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村莊很特別 戶戶都有“守邊人”
新利平台訊 位於(yu) 喜馬拉雅山間、希夏邦馬峰下的夏村,是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吉隆縣29個(ge) 邊境一線村之一。常年平均氣溫零度以下,晝夜溫差大,農(nong) 業(ye) 為(wei) 主,牧業(ye) 為(wei) 輔,蟲草資源豐(feng) 富,草場資源豐(feng) 富,是吉隆邊境管理大隊宗嘎邊境派出所下轄的邊境一線村莊之一。
圖為(wei) 夏村全貌圖
一個(ge) 人是一個(ge) 點 一群人就是一條線
在這裏一個(ge) 村莊就是一個(ge) 堡壘,戶戶有著聯防隊員,人人都是邊防哨兵,聯防隊員們(men) 利用放牧時機設立“觀察哨”開展一線巡邏工作、加強情報線索搜集,逐步形成了放牧是巡邏、生產(chan) 是執勤的密織防控網。這些由淳樸村民組成的聯防隊員,最小的隻有19歲,最大的已經56歲,承擔著維護邊境穩定、守護祖國國土的重要任務。
圖為(wei) 夏村聯防隊員在巡邏
對於(yu) 守邊這個(ge) 平凡而偉(wei) 大的事業(ye) ,夏村的聯防隊員們(men) 有著一套獨創的守邊“秘訣”,即第一組將國旗插於(yu) 巡邏終點,再由第二組取回交於(yu) 第三組,以此反複推進,他們(men) 將這種方法稱之為(wei) “國旗接力法”。夏村的聯防隊員們(men) 日複一日用這種最樸素的守邊方法表達著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和敬仰,有的一堅持就是十多年。
傳(chuan) 承守邊家訓 愛國戍邊跟黨(dang) 走
走進夏村我們(men) 看到的是樸素的民風和兒(er) 童嬉戲的和諧畫麵,這時一位老人正步履蹣跚地向我們(men) 走來,這位正是夏村老聯防紮西。1963年出生的他,2008年擔任吉隆邊境管理大隊宗嘎邊境派出所聯防隊員,當時的他既是夏村第一位聯防隊員也是唯一一位聯防隊員,從(cong) 一個(ge) 人到現在戶戶聯防的龐大隊伍,紮西深感欣慰。對紮西來說,多年來盡心盡力幹的不僅(jin) 僅(jin) 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份愛國情懷。常年的執勤任務時常需要在寒冷的冬天幾天幾夜地蹲守,導致腿腳凍傷(shang) ,如今的他不得不辭去護邊聯防的工作。辭職前,紮西把護邊使命交托給了兒(er) 子尼瑪頓珠。尼瑪頓珠接替工作前,親(qin) 自帶領兒(er) 子到一線山口熟悉地形、熟悉易繞路段等,在給兒(er) 子傳(chuan) 授護邊經驗的同時,還給兒(er) 子定下了幾點要求,例如在邊境上放牧、執勤時要做到“耳聰目明”,例如要少喝酒,時刻以守邊護邊為(wei) 重。
圖為(wei) 紮西退休前帶著兒(er) 子尼瑪頓珠重走邊防線
圖為(wei) 貴桑(右)和兒(er) 子索朗多布傑合照
“我們(men) 都熱愛著這份工作。”貴桑說。貴桑是夏村聯防隊長,擔任聯防隊員已經11年了,同時他還擔任著夏村支部書(shu) 記,他的一生因為(wei) 守邊護邊獲得過大大小小很多獎杯獎牌。在兒(er) 子索朗多布傑8歲時,貴桑就帶著他到山口巡邏,講解地形、路線,普及偷渡者常去的隱藏便道,雖然索朗多布傑沒有讀過書(shu) ,但常年都在山口放牧,加之父親(qin) 的言傳(chuan) 身教,長大後的他也當上了一名聯防隊員。
警民魚水情深 共築鋼鐵屏障
在長期的守護中,吉隆邊境管理大隊的民警們(men) 與(yu) 夏村百姓魚水情深,互幫互助,友誼深厚,留下無數守邊護邊的佳話。
圖為(wei) 夏村聯防隊員在巡邏
“我們(men) 邊民和移民管理警察們(men) 就是一家人,我們(men) 遇到困難時,都喜歡找他們(men) ,他們(men) 總是第一時間趕到。”在接受采訪時,護邊員紮西說起村民和移民管理警察的友誼時特別興(xing) 奮。他還感慨說:“移民管理警察們(men) 的好太多了,說也說不完。”警心換民心,移民管理警察與(yu) 群眾(zhong) 相依相靠,結下了深厚的警民魚水情。民警們(men) 為(wei) 群眾(zhong) 辦好事,解難事。群眾(zhong) 們(men) 都深受感動,以實際行動對邊境管理事業(ye) 給予鼎力支持。“以前他們(men) 是軍(jun) 人,現在他們(men) 是警察,他們(men) 還是一如既往帶領著我們(men) 守邊護邊,跟著他們(men) 走,我們(men) 依然安心、放心、有信心、有決(jue) 心。”聯防隊員們(men) 說道。(新利平台 通訊員/陳睿琳 張潔)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千裏探親路你守邊關我守家
初夏的西藏邦達小鎮,寒風凜冽,晝夜溫差達30攝氏度,降雪時常不期而至。[詳細] -
班公湖畔守邊人,巾幗不讓須眉
西藏自治區阿裏地區班公湖畔的烏江村,生活著這樣一家人,他們五代人守土固邊,成為當地的美談。 [詳細] -
西藏日喀則護邊員石角:為國守邊永遠跟黨走 16年如一日堅守邊境線
前不久,家住西藏日喀則市薩嘎縣昌果鄉的石角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禮物——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頒發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