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墨脫公路建設“全紀錄”:從“猴子路”到通達坦途
新利平台訊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墨脫縣,曾一度因“全國唯一不通公路的縣”而聞名。墨脫,地處喜馬拉雅山南麓,山林茂密、岡(gang) 巒起伏、山高穀深。穀地內(nei) 河溪交錯、山路崎嶇、河水湍急,道路異常艱險,素有“猴子路”之稱。墨脫民歌中“隔江看得見,說話聽不見,情人盼歡聚,走路需一天”,真切地反映了墨脫人民的交通感受。
曆史上,墨脫地區人煙稀少,村落之間的往來都靠山間小路,分為(wei) 經常性行走和季節性行走兩(liang) 種。經常性行走的路隻有村旁至附近耕地的常用小道;季節性行走的路是上山狩獵、村際間往來或對外交換的小道,這種小道常為(wei) 荒草雜木所封閉,隻有到了交換季節、上山狩獵或村際間交往時,人們(men) 才砍草、架橋(以藤網橋為(wei) 主)或滑溜索通行。
由於(yu) 境內(nei) 交通閉塞,交換是墨脫門巴族、珞巴族群眾(zhong) 獲取生活必需品的重要途徑。而對外進行物資交換,往返途中還要背負重物,翻越高山陡崖、跋涉湍急溪流,爬天梯、滑溜索、過獨木橋,一次往返需10至20天左右,勞動強度和艱險程度之大令人瞠目結舌,沿途殘留的人畜白骨充分印證了此路之艱險。
縱觀墨脫在西藏和平解放前後的社會(hui) 發展狀況,較為(wei) 原始的自給自足自然經濟一度占據主導地位,貧窮落後曾經是墨脫經濟社會(hui) 的基本麵貌。由於(yu) 縣內(nei) 公路屢修屢斷,主要靠騾馬驛道通行和人蓄力運輸,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生產(chan) 力水平低下,嚴(yan) 重製約了社會(hui) 經濟的發展,致使區域交往相對較少,內(nei) 在活力不足,區域資源優(you) 勢難以發揮,交通問題便成為(wei) 了製約墨脫全麵發展的“瓶頸”。
在順利實現民主改革後,黨(dang) 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墨脫發展,要求西藏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西藏軍(jun) 區多次勘測、設計,試圖打通通向墨脫的公路。但是,由於(yu) 墨脫全域位於(yu) 山高穀深,地形陡峭的強烈深切割地,其自然地理環境、地質構造、水文地質條件極為(wei) 複雜,折裂構造,特別是韌性斷裂十分發育,岩石類型繁多,冰川分布廣泛,使得這裏地質災害類型複雜多樣,滑坡、崩塌、泥石流、雪崩、積雪淤冰、地震等地質災害比比皆是,隨時可能發生,使得公路修建困難重重,屢修屢停。國家組織科學家、交通專(zhuan) 家曾多輪次把脈,但攻克地質難關(guan) 的關(guan) 鍵技術、資金等等,一直都是製約墨脫“通路”的瓶頸。
進入新世紀,墨脫公路建設工程成為(wei) 國家重點項目之一被列入日程。
根據《墨脫縣誌》,我們(men) 整理了墨脫公路建設的“全紀錄”:
1961年10月,西藏軍(jun) 區公路部視察了自米林縣派區(今米林縣派鎮)經多雄拉、工布拉至墨脫的路線。步勘至易貢白山頂,因下山無路,即折返。
1965年,拉薩市委、市政府(墨脫於(yu) 1964年7月劃歸拉薩市管轄)試圖打通自帕隆老虎嘴沿帕隆藏布江、雅魯藏布江通往墨脫的公路,然而在工程耗資80萬(wan) 元、犧牲8名工人的代價(jia) 下,最終因修築難度太大僅(jin) 修通了8公裏而被迫停工。
1961年至1965年,在軍(jun) 民的共同努力下,曆時4年,修通了派鄉(xiang) (今米林縣派鎮)至墨脫的馬行道。
1967年,拉薩軍(jun) 分區派遣工作組從(cong) 米林縣丹娘鄉(xiang) 經崩嘎村,沿德陽拉北坡,翻越德陽拉山口進入墨脫境內(nei) ,又沿丹各春河到達雅魯藏布江後,北上至解放大橋,對德陽拉至解放大橋的線路進行了勘探,規劃了4條線路,並將德陽村至解放大橋一線作為(wei) 推薦線路上報國務院,最終因各種實際原因未成行。
1973年,交通部批準了西藏交通局上報的墨脫公路設計任務書(shu) ,西藏自治區選定以紮木(今波密縣紮木鎮)為(wei) 起點,翻越海拔4352米的嘎隆拉埡口到達墨脫的線路。至1974年4月完成勘測、初步設計和工程概算。
1975年7月,由西藏公路工程處和52旅工兵營共2000多人正式開工修建墨脫公路。
1980年5月,墨脫公路修通到K106處(以紮木鎮為(wei) 起點至墨脫第106公裏處),因嘎隆藏布上遊兩(liang) 條溝同時暴發大規模泥石流,西藏自治區政府決(jue) 定由交通廳向國家交通部遞交停建墨脫公路的請示,交通部1981年2月批複,同意停建墨脫公路。曆時5年多的修建過程中,共計耗資2538萬(wan) 元,犧牲施工人員34人、重傷(shang) 近100人,完成土石方工程近200萬(wan) 立方米,最終除紮木大橋和紮木往前24公裏能使用外,其餘(yu) 大都因自然災害而損毀。
1988年夏,在林芝地區行署支持下,墨脫縣自籌資金50萬(wan) 元,成立指揮部,開始恢複由紮木起的波弄貢(K80)公路(其中:K24到K47因積雪嚴(yan) 重,隻有7月至9月底可以勉強通車)。故此,墨脫縣在波弄貢K80處設置了轉運站,用汽車將物資運到此處再組織人力向前背運。
1989年,為(wei) 解決(jue) 墨脫運輸困難,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決(jue) 定撥款143萬(wan) 元,批準續建墨脫公路。
1990年,交通部撥款900萬(wan) 元,續建墨脫公路工程,自波弄貢(K80)處向縣城推進。
1993年3月,西藏自治區交通工作會(hui) 議明確:“1993年打通墨脫公路。”同年9月25日,由林芝地區交通局駕駛員張飛駕駛的紮墨公路指揮部02—00402號豐(feng) 田轎車在14時抵達縣城,這是到達墨脫縣城的第一輛汽車。
1994年2月,墨脫公路實現粗通。
1996年10月,墨脫公路指揮部再次進駐波弄貢(K80),利用冬、春兩(liang) 季對K24到K80的道路實施整治改造工程。
2000年4月,波密縣易貢鄉(xiang) 發生特大泥石流自然災害。6月中旬,自然泄洪,將墨脫縣境內(nei) 雅魯藏布江沿岸的公路、馬行道、跨江鐵索大橋、吊橋、溜索全部衝(chong) 毀,經濟損失5000多萬(wan) 元。
2001年至2005年間,因嘎隆拉冬季積雪,墨脫縣雨季大量泥石流、塌方,墨脫公路隻能實行季節性通車。
2005年,墨脫公路建設項目列入國家“十一五”規劃,恢複建設工作全麵鋪開。
2010年12月15日,嘎隆拉隧道全線貫通。該工程是墨脫公路的控製性工程,全長3.31千米,出入口落差達128米,曆時2年建成。
2013年10月31日,全長117公裏、總投資近16億(yi) 元的墨脫公路正式建成通車,讓全縣1.2萬(wan) 多人告別了不通公路的曆史,墨脫作為(wei) 最後通公路的縣正式納入全國公路交通版圖。
“林芝有兩(liang) 條小路呀望不到頭,我站在岔路口矗立了好久,一個(ge) 人沒法同時踏上兩(liang) 條征途,而我選擇了這一條墨脫的小路……”,一首《墨脫情》曾唱出了多少“老墨脫”人在墨脫公路上跋山涉水的艱難抉擇之情。而今,伴隨著新時代墨脫公路的升級改造工程順利完工,發生在墨脫公路上的艱險和畏懼,轉化為(wei) 洋溢在臉龐上的幸福微笑。
2020年10月底,再投資12億(yi) 元的墨脫公路(含G559波密至墨脫段修建工程)完成升級改造,進出時長縮短一半以上,為(wei) 推動墨脫高質量發展“鋪平道路”。
墨脫公路關(guan) 係著祖國邊境的安寧,承載著墨脫人祖祖輩輩的夢想,也凝聚了國家、自治區、林芝市和墨脫縣幾代領導人的心血。墨脫公路的建成和升級改造的完成,打開了墨脫逐步走向世界文明的通道,揭開了“雪域秘境”神秘的麵紗,讓千萬(wan) 門巴族、珞巴族兒(er) 女,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踏上了幸福小康的康莊大道。
後記: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際,又恰逢派墨農(nong) 村公路即將建成通車,通過時間線梳理變遷史,重溫墨脫公路曆時60餘(yu) 載從(cong) 建設到損毀到重建、續建再到升級改造的艱辛曆程,感悟樂(le) 於(yu) 吃苦、善於(yu) 忍耐、勇於(yu) 拚搏、敢於(yu) 創業(ye) 的“老墨脫精神”,激勵青年一代砥礪初心、勇擔使命、奮發作為(wei) 、不負韶華,建功新時代、再創新輝煌,為(wei) 建設墨脫更加美好的明天增磚添瓦。(新利平台 文/王鵬 參閱書(shu) 目:《墨脫縣誌》)
曆史上,墨脫群眾(zhong) 赤腳走在村內(nei) 羊腸小道上的情景。
舊西藏,墨脫群眾(zhong) 赤腳徒步爬山背運物資的情景
19519年前,宗本紮巴騎在人背上進入墨脫的情景
墨脫群眾(zhong) 渡江通行的主要交通之一“藤網橋”。
墨脫公路建成通車前,活躍在墨脫公路上的騾馬運輸隊
墨脫公路建成通車前,墨脫“背夫”
墨脫公路建成通車前,嘎隆拉雪山上蜿蜒曲折的盤山馬行道是墨脫群眾(zhong) 對外季節性往來的依賴。
本世紀初,墨脫的通鄉(xiang) 道路即狹窄又陡峭,沒有防護措施,僅(jin) 靠騾馬和人力通行。
本世紀初,墨脫群眾(zhong) 仍使用溜索通過雅江的方式出行。
1993年9月25日,第一輛汽車駛達墨脫縣城內(nei) 的情景。
修建在墨脫公路K86段的簡易半邊橋,車輛通行安全係數低,存在很大安全隱患。
墨脫公路因其通行條件差,“人拉車”成為(wei) 一種常態。
2005年6月墨脫公路段出現自然塌方損毀嚴(yan) 重。
2013年10月31日墨脫公路正式建成通車。
2013年墨脫公路通車時的情景。
2020年升級改造完成後,墨脫公路實現加寬、硬化並加裝防護措施。
新時代,墨脫各小康村修通了寬闊筆直、整齊劃一的通村硬化道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強國中堅 高質量發展看國企】壯士斷腕 破釜沉舟——國企蝶變的“一重故事”
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始建於1954年,是毛主席提議建設、周總理譽為“國寶”的156項國家重點工程項目之一。[詳細] -
西藏:農牧民非營運小型汽車可在拉薩定點限時免費停車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藏自治區農牧民群眾購買私家車的也逐漸增多,隨之而來的進城停車問題也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詳細] -
西藏林芝舉辦2021年職業技能大賽
火光之上佳肴飄香、機臂之下聲音轟隆……3月29日,西藏自治區林芝市技工學校內一場場別開生麵的技能大賽正在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