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生態保護第一,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
8月28日至29日,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在北京召開,這是我們(men) 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立意高遠,內(nei) 涵豐(feng) 富,語重心長,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戰略性和指導性,闡釋了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和做好西藏工作的指導思想,明確提出了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西藏工作的目標任務、方針政策、戰略舉(ju) 措,為(wei) 西藏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征程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強大動力。
作為(wei) 藏學研究工作者和中央國家機關(guan) 第九批援藏幹部,本人深入西藏自治區那曲市尼瑪縣、雙湖縣、申紮縣等地進行調研,深深體(ti) 會(hui) 到極高海拔地區是“人類生理極限的試驗場”,這裏氣候惡劣,幹部群眾(zhong) 生活不易。尤其是雙湖縣作為(wei)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縣,地處偏僻,交通不便,常年氣壓低,嚴(yan) 重缺氧,群眾(zhong) 生活質量低下,確實不適宜人類生存。而且,雙湖縣位於(yu) 羌塘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域,有皚皚巍峨的雪山和冰川,星羅棋布的湖泊,空曠無邊的草場,藏羚羊、野犛牛、藏野驢等眾(zhong) 多野生動物,是目前中國海拔最高的自然保護區。這裏的生態極其脆弱,一旦受到破壞就無法恢複或極難恢複。
鑒於(yu) 此,這次我特別關(guan) 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中關(guan) 於(yu) 青藏高原生態保護的重要論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必須堅持生態保護第一”的論述,為(wei) 做好新時代西藏生態保護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作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的重要內(nei) 容,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hui) 建設各方麵和全過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直高度重視青藏高原生態文明建設,2015年8月24日至25日,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在北京召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堅持生態保護第一,采取綜合舉(ju) 措,加大對青藏高原空氣汙染源、土地荒漠化的控製和治理,加大草地、濕地、天然林保護力度”。2016年8月23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青海省視察時指出,“‘中華水塔’是國家的生命之源,保護好三江源,對中華民族發展至關(guan) 重要。”在剛剛召開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更加明確地指出“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就是對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最大貢獻。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對曆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對世界負責的態度,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護好高原的生靈草木、萬(wan) 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wei) 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要深入推進青藏高原科學考察工作,揭示環境變化機理,準確把握全球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青藏高原的影響,研究提出保護、修複、治理的係統方案和工程舉(ju) 措。要完善補償(chang) 方式,促進生態保護同民生改善相結合,更好調動各方麵積極性,形成共建良好生態、共享美好生活的良性循環長效機製。”
近幾年,西藏自治區堅持生態保護第一的理念,將扶貧工作與(yu) 生態保護工作相結合,實施“極高海拔生態搬遷”項目,這是針對青藏高原上生活在海拔5000米以上“生命禁區”區域的人類進行扶貧搬遷的一項政策。2018年6月,那曲市尼瑪縣榮瑪鄉(xiang) 加玲加東(dong) 村和藏曲村從(cong) 平均海拔5000米處遷入到西藏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古榮鄉(xiang) 嘎衝(chong) 村。2019年12月,雙湖縣嘎措鄉(xiang) 、雅曲鄉(xiang) 、措折強瑪鄉(xiang) 的牧民群眾(zhong) 統一搬遷到山南市貢嘎縣崗堆鎮森布日村,該安置點位於(yu) 平均海拔3600米的雅魯藏布江北岸。政府統一修建公寓房,水電等基礎設施完善,引導搬遷群眾(zhong) 就近就地從(cong) 事種養(yang) 殖加工、商貿物流、家政服務、物業(ye) 管理、旅遊服務等扶貧產(chan) 業(ye) 崗位,極大地改善了生態移民的生產(chan) 生活條件,提升了他們(men)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過實施“極高海拔生態搬遷”項目,實現了扶貧藏北牧民和保護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雙贏目標,這是西藏自治區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扶貧工作及生態文明建設重要論述的具體(ti) 舉(ju) 措,對改善牧民群眾(zhong) 的生活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快生態安全屏障建設步伐等具有重大的實踐意義(yi) 。
生態文明建設是“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和“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的重要內(nei) 容,我們(men) 要充分認識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在黨(dang) 和國家西藏工作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和“堅持生態保護第一”的理念,守護好高原的生靈草木、萬(wan) 水千山,努力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wei) 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
(新利平台 特約撰稿/周拉 作者係中央民族大學藏學研究院副院長,國家民委援藏幹部,西藏自治區藏語委辦(編譯局)規範處副處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挖掘、整理、宣傳西藏自古以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曆史事實刻不容緩
隨著時代的發展,特別是新時代對曆史學習、研究、宣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豐富的社會實踐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要求史學界、藏學界不斷推出創新成果。[詳細] -
洪濤:三年援藏路,一生雪域情,矢誌弘揚“老西藏精神”
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央支持西藏、全國支援西藏,是黨中央的一貫政策,必須長期堅持,認真總結經驗,開創援藏工作新局麵。[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