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智者匯聚之地薩迦,迎來十一世班禪禮佛講經

發布時間:2020-10-16 08:50:00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薩迦寺,位於(yu)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南約180公裏的薩迦縣境內(nei) ,寺內(nei) 保存有大量壁畫、雕像,素有“雪域敦煌”之美名,是西藏著名的藏書(shu) 和寫(xie) 經中心。著名的經書(shu) 牆,由大約8.4萬(wan) 卷貝葉經書(shu) 組成,長約60米,高約10米,堪稱世界之最。薩迦寺有著無以數計的宗教、文化與(yu) 藝術的瑰寶,曾是西藏的政治與(yu) 文化中心。


圖為(wei) 十一世班禪在西藏佛學院薩迦寺分院禮佛講經 攝影:王淑

  近日,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hui) 副會(hui) 長、中國佛教協會(hui) 西藏分會(hui) 會(hui) 長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一行來到西藏佛學院薩迦寺分院禮佛講經。在薩迦寺高僧的引領下,十一世班禪步行至佛學院主殿(大經堂),登上寶座誦經祈福,學僧代表向十一世班禪敬獻曼劄,十一世班禪向學僧傳(chuan) 授《菩提道炬論》和《三主要道》。佛事活動結束後,十一世班禪向佛學院學僧們(men) 做了重要講話。


圖為(wei) 十一世班禪朝拜吉祥天姆護法殿 攝影:王淑


圖為(wei) 十一世班禪前往吉祥天姆護法殿朝佛 攝影:王淑

  十一世班禪說:“西藏佛學院薩迦寺分院的環境、建築和硬件等方麵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薩迦曆史上出現了許多博學多智的高僧大德,薩迦的先輩們(men) 曾為(wei) 我們(men) 國家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同時也培養(yang) 了眾(zhong) 多愛國愛教的大學士和知識淵博的智者,人才輩出。他們(men) 著書(shu) 立說、教化一方,為(wei) 西藏的宗教、文化與(yu) 教育事業(ye) 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良好的傳(chuan) 統學習(xi) 風尚是先輩們(men) 留給我們(men) 寶貴的學習(xi) 經驗。今天的學習(xi) 條件為(wei) 我們(men) 廣大學僧提供了良好的學習(xi) 環境。要重視佛法之根基,嚴(yan) 守清規戒律,使佛學的研習(xi) 走上正規化。作為(wei) 受戒的出家人,要遵循十世班禪大師提出‘以教治教’‘寺要像寺’‘僧要像僧’的原則,要做到愛國愛教,遵循宗教儀(yi) 軌和教規。藏傳(chuan) 佛教作為(wei) 中華民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一部分,要堅持中國化方向,推進藏傳(chuan) 佛教與(yu) 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相適應。藏傳(chuan) 佛教各教派都是同一個(ge) 佛祖,曆史上也有互為(wei) 師徒的傳(chuan) 統,各教派之間要和睦共處,互相學習(xi) 。


圖為(wei) 十一世班禪禮佛講經現場 攝影:鄭朔

  十一世班禪強調:“今年我在藏傳(chuan) 佛教講經闡釋交流會(hui) 上,特意安排了各教派對於(yu) 菩提道次第的闡釋,以一個(ge) 修行者的角度,從(cong) 基礎、道路、成果等方麵來闡釋應該怎麽(me) 修行。不管是五部大論還是六部大論,核心的內(nei) 容是菩提道次第。”


圖為(wei) 十一世班禪為(wei) 薩迦教派高僧頒發然講巴學位證書(shu) 攝影:王淑

  隨後十一世班禪為(wei) 薩迦寺和日喀則市內(nei) 薩迦教派博學的5位高僧頒發了然講巴學位證書(shu) ,並前往佛學院主殿二樓朝拜護法殿,依次參觀了佛學院中觀班、文化班,前往吉祥天姆護法殿朝佛。在佛學院辯經場,十一世班禪饒有興(xing) 致地觀看了學僧辯經。


圖為(wei) 十一世班禪為(wei) 高僧頒發然講巴學位證書(shu) 攝影:鄭朔

  然講巴學位證書(shu) 的頒發標誌著薩迦派宗教學銜評授更加規範化、製度化,為(wei) 培養(yang) 造就更多新時代宗教人士,推動藏傳(chuan) 佛教與(yu) 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相適應產(chan) 生了積極影響。


圖為(wei) 薩迦寺僧眾(zhong) 向十一世班禪敬獻曼劄 攝影:王淑

  薩迦寺佛學院有著近千年的曆史,薩迦班智達時期學經有了全麵的管理部署和完善的製度,有著無數智者的發源地和“藏地金剛園”的美譽。在法王八思巴時期,寺廟佛學教育製度不斷傳(chuan) 承發揚,公元15世紀左右,薩迦寺創立了六部大論和十八部論典考試製度,從(cong) 此,薩迦寺有了完善的然講巴學位製度。1999年,在黨(dang) 的惠寺政策下,寺院進一步完善了學位製度,2009年起進入常態化、規範化。(新利平台 記者/王淑 趙耀 鄭朔)


圖為(wei) 手持各種法器的僧眾(zhong) 等候十一世班禪的到來 攝影:王淑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