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是學生、身旁是家長,西藏政協委員宋吉辰的基層教育路
新利平台訊 “剛開始參加工作時,學校還是木板房,漏雨漏風。學生少老師也少,很多老師連漢語都不太會(hui) 講。現在學校軟硬件條件都有了極大的改善,教室、學生宿舍、辦公室都通了地暖。學生數量超過300名,各科專(zhuan) 業(ye) 老師將近30名。”西藏自治區政協委員宋吉辰在政協第十一屆西藏自治區委員會(hui) 第四次會(hui) 議上向記者說道。
圖為(wei) 宋吉辰在政協第十一屆西藏自治區委員會(hui) 第四次會(hui) 議分組討論中 攝影:趙耀
作為(wei) 西藏自治區昌都市貢覺縣相皮鄉(xiang) 第二小學副校長,多年來,宋吉辰一直工作在基層教育一線。談起多年來所在學校的變化,他似乎有說不完的話。
圖為(wei) 剛參加工作的宋吉辰(左)與(yu) 學生一起 圖片由宋吉辰提供
2007年,年輕的宋吉辰走上了教書(shu) 育人的道路,作為(wei) 一名漢族老師,當時真的是困難重重,家長對學生受教育不是很接受。“我嚐試去接觸這些學生家長,但最大的障礙就是語言不通,從(cong) 那時起,我便開始跟藏族同事學起了藏語。”用了3年的時間,宋吉辰學會(hui) 了藏語,與(yu) 家長之間也再無隔閡。
圖為(wei) 宋吉辰(右)與(yu) 學生家長在交流學生學習(xi) 情況 圖片由宋吉辰提供
為(wei) 了改變當時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教育觀念,讓孩子有學上、上好學,將來能走出大山,贏得更好的人生,宋吉辰萌生了一個(ge) 想法:放假的時候帶一個(ge) 學生到內(nei) 地城市看一看外麵的世界。說通了學生家長和校長之後,宋吉辰便帶著學生到了重慶。“剛走不到一周,村裏人就開始擔心孩子是不是被拐跑了。回來之後,孩子就開始給村裏人講外麵的世界,反駁一些村民關(guan) 於(yu) 教育無用的觀點,漸漸地,家長也改變了原來的教育觀念。當年帶出去的第一個(ge) 孩子今年考上了成都的大學。”宋吉辰笑著說。
圖為(wei) 宋吉辰與(yu) 學生一起在撿垃圾 圖片由宋吉辰提供
“現在我們(men) 學校的老師都會(hui) 定期走村入戶、聯係家長,關(guan) 心學生生活,宣講一些國家的好政策。去年疫情期間,學校組織了捐款活動,家長們(men) 也很支持我們(men) 的工作。”宋吉辰把真心放在學生身上的做法得到了村民的認可,也引來了學校老師的爭(zheng) 相效仿。村民們(men) 開始意識到孩子受教育的重要性,願意跟老師積極配合學校的工作。
圖為(wei) 學校為(wei) 學生們(men) 買(mai) 來蛋糕 圖片由宋吉辰提供
如今,宋吉辰把對學生的關(guan) 心帶到了西藏“兩(liang) 會(hui) ”上。“我們(men) 在教學的時候發現,訂購的教輔材料基本上都是內(nei) 地一些出版社編輯出版的,對這邊的孩子來說可能有一些不適用。所以建議教育廳能專(zhuan) 門組織一個(ge) 有基層經驗的教師隊伍,深入基層調研,編撰出適合我們(men) 西藏基層教育的練習(xi) 冊(ce) 。”(新利平台 記者/趙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政協委員建議鄉村振興“接棒”脫貧攻堅
如何全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傳遞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接力棒”,成為西藏自治區2021年“兩會”期間政協委員們熱議的話題之一。 [詳細] -
西藏宗教界政協委員:愛國愛教、同心同行
2021年西藏自治區“兩會”正在拉薩市召開,80餘名宗教界政協委員分成兩組參加討論。[詳細] -
西藏自治區政協委員緊扣四件大事、民生問題履職建言
王亞藺說,廣大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各專門委員會積極通過提案履職建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