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同心·共鑄中國心】兒童醫院裏“高原紅”:感恩“心”康複 開啟“心”旅程

發布時間:2020-12-04 20:31:00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12月1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er) 童醫院(下文簡稱“北京兒(er) 童醫院”)8樓的病房裏,5歲的呷瑪龍刀尼瑪緊緊抱住大大的玩具車,他說:“這是院長獎勵我的禮物。”


圖為(wei) 呷瑪龍刀尼瑪接過兒(er) 童醫院院長倪鑫(左)送來的禮物攝影:王茜

  “紮西德勒!”院長倪鑫來到病房,看望“同心·共鑄中國心”大型公益項目組織救助的3名來自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先心病小患者,希望他們(men) 早日恢複健康,開啟人生的“心”旅程。三張帶著“高原紅”的小臉上樂(le) 開了花。

  來自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縣的呷瑪龍刀尼瑪是病房的“開心果”,跟誰都不認生,非常配合治療,吃藥從(cong) 來不用費力勸說。護士長王寧說:“他的漢語說得非常流利,經常‘偷溜’出病房找我們(men) 聊天,還是我們(men) 和病人家屬之間的‘小翻譯’。”


圖為(wei) 呷瑪龍刀尼瑪跟護士阿姨分享手機上發現的“好東(dong) 西”攝影:王茜

  據悉,呷瑪龍刀尼瑪曾因發燒咳嗽就診於(yu) 德格縣當地醫院,並被診斷為(wei) 肺炎,同期查體(ti) 發現心髒雜音,彩超提示心髒畸形。就在家人一籌莫展時,“同心·共鑄中國心”大型公益項目組織北京的醫療隊來到他們(men) 的家鄉(xiang) 。北京兒(er) 童醫院心外科副主任醫師葉讚凱在篩查時發現,呷瑪龍刀尼瑪的心髒房間隔缺損約為(wei) 10毫米,並得知他平時有易感冒、哭鬧及活動後口唇發青、呼吸急促等病症,最終診斷為(wei) 先心病,建議其進行手術治療。

  “昨天(11月30日)做完手術,今天孩子就活蹦亂(luan) 跳地到處玩耍了。”呷瑪龍刀尼瑪的舅舅阿登對“曼達”們(men) 的醫術讚歎不已,表示非常感激“同心·共鑄中國心”公益項目讓孩子有機會(hui) 來北京治療。

  作為(wei) 呷瑪龍刀尼瑪的主刀大夫,葉讚凱采用了一項新技術——零射線無輻射單純超聲引導經皮封堵兒(er) 童房間隔缺損。據他介紹,這項新技術不僅(jin) 手術時間短,而且患兒(er) 恢複快,術後第二天就能下地活動,同時僅(jin) 需一個(ge) 小針眼代替傳(chuan) 統的胸部切口。“不用開刀,不用放射線,不用氣管插管或體(ti) 外循環……這不僅(jin) 免除了醫生身著沉重鉛衣進行手術的勞累,還更好地保護了患者和醫生免受放射線損傷(shang) 。醫療技術的飛躍,實現了患兒(er) 和醫生的雙受益。”


圖為(wei) 呷瑪龍刀尼瑪跑去找護士攝影:王茜

  在記者采訪過程中,呷瑪龍刀尼瑪閑不住地跑來跑去,一會(hui) 兒(er) 跑去看病友妹妹呷絨拉姆有沒有乖乖睡覺,一會(hui) 兒(er) 又拿起舅舅的手機刷小視頻,還熱情地分享給護士看。


圖為(wei) 呷瑪龍刀尼瑪(左)和呷絨拉姆(右)攝影:王茜

  “妹妹2歲了,還不會(hui) 說話,隻會(hui) ‘啊啊啊’。”呷瑪龍刀尼瑪口中的妹妹是呷絨拉姆,也來自德格縣。2歲多的小拉姆生長發育落後,體(ti) 重還不到19斤。據北京兒(er) 童醫院心外科主任李誌強介紹,小拉姆的病情在此行的患者中是比較嚴(yan) 重的。對此,醫院非常重視,經過反複研究,在各個(ge) 手術方案中選擇了最優(you) 方案,最大限度降低對孩子的損傷(shang) 。他表示,過了圍術期,小拉姆的身體(ti) 狀況、體(ti) 力勞動等方麵都會(hui) 跟正常孩子無異。


圖為(wei) 小患者及家屬和醫護人員合影攝影:王茜

  倪鑫院長表示,“同心·共鑄中國心”大型公益活動已開展了13年,對先心病兒(er) 童的治療和康複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幫助,於(yu) 國於(yu) 民都有很重要的意義(yi) 。他認為(wei) ,要科學救治先心病患者,需要各方麵的努力,希望全社會(hui) 共同推進這項工作,形成一個(ge) 完整的體(ti) 係設定。此外,他認為(wei) 應在高原地區加大疾病的預防和篩查,在全生育周期中,即從(cong) 孕期開始到孩子出生,都要注意監控預防,真正實現優(you) 生優(you) 育,讓孩子們(men) 都能有一個(ge) 健康的身體(ti) 。(新利平台記者/王茜)

(責編: 楊月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