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馬可可”與馮珂珂

發布時間:2020-08-08 11:31:00來源: 新利平台

  “馬可可”“馮(feng) 可可”“馮(feng) 河河”……看著封麵上自己五花八門的名字,馮(feng) 珂珂忍不住笑了出來。

  去年8月,馮(feng) 珂珂作為(wei) 大連海事大學研究生支教團西藏隊的一員,來到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桑日縣中學支教。第一堂課上,她帶著興(xing) 奮和緊張做了自我介紹:“我叫馮(feng) 珂珂,我喜歡踢足球……”


圖為(wei) 馮(feng) 珂珂在最後一堂課上給學生送了自己疊的花

  第二天,馮(feng) 珂珂收到了前一天布置的作業(ye) 。“我看著他們(men) 作業(ye) 本封麵上寫(xie) 的我的名字,當時笑得停不下來!”但是到了晚上,馮(feng) 珂珂冷靜了下來,忽然意識到,寫(xie) 錯“珂”與(yu) “可”這件小事背後,可能意味著在教學上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她開始真正明白自己此行的意義(yi) 所在。

  自8月正式開學始,西藏隊五名支教教師正式走上教學崗位,教3個(ge) 年級的學生共4門科目。馮(feng) 珂珂擔任九年級一班、四班的英語教學工作。全隊人均周課時22節次,除正式課程外,還包括早晚自習(xi) 、聽課備課、教研會(hui) 議、批改作業(ye) 、課後輔導等工作。想要教好學生的強烈心願對這位年輕老師的耐心發起了挑戰。有一次,在反複講解之後,學生還是沒明白,馮(feng) 珂珂感到疲憊又委屈,在課堂上抑製不住哭了出來。第二天,學生們(men) 緊張兮兮地送來了一張張小紙條道歉。馮(feng) 珂珂也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太心急了,耐心不夠。往後的日子裏,她開始更加認真地備課,為(wei) 了更好地適應教學節奏,馮(feng) 珂珂和她的隊友們(men) 經常跑到學校經驗豐(feng) 富的老師課堂上旁聽、請教經驗,根據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計劃,更好地與(yu) 學生溝通,盡自己所能去教好學生。


圖為(wei) 馮(feng) 珂珂與(yu) 學生們(men) 踢球合影

  馮(feng) 珂珂和同行的隊員們(men) 開始利用午休、課後、假期等時間,為(wei) 學生免費補習(xi) ,查漏補缺,平均每人每周超過10小時;針對性地開設“作業(ye) 答疑”“興(xing) 趣課堂”“安全教育”“素質拓展”等特色模塊,組織學生開展朗讀、書(shu) 法、足球、籃球等趣味活動;結合大連海事大學特色,講授交通科技、船舶知識、海洋文化等內(nei) 容,幫助學生發掘興(xing) 趣愛好、提升科學素養(yang) 、拓展文化視野,豐(feng) 富學生們(men) 的假期生活……在忙碌中,一年很快過去了。


圖為(wei) 學生們(men) 在牆上的“表白”

  在課堂之外,馮(feng) 珂珂和隊員們(men) 與(yu) 學生相處得也越來越融洽。趕上停電,早自習(xi) 馮(feng) 珂珂就帶著孩子們(men) 排排坐在樓下晨讀,晚自習(xi) 就點燃蠟燭繼續上課;學習(xi) 之餘(yu) ,愛運動的馮(feng) 珂珂會(hui) 與(yu) 學生們(men) 來一場雪域高原足球賽;時不時地,學生也會(hui) 來找馮(feng) 珂珂幫忙網購……


圖為(wei) 畢業(ye) 時,學生們(men) 給老師們(men) 獻上哈達

  轉眼又是一年七月,馮(feng) 珂珂的學生們(men) 迎來畢業(ye) ,也到了和“珂珂老師”說再見的時候。曾經朝夕相處、如今背負行囊即將走往遠方的孩子們(men) 爭(zheng) 先恐後地為(wei) 她獻上哈達。萬(wan) 般不舍瞬間湧上心頭,在她淚奔的時候,學生們(men) 也紅著眼、拍拍她的肩膀安慰說:“老師不哭,你笑起來好看。”仿佛她才是一個(ge) 小孩。

  “天下無不散之宴席,離別為(wei) 更好的相聚。一年雖短,情堅且長。前路漫漫,彼此祝福各自珍重,惟願未來一切都好。未來可期,前程似錦!”告別前,馮(feng) 珂珂在朋友圈寫(xie) 下了對學生們(men) 的祝福。如今,她的學弟學妹們(men) 也組成大連海事大學第22屆研究生西藏服務隊,來到了桑日縣中學,繼續延續“珂珂老師”們(men) 的故事。(新利平台 記者/歐帆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