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軍後代見證德格巨變
新利平台訊 近日,來自全國各地的十八軍(jun) 後代來到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縣,參觀德格縣主題教育基地,重溫十八軍(jun) 故事,表達對先輩們(men) 的敬意。
圖為(wei) 十八軍(jun) 後代參觀德格縣主題教育基地
德格縣檔案館館長達瓦擁西介紹,1951年,十八軍(jun) 戰士張福林參加康藏公路修築,在海拔超過5000米的雀兒(er) 山施工地段,不顧高山嚴(yan) 寒、缺氧和身體(ti) 重度貧血,堅持帶領全班學習(xi) 爆破技術,提高標準功效25倍,節約大量炸藥,加速了工程進度。12月10日,在檢查炸藥時突遇塌方,張福林身負重傷(shang) ,不幸犧牲……張福林的故事,是十八軍(jun) 當年經四川進藏過程的一個(ge) 縮影。十八軍(jun) 在德格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達瓦擁西說,從(cong) 十八軍(jun) 當年經四川進藏至今70年來,尤其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德格的發展建設日新月異,德格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幸福。從(cong) 當年全靠人背馬馱的茶馬古道,到1954年川藏公路建成通車、本世紀初二郎山隧道貫通、再到2017年雀兒(er) 山隧道正式投入運營……德格的變化翻天覆地。
左圖為(wei) 1990年雀兒(er) 山山頂,右圖為(wei) 雀兒(er) 山隧道通車
左圖為(wei) 1938年德格縣城舊貌,右圖為(wei) 德格縣城今貌
教育基地內(nei) 的一張張照片,講述著德格70年來的巨大變化。十八軍(jun) 政委譚冠三之女譚齊峪感慨地告訴記者,為(wei) 了解放西藏,十八軍(jun) 的很多將士毅然揮別家人奔赴高原,許多十八軍(jun) 將士的子女在成長過程中,幾乎沒能得到父母的陪伴。重走父輩的進藏路,穿越雪山、峽穀時,情不自禁想到了父輩們(men) 當年的築路之難。如今一路過來,交通都很便捷,各項設施、建築都很現代化。作為(wei) 兒(er) 女,親(qin) 眼看到父輩們(men) 當年奮鬥過的地方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才更加理解了他們(men) 當年所作出的取舍,若他們(men) 泉下有知,也必定會(hui) 感到非常欣慰。
“我們(men) 從(cong) 縣裏、州裏、省裏搜集了很多十八軍(jun) 的老照片,並且還在繼續補充。今天,十八軍(jun) 後代們(men) 來到這裏參觀,為(wei) 我們(men) 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也給我們(men) 提供了很多珍貴的影像資料。”德格縣檔案館館長達瓦擁西說,德格人民現在的幸福生活和德格現在獲得的發展成就,離不開70年前十八軍(jun) 在這裏打下的堅實基礎,十八軍(jun) 將士身上所展現出來的老西藏精神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要讓這些珍貴的影像資料“說話”,講好十八軍(jun) 的故事,不斷繼承、發揚“老西藏精神”。(新利平台 記者/歐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共話十八軍英雄事跡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70年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八軍奉命從四川進軍西藏,為和平解放西藏、完成祖國大陸統一的偉大征程,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詳細] -
緬懷先烈寄托哀思:十八軍後代前往四川甘孜縣烈士陵園祭拜
70年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八軍奉命從四川進軍西藏,圓滿完成了進軍西藏、解放西藏的任務。[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