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學多識、智慧具足、哲理深含,十一世班禪參加紮寺高級辯經
新利平台訊 提問者頻頻發問,答辯者侃侃而談,現場擊掌聲、追問聲四起……近日,一場精彩的高級辯經在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紮什倫(lun) 布寺舉(ju) 行,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hui) 副會(hui) 長、中國佛教協會(hui) 西藏分會(hui) 會(hui) 長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經過幾日的精心準備參加了這場高級辯經活動。
圖為(wei) 十一世班禪在高級辯經中 攝影:王淑
千百年來,藏傳(chuan) 佛教各教派在其漫長的發展中形成了各自獨特的學修體(ti) 係。學經、辯經以它悠久而獨特的方式傳(chuan) 承至今,造就了一大批具有高度哲學思辯能力、學識淵博的高僧大德。
藏傳(chuan) 佛教格魯派在吸收其他教派學修製度的基礎上,形成了一整套嚴(yan) 格規範的寺院管理體(ti) 製和循序漸進的佛教教學體(ti) 係,在佛教教育中尤其重視學修次第,講究按部就班、循序漸進的學習(xi) 過程和學僧的辯經訓練。
圖為(wei) 十一世班禪在高級辯經中 攝影:紮西
當日晚,在舉(ju) 行簡短的佛事活動後,辯經正式開始。提問高僧嘎欽•洛桑次成從(cong) 隊伍中出列,向十一世班禪叩拜禮敬後,將僧服披單緩緩脫下纏在腰間,從(cong) 五部大論般若論(大乘修道總論)第一部開始拍手提問。坐在法座上的十一世班禪在教義(yi) 思辨中,謹記宗喀巴大師“理重於(yu) 經”教言,把經典教言和邏輯思維相結合,充分運用邏輯推理,在對理由、相違、周旋三種判斷中,神情自若、思維縝密、對答如流、解釋剔透。在場高僧無不被其“受學”“背誦”“閱讀”“辯論”四法學識所折服。
圖為(wei) 十一世班禪在高級辯經中 攝影:鄭朔
圖為(wei) 參加高級辯經活動的紮寺僧眾(zhong) 攝影:紮西
十一世班禪經過20多年的刻苦學習(xi) ,在經師傳(chuan) 授下完成了五部大論等全部課程,理論基礎深厚、博學多識。藏傳(chuan) 佛教界德高望重,集拓然巴、拉然巴、嘎欽學位為(wei) 一身,佛學知識淵博的多吉堅讚(俗名格金•次多,現任紮什倫(lun) 布寺堪布)被十一世班禪的表現所震撼,感歎連連:“這是一場精彩絕倫(lun) 、內(nei) 容豐(feng) 富、佛理精湛的辯經。我是第一次聽到班禪大師的辯經,辯經的過程中班禪大師語氣溫雅、不懈不驕,不舍正理、語言流暢,邏輯嚴(yan) 謹,言之有據,符合邏輯,提出的問題智慧具足、哲理深含,意義(yi) 深刻,理解佛教玄妙義(yi) 理。我為(wei) 我們(men) 紮寺能有如此博學多識的活佛很是欣慰自豪。在藏傳(chuan) 佛教中,不論是活佛還是我們(men) 普通僧人都必須嚴(yan) 格遵守傳(chuan) 統宗教儀(yi) 軌,經過嚴(yan) 格的學經、辯經考級提升佛學造詣,獲得學位。通過此次辯經,我看到以班禪大師現在的博學今後一定能獲得佛學最高學位,同時也希望班禪大師能在成長的曆程中多講經說法、弘法利生。”
圖為(wei) 參加高級辯經活動的紮寺僧眾(zhong) 攝影:王淑
圖為(wei) 高級辯經現場 攝影:鄭朔
紮什倫(lun) 布寺作為(wei) 藏傳(chuan) 佛教格魯派的六大寺院之一,有其獨特的學經製度和學位授予製度,在藏傳(chuan) 佛教寺廟中影響廣泛,而辯經是藏傳(chuan) 佛教教學方法中相當獨特的一環。在藏傳(chuan) 佛教領域若想提升佛學造詣,必須具備善講、雄辯、著書(shu) 三個(ge) 條件。辯經是寺院考級、考學位的主要考核方法之一,而藏傳(chuan) 佛教先顯後密、顯密並重的學經傳(chuan) 承是其一大特色,也是其培養(yang) 佛學僧才的有效途徑。曆史上紮什倫(lun) 布寺顯宗紮倉(cang) 的學經傳(chuan) 承與(yu) 拉薩三大寺略有不同,紮什倫(lun) 布寺的顯宗最高學位嘎欽格西,受過因明教育的學者,都以邏輯嚴(yan) 謹、能言善辯著稱,紮寺現行顯宗《五部大論》學製為(wei) 18年。(新利平台 記者/王淑 趙耀 鄭朔)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脫貧攻堅看拉薩”第三屆全國網絡媒體拉薩行活動啟動
近年來,拉薩這塊邊疆沃土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心下,在全國各族兄弟姐妹的無私援助下,在全市人民群眾的艱苦奮鬥下,已在精準扶貧、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等各項事業中結出累累碩果。[詳細] -
在這一領域西藏開發拓展的空間巨大
當今社會,打電話、上微博、聊QQ、刷微信,閱讀、購物、看病、旅行……時時刻刻都在不斷產生新數據。[詳細] -
1945年出走內地的西藏高僧
1945年,西藏風雲再起。西藏色拉寺僧人與噶廈的矛盾越發激烈。傑紮倉堪布阿旺嘉措被迫出走內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