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邊員:因為責任,所以堅守
一麵麵顏色鮮豔的五星紅旗,一輛輛風格迥異的摩托車,這是護邊聯防隊巡查來了。17年來,這支隊伍與(yu) 當地邊境派出所的民警一道,守護著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薩嘎縣昌果鄉(xiang) 105公裏的邊防線。
圖為(wei) 護邊聯防隊整裝待發 攝影:張敏
隊員們(men) 年齡最大相差31歲,有著一樣黝黑的臉龐,一樣挺直的腰杆,一樣的忠誠與(yu) 執守。護邊聯防隊2003年成立,53歲的塔傑是第一批隊員之一。他介紹說,起初他們(men) 是騎著自己的馬巡邏,經常天不亮就出發,夜深了才能回來。山口多,沒有路,他們(men) 就用馬蹄一遍遍踏出道路,走遍了這裏每一處高山和草原,十幾年如一日。塔傑說,隻有守好邊境,大家的生活才能穩定。為(wei) 了這個(ge) 目標,隻要自己身體(ti) 允許,他就會(hui) 一直幹下去,因為(wei) 他覺得這份工作很光榮。
圖為(wei) 護邊員塔傑準備出勤 攝影:張敏
22歲的白瑪次珠是年紀最小的隊員,2019年剛加入護邊聯防隊。因家庭困難,他中學畢業(ye) 後開始打工放牧,照顧父母。這幾年,在國家各種政策補貼下,家裏搬進了新房子,生活也變好了,他沒有了後顧之憂。在聽說護邊聯防隊招人後,他毅然報名。他說,做護邊員,沒有工資都沒關(guan) 係,因為(wei) 自己作為(wei) 邊民,有守土固邊的責任,邊境穩定了,國家才能穩定,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生活才有保障。在隊裏,白瑪次珠的摩托車是最新的,這是他辛苦打工攢錢買(mai) 的,他說剛開始就是想著要加入護邊聯防隊才買(mai) 的摩托車,如今終於(yu) 夢想成真。
圖為(wei) 護邊員白瑪次珠準備出勤 攝影:張敏
43歲的旺久是昌果鄉(xiang) 昌果一村的居民,他見證著這幾年村裏的變化:路通了,電穩了,新房子建成了,村民們(men) 喝上了安全的自來水。他說,因為(wei) 感受到國家政策給當地帶來的變化,所以覺得自己應該盡己所能地回報國家。這就是他加入護邊聯防隊的初衷,簡單而淳樸。
旺久說,護邊的工作很辛苦,一天要巡邏8至10個(ge) 小時,行進60至100公裏,天氣不好的時候摩托車會(hui) 遭遇爆胎等各種狀況,而月工資隻有300元,連油錢都不夠,他自己出去打工一天就能掙200元。但他喜歡這份工作,覺得很有意義(yi) 。除了護邊,他還會(hui) 主動向群眾(zhong) 進行宣講,但他不善言辭,翻來覆去隻會(hui) 說一句話:“跟著共產(chan) 黨(dang) 走,不會(hui) 吃虧(kui) 。”(新利平台 記者/張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日喀則護邊員石角:為國守邊永遠跟黨走 16年如一日堅守邊境線
前不久,家住西藏日喀則市薩嘎縣昌果鄉的石角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禮物——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頒發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詳細] -
以愛之名,守護邊疆守護你
在西藏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山南邊境管理支隊,有這樣一對夫妻,兩人雖然兩地分居,但是在悉心守護著這份情感同時,也同樣默默共同守護著腳下的遼闊疆土與身後的漫長邊境線。 [詳細] -
為國守護邊疆52年 “網紅”守邊人老魏叔又火了一把
前一段時間,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九師161團兵二連的老黨員魏德友和老伴劉景好為國守護邊疆52年的故事,讓“守邊老魏叔”成為了最熱“網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