家,常見到頗具地域特色的代表美食,除犛牛肉、酥油茶和糌粑外,蘿卜、土豆仍然是餐桌上的招牌食材。[詳細]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在西藏發行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第二卷我都已經拜讀過,書中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精準扶貧’的論述,我感到非常有體會。”西藏人民出版社工作人員巴桑旺慶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