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徐宗威談西藏建築文化:聚焦文化遺產之美

發布時間:2020-11-22 11:34:00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第十四個(ge) 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ye) 和文化產(chan) 業(ye)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求傳(chuan) 承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加強文物古籍保護、研究、利用,強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係統性保護,加強各民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手工藝保護和傳(chuan) 承,建設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

  
圖為(wei) 徐宗威在西藏文化沙龍發言攝影:王茜

  西藏建築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的一部分

  數千年來,生活在西藏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在與(yu) 其他地區不斷交流和相互吸收與(yu) 促進的漫長曆史中,創造和發展了具有特色的燦爛文化。包括建築藝術在內(nei) 的西藏文化在曆史發展過程中,為(wei) 祖國文化遺產(chan) 的寶庫增添了光輝。

  西藏建築文化學者徐宗威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十四五”規劃提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ye) 和文化產(chan) 業(ye)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等要求,是新時期做好民族文化保護的重要指引。在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西藏建築文化是重要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一部分。西藏建築不僅(jin) 承載著西藏房屋的建造技術和方法,也承載著當地曆史文化並且表現出高超的建築藝術水平。像布達拉宮、大昭寺、紮什倫(lun) 布寺等建築中的精典之品,是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chan) 。

  西藏建築之美渾然天成

  “西藏建築藝術的美,是古樸粗獷之美、浪漫灑脫之美、渾然天成之美。”在近日舉(ju) 行的西藏建築文化沙龍第十次學術茶會(hui) 上,徐宗威述說著多年來研究西藏建築藝術審美的個(ge) 人心得。研究西藏建築美學,是自西藏傳(chuan) 統建築研究、西藏古代建築研究、河西走廊吐番建築遺跡研究等課題研究之後,徐宗威又一個(ge) 有關(guan) 西藏建築文化的課題研究。


圖為(wei) 西藏江孜宗山建築 攝影:徐宗威

  在徐宗威眼裏,西藏建築的布局、形態、尺度、色彩等建築語言,都記錄著西藏悠久的曆史文化,也形成了人類獨特的西藏建築藝術的美。一個(ge) 多小時的時間裏,他將西藏建築藝術中,無處不在的神祗美、可親(qin) 可近的原始美、柱網如織的相似美……一一展現給聽眾(zhong) 們(men) 。

  在這次沙龍上,來自在京研究機構和設計機構的專(zhuan) 家、學者以及西藏建築文化愛好者聆聽了演講,對西藏建築藝術的思想基礎和營造背景有了基本了解。

  傳(chuan) 承和發展西藏建築文化仍然非常必要

  在西藏,曆經數千年的建築實踐,人們(men) 隨坡就勢,因材施造,體(ti) 現了人類與(yu) 自然的和諧相處。

  如今,生產(chan) 力和科學技術飛速發展,過去傳(chuan) 統的結構形式和原始的建築材料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建築結構的安全要求,更難以滿足現代生活對今天的新建築提出的功能需求。新的建築材料、新的建築結構形式、新的施工機械、新的智能建築理念應運而生,促進了人類社會(hui) 發展,極大地改善了設施條件,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圖為(wei) 2020年布達拉宮的粉刷工作在延續傳(chuan) 統潑灑方法的同時,還采用了電動噴灑技術攝影:趙耀

  雖然如此,傳(chuan) 承和發展西藏建築文化仍然非常必要。徐宗威更注重西藏建築文化理念裏保護自然生態的建築思想,並且認為(wei) 要樹立新的保護觀和營造觀,對西藏各類古建築要嚴(yan) 格依照國家有關(guan) 法律和地方規定切實做好保護。做到修舊如舊,並使周邊新建築也能夠與(yu) 其協調,保持與(yu) 之相互適宜的建築風貌;對曆史悠久的傳(chuan) 統建築形式、建築材料和營造方法,應當加強整理和研究。

  舉(ju) 辦文化沙龍增加西藏建築文化交流平台

  徐宗威曾在西藏工作4年,從(cong) 事與(yu) 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相關(guan) 工作。從(cong) 那時起,他一直致力於(yu) 研究西藏建築文化和傳(chuan) 承與(yu) 保護西藏建築文化工作。如今,西藏建築文化沙龍活動已經舉(ju) 辦了十期。


圖為(wei) 鮮花裝點的達旦明久頗章 攝影:王媛媛

  徐宗威說,舉(ju) 辦西藏建築文化沙龍,是想增加一個(ge) 西藏建築文化研究和交流的平台,希望每次舉(ju) 辦沙龍等活動都能對西藏建築文化有新的宣傳(chuan) 和新的播種。每次西藏建築文化沙龍都會(hui) 有新朋友加入,這讓徐宗威非常欣慰,“現在參加沙龍的人越來越多,學術氛圍也越來越濃厚,這對保護和傳(chuan) 承西藏建築文化起到了積極作用。我相信,這個(ge) 沙龍會(hui) 越辦越好。”(新利平台記者/王茜)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