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構築起防災減災救災的堅固堡壘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3個(ge) 全國防災減災日,5月8日至14日為(wei) 第13個(ge) 防災減災宣傳(chuan) 周,主題是“防範化解災害風險,築牢安全發展基礎”。
這樣一個(ge) 日子與(yu) 我們(men) 每個(ge) 人都息息相關(guan) ,猶記得13年前的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裏氏8.0級特大地震,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的大地震在每個(ge) 人心中都留下了深深的痛。正是基於(yu) 此,從(cong) 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就被設立為(wei) 國家防災減災日,以引起社會(hui) 各界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重視,增強全社會(hui) 的防災減災意識。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wei) 嚴(yan) 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地震、火災、洪水、泥石流……自然災害隨時可能發生。麵對突如其來的災害,黨(dang) 和政府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力有序應對各類自然災害,不斷加強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防災減災救災事業(ye) 取得長足發展。特別是在這場覆蓋全世界的戰“疫”行動中,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全中國人民團結合作,合力形成的成果更是令世界由衷讚歎。正如“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院士所言:我們(men) 保住了這麽(me) 多人的命,這就是最大人權的表現。
安全和發展是鳥之兩(liang) 翼、車之雙輪,統籌發展和安全,必須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不斷增強防災、減災、抗災、救災能力,全麵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以安全保發展,以發展促安全。
西藏自治區幅原遼闊,地形地貌複雜,地殼活動頻繁,地震、森林草原火險、洪澇幹旱、風雹雪災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災害威脅大、救災任務十分繁重。區黨(dang) 委、政府高度重視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始終把確保人民群眾(zhong) 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采取了多項有力措施,最大限度減少了人員傷(shang) 亡和財產(chan) 損失,為(wei) 百姓的生命財產(chan) 安全築起了一道防線。近幾年,西藏綜合減災救災成效顯著,安全生產(chan) 形勢持續穩定向好,切實維護了人民群眾(zhong) 的生命財產(chan) 安全。
同自然災害抗爭(zheng) 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永恒課題。防災減災,人人有責,人人可為(wei) 。我們(men) 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學習(xi) 防災知識、提高防災能力,讓防災意識成為(wei) 生活習(xi) 慣,將防災意識放心中、安全常識記腦中,真正做到防護從(cong) 我做起、從(cong) 身邊做起、從(cong) 預防做起,勇於(yu) 承擔起國家安全與(yu) 發展的責任,積極參與(yu) 到防災減災工作中去,共同構築起防災減災救災的堅固堡壘。(新利平台 文/許小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緬懷革命先烈 建功雪域邊防
近日,西藏自治區日喀則邊境管理支隊開展係列活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深入開展,進一步激勵廣大黨員民警堅定理想信念,自覺忠誠履職。[詳細] -
西藏交通70年蝶變,幸福之路越走越寬廣
70年前,《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簽訂,西藏實現和平解放。[詳細] -
重溫紅色家書 賡續紅色血脈
為紮實推進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係列活動,切實有效落實黨員民警學史力行的要求,拉薩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執勤二隊黨支部近期開展“重溫紅色家書 賡續紅色血脈”品讀會。[詳細]