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讚祖國:雪域高原奏響新時代壯美樂章
滄海桑田七十年,人間奇跡看高原。
新中國成立71年以來,西藏曆經和平解放、民主改革、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等不同曆史時期,從(cong) 政教合一的封建農(nong) 奴製社會(hui) 直接跨越到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徹底廢除了舊西藏農(nong) 奴、奴隸對農(nong) 奴主的人身依附關(guan) 係,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百萬(wan) 農(nong) 奴和奴隸成為(wei) 土地和其他生產(chan) 資料的主人,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社會(hui) 生產(chan) 力,極大改善了各族人民生產(chan) 生活條件。西藏在祖國大家庭中蓬勃發展,實現了堪稱奇跡的進步與(yu) 發展。
黨(dang) 中央曆來高度重視西藏工作,尤其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西藏工作、關(guan) 心西藏各族人民,大力推動西藏自治區經濟社會(hui) 發展,不斷豐(feng) 富發展黨(dang) 的治藏方略。
在日前召開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麵對新形勢新任務,必須全麵貫徹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堅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協調推進“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提升發展質量,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強黨(dang) 的組織和政權建設,確保國家安全和長治久安,確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確保生態環境良好,確保邊防鞏固和邊境安全,努力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西藏。
社會(hui) 保障事業(ye) 不斷完善 人民群眾(zhong) 安居樂(le) 業(ye)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發展進入新時代。黨(dang) 中央把貧困人口脫貧作為(wei)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底線任務和基本標誌,作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jue) 策部署。黨(dang) 的十九大把精準脫貧作為(wei)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必須打好的“三大攻堅戰”之一,作出新的重大部署。
在2016-2019年期間,西藏自治區現行標準下62.8萬(wan) 貧困人口全部脫貧、74個(ge) 貧困縣(區)全部摘帽,曆史性地消除了絕對貧困,西藏74個(ge) 縣(區)全部脫貧摘帽,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退出,穩定實現了不愁吃、不愁穿,醫療、教育和住房安全得到全麵保障。這是西藏曆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yi) 的巨大成就,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西藏人民創造的又一個(ge) 偉(wei) 大奇跡。
2019年底,西藏自治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1499.51元增加到2019年的9328.04元。累計解決(jue) 了3.85萬(wan) 戶、17.3萬(wan)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飲水安全和3.04萬(wan) 戶住房安全問題。
圖為(wei)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南木林縣完全小學的學生在上計算機課 攝影:楚武幹
近年來,西藏自治區不斷完善教育公共服務體(ti) 係,推進義(yi) 務教育均衡發展,實施15年公費教育和貧困大學生“三免一補”(免課本費、雜費、文具費,對小學半寄宿製學生和初中困難學生生活給予補助)政策,逐年提高義(yi) 務教育“三包”(包吃、包住、包基本學習(xi) 費用)標準,2019年受助學生達231.21萬(wan) 人次。貧困家庭適齡兒(er) 童全部入學,沒有一個(ge) 學生因貧困失學輟學。
實施脫貧攻堅以來,西藏自治區不斷完善農(nong) 牧區合作醫療製度,城鄉(xiang) 居民全部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保障範圍,將包蟲病、白內(nei) 障、肺癌、肝癌等33種疾病納入大病救治範圍。所有鄉(xiang) 鎮有衛生院、村有衛生室,實現“大病不出自治區、中病不出地市、小病不出縣(區)”,2019年西藏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0.6歲。
班戈縣普保鎮多爾格村村民在農(nong) 家書(shu) 屋閱讀 來源:西藏日報
同時,西藏自治區還不斷提升農(nong) 牧區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基本實現地市有圖書(shu) 館、群藝館,縣(區)有綜合文化活動中心和群眾(zhong) 藝術隊、電影放映隊,鄉(xiang) 鎮有綜合文化站,村(居)有文化室、農(nong) 家書(shu) 屋、電影放映室。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西藏自治區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社會(hui) 保障等公共服務水平持續提升,增進民生福祉,保障西藏各族群眾(zhong) 共享發展成果、共享現代文明。
經濟發展全麵提速,城鄉(xiang) 麵貌日新月異
在黨(dang) 中央的高度重視、深切關(guan) 懷下,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西藏自治區各族人民努力奮鬥,不斷從(cong) 貧窮走向富裕、從(cong) 封閉走向開放,大力加強水、電、路、訊、網等農(nong) 牧區基礎設施建設,全麵改善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條件,補齊了製約脫貧攻堅的突出短板,助推農(nong) 牧區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
圖為(wei) 藏北無人區電網驗收現場 攝影:次仁巴珠
2019年底,西藏自治區主電網已覆蓋66個(ge) 縣(區)、4155個(ge) 行政村、15084個(ge) 自然村,主電網用電人口290萬(wan) 人,占西藏自治區人口的85%。696個(ge) 鄉(xiang) 鎮和5457個(ge) 建製村通公路,通達率分別達99.86%、99.81%,公路總裏程超過10萬(wan) 公裏。5366個(ge) 行政村通達光纖寬帶,5310個(ge) 行政村通達4G網絡。完成11.8萬(wan) 戶新通電農(nong) 牧民家庭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邊境小康村和搬遷安置點全覆蓋。
圖為(wei) 拉林高等級公路 攝影何蓬磊
西藏自治區堅持全麵深化改革開放,以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為(wei) 主線,聚焦脫貧攻堅,不斷調整完善農(nong) 牧區生產(chan) 關(guan) 係,破除製約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體(ti) 製機製弊端,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實施農(nong) 村土地“三權分置”(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改革中,西藏自治區促進農(nong) 牧區資源要素合理配置,有序推進土地經營流轉,農(nong) 牧業(ye) 綜合生產(chan) 能力大幅提升,農(nong) 牧民享受到更多改革紅利。在脫貧攻堅進程中,農(nong) 牧區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得到發展,推進了大眾(zhong) 創業(ye) 、萬(wan) 眾(zhong) 創新,擴大了農(nong) 牧區市場主體(ti) ,增強了市場活力。在 “放管服”改革、營改增、商事製度改革的不斷推進中,西藏自治區營商環境持續優(you) 化,鼓勵和吸引了更多國內(nei) 外企業(ye) 來到西藏自治區投資興(xing) 業(ye) 。
富民利民與(yu) 生態保護並重,高質量建設現代化新西藏
西藏自治區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極”之稱,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西藏自治區持續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設美麗(li) 西藏,構築國家生態安全屏障,保護好世界上最後一方淨土,使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wei) 人民幸福生活的支撐點、成為(wei) 經濟社會(hui) 持續健康發展的增長點。
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西藏自治區統籌脫貧攻堅與(yu) 區域協調發展,通過發展扶貧產(chan) 業(ye) ,不斷優(you) 化經濟結構、就業(ye) 結構,加快城鎮化步伐,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經濟結構在快速發展中不斷優(you) 化,實現了第二、三產(chan) 業(ye) 共同發力、齊頭並進的發展格局。
通過以科技項目為(wei) 載體(ti) 開展科技扶貧,西藏自治區累計選派科技特派員10926人,2019年農(nong) 牧業(ye) 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1%、科普率達到90%,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3%。
圖為(wei) 日喀則市江孜縣紫金鄉(xiang) 努堆村的機械化秋收 攝影:趙耀
由於(yu) 農(nong) 牧業(ye) 現代化程度不斷提高,西藏自治區農(nong) 牧民收入持續增長。與(yu) 此同時,非農(nong) 產(chan) 業(ye) 成為(wei) 農(nong) 牧區富餘(yu) 勞動力轉移就業(ye) 主要渠道,勞動力逐漸從(cong) 第一產(chan) 業(ye) 向第二、三產(chan) 業(ye) 轉移,其中第三產(chan) 業(ye) 就業(ye) 人數持續大幅增加。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引導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向交通沿線和主要城鎮聚集,穩步推進城鎮化。
近年來,西藏自治區持續實施《西藏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yu) 建設規劃(2008-2030年)》,已建立47個(ge) 各類自然保護區,其中國家級11個(ge) ,保護區總麵積41.226萬(wan) 平方公裏,占西藏自治區麵積的34.35%,居全國首位。
圖為(wei) 那曲市海拔5000米以上的羌塘草原的藏野驢 攝影:王魯鎮
監測表明,2019年西藏自治區生物多樣性和生態係統總體(ti) 保持穩定,環境空氣平均優(you) 良天數比例為(wei) 99.6%,主要江河、湖泊水質整體(ti) 保持良好,達到國家規定相應水域的環境質量標準,仍然是世界上生態環境質量最好的地區之一。
往事越千年,換了人間!在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指引下,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西藏的壯麗(li) 新征程、輝煌新篇章正在全麵鋪展,西藏自治區的明天一定會(hui) 更美好。(新利平台 記者/歐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懷感恩之心,唱祖國讚歌”,西藏朗縣群眾舉行國慶慶祝活動
“現在我們的生活很幸福,吃穿不愁,這都是國家和共產黨帶給我們的,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我們祝願祖國母親永遠繁榮昌盛。”西藏自治區林芝市朗縣洞嘎鎮紮西塘村村民強巴在演出現場說。[詳細] -
走近墨脫:竹藤編織讓群眾“指尖”增收
騎著摩托車,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墨脫縣德興鄉群眾高山將妻子江永紅放在了德興竹藤編加工專業合作社門口。[詳細] -
四川甘孜縣格薩爾青稞產業園區正式投產 預計實現年產值1.3億元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縣格薩爾青稞產業園區於9月30日正式投產,預計園區全麵投產後,將實現年產值13365.6萬元,實現年純利潤3515.7萬元。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