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主雪山腳下的小村莊 如此“蝶變”奔小康
新利平台訊 在海拔3700米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縣木拉鄉(xiang) 麻格同村,央邁勇、仙乃日、夏洛多吉三座大雪山可以同框出鏡,使其成為(wei) 獨具稀缺性的主題攝影聖地。攝影愛好者提及此地,都紛紛“垂涎三尺”,因為(wei) 能看到這三座主雪山同框的點位,四川省僅(jin) 有兩(liang) 個(ge) 。
圖為(wei) 三大主雪山 圖片來源:四川在線
這座原本寂寂無聞的小村莊,2018年、2019年連續兩(liang) 年入選世界旅遊聯盟旅遊減貧案例。目前,全村43戶村民已實現產(chan) 業(ye) 幫扶全覆蓋,戶均增收1.38萬(wan) 元以上,其中旅遊綜合收入達0.5萬(wan) 元。
攝影基地開門紅 老鄉(xiang) 家裏客不斷
麻格同村距離亞(ya) 丁景區不到30公裏,2005年,正值亞(ya) 丁景區開發初期,村民家家戶戶養(yang) 的馬終於(yu) 派上了用場。
當時,村民可以為(wei) 遊客牽馬,掙些腳力錢,但因麻格同村位於(yu) 自然保護區內(nei) ,產(chan) 業(ye) 發展受限,它一度成為(wei) 稻城縣扶貧難度最大的村之一。
圖為(wei) 攝影基地 圖片來源:四川在線
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在四川旅投集團選派的駐村工作隊梳理麻格同村的資源時,意外發現一個(ge) 位置絕佳的攝影點,在這裏三座大雪山可以同框出鏡。“這個(ge) 攝影基地可以成為(wei) 亞(ya) 丁景區的重要補充!”很快,麻格同村打造出一個(ge) 名為(wei) “麻同拉域”的攝影基地,藏語意為(wei) “自由廣闊的天堂”。2017年底,26公裏長、6.5米寬的硬化路通車,從(cong) 亞(ya) 丁景區開車抵達村裏不到1個(ge) 小時。
特色打卡地基本完備,為(wei) 了讓當地村民更好地吃上“旅遊飯”,四川旅投集團投入400餘(yu) 萬(wan) 元整治村容村貌,加大生活、文化等基礎設施建設,種植綠化樹苗2000餘(yu) 棵,讓“村落變景區、田園變花園、庭院變酒店”。
圖為(wei) 卓瑪民居外觀 圖片來源:四川在線
與(yu) 此同時,麻格同村還注重發揮黨(dang) 員的帶動能力。麵作中擁是率先完成民居改造和庭院整治的黨(dang) 員村戶之一,在他的支持下,兒(er) 子帕恩率先辦起“卓瑪民居”,搞民宿接待。帕恩說,他們(men) 堅持向優(you) 秀的民宿看齊,被單、床罩一日一換洗,這一點得到了攝影愛好者的認可。他還開通抖音賬號,通過短視頻和圖片方式把家鄉(xiang) 美食美景分享給網友。今年3月到10月,“卓瑪民居”接待遊客數十人次,收入3萬(wan) 多元。
目前,全村直接做旅遊接待的已有4戶民居示範戶,可提供床位33個(ge) ,戶均營業(ye) 收入破萬(wan) 元。
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老鄉(xiang) “錢袋子”鼓了
在麻格同村一處蔬菜大棚,村民嘎達彭措正忙碌著。當初蔬菜大棚建好,沒有村民願意接手管理,嘎達彭措成了村裏第一個(ge) “吃螃蟹”的人。如今,嘎達彭措成了蔬菜種植能手。“第一次種了30平方米小白菜,僅(jin) 一季就賣了500元。”
圖為(wei) 嘎達彭措(左一)與(yu) 妻子在蔬菜大棚忙碌 圖片來源:康巴傳(chuan) 媒
嚐到甜頭後,嘎達彭措一口氣承包了800平方米蔬菜大棚。“我家4口人,2019年賣蔬菜賺了2萬(wan) 多元,撿鬆茸賣了6萬(wan) 元,蟲草2萬(wan) 餘(yu) 元……”如今,嘎達彭措家除了有越野車,還專(zhuan) 門為(wei) 蔬菜銷售添置了運輸車輛。
向嘎達彭措學習(xi) 的村民越來越多,通過村支部和村合作社,與(yu) 公司簽訂包銷協議。依托特色產(chan) 業(ye) ,使自己的“錢袋子”紮紮實實鼓了起來。
目前,麻格同村充分發揮黨(dang) 支部在村民發展產(chan) 業(ye) 中的引導作用,在解決(jue) 村民後顧之憂後,每戶至少養(yang) 了10頭藏香豬、20隻藏香雞等。根據事先製定的豬肉等級來銷售產(chan) 品,僅(jin) 藏香豬的銷售額就達200多萬(wan) 元,村民戶均增收8000元以上。
圖為(wei) 麻格同村的旅遊商品 圖片來源:四川在線
今年10月下旬,麻格同村合作社的農(nong) 副產(chan) 品亮相廈門優(you) 勢資源投資推介會(hui) ,其中,鬆茸、犛牛肉醬、高原雪菊、青稞製品等產(chan) 品大受歡迎。
如今,麻格同村致力於(yu) 運用好品牌,鞏固做好產(chan) 業(ye) 發展的後續提質增效跟進工作和旅遊扶貧工作。相信不久的將來,麻格同村將建設成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全域旅遊,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典範。(新利平台 綜合/周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四川理塘縣“千戶藏寨”遊客旺
新利平台訊 10月4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千戶藏寨”景區遊人如織,摩肩接踵,來自各地的旅遊團、自駕遊等大批遊客紛紛前來觀光遊玩,盡情暢遊假期的美好時光。[詳細] -
四川省甘孜州建州70周年慶典在甘孜縣引發熱烈反響
新利平台訊 9月17日上午,“聖潔甘孜•築夢新時代”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建州70周年慶祝大會暨大型廣場文藝演出在康定市舉行,甘孜縣各族人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觀看了同步直播。[詳細] -
四川甘孜石渠:抗“蟲癌”讓“太陽部落”重拾生命之光
像尼瑪拉姆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通過此次試點工作,以石渠為重點的甘孜州包蟲病綜合防治取得階段性重大成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